中国足球――一地鸡毛

时间:2022-07-29 04:23:29

中国足球――一地鸡毛

2004年,注定将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多事之年。

在经过十年全国足球甲A联赛洗礼之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进入后甲A时代,也即所谓中超时代。

2004年5月15日,中国足协“隆重”推出的首届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在天津泰达足球场正式拉开帷幕。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女子足球预选赛、2006年世界杯足球预选赛、首次由中国主办的亚洲杯足球赛、17岁以下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19岁以下亚洲男子、女子青年足球锦标赛……一系列的重大赛事让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常久地受到国人的瞩目。

20年后,国家队再夺亚洲杯赛亚军;12年后,17岁以下中国青年队再夺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冠军;8年之后,19岁以下中国青年队再次杀入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并再次夺得亚军。一个冠军二个亚军,虽说仅仅是亚洲级的比赛,但对于中国男子足球运动来说,这样的成绩有辉煌来形容并不过分。

然而,曾被炒作为“超白金一代”的23岁以下中国队折戟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他们甚至是提前两轮就已经失去了哪怕是理论上的出线可能,曾经的“超白金一代”的威名终究被现实无情地演绎成了一幕讽刺剧;

曾给中国足球争足脸面,备受国人关注的中国女子足球队在雅典奥运会上以令人震惊的0:8惨败打道回府,让还在痴心关注中国足球特别是中国女足的铁杆球迷们欲哭无泪。

10月2日,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现代队在与沈阳金德队的比赛中罢赛,引起全国瞩目。

10月13日,中国足球队在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客场挑战科威特队的关键比赛中,以0:1不敌对手,将自己逼上绝境。由于双方目前积分相同,中国队的净胜球数和总进球数均比对手少两个,而11月17日小组最后一轮比赛中国队又是迎战实力相对较强的中国香港队,科威特队则是同实力最弱的马来西亚队交手,中国队因此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届时中国队不能以足够大的比分击败中国香港队杀出重围,这将是中国队继1993年之后又一次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上折戟。对于1994年推出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来说,这样的表现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嘲讽。

罢赛――史无前例

2004年10月2日,国庆黄金周的第二天,当晚,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4轮沈阳金德队主场迎战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现代队的比赛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进行。这本是一场非常普通的国内联赛,其赛前受到的关注是非常有限的,但在比赛之后,这场比赛随即以其不寻常的结束写入了中国足球的历史。

比赛进行到第80分钟时,沈阳金德队队员张扬在北京现代队右路带球,试图人球分过,在抹过身后的北京现代队队员张帅时摔倒在内,当值主裁判周伟新马上判罚点球。

这一判罚引起了北京现代队的强烈不满,场上队员全部走回球队替补席边上,比赛被迫中止。

随后,北京现代队、主裁判以及第四官员进行了交涉。北京现代队的态度很坚决,认为这是一次明显的误判,张帅并没有犯规,而是对方突破时主动拉扯张帅。不过,主裁判周伟新并没有改判的意思,而是开始计时。主裁判周伟新和两名助理裁判商议后向北京现代队的一位官员指着手表,让他们注意时间问题,没想到北京现代队对此根本没有理会。在俱乐部官员的指挥下,球队开始迅速收拾行囊并大步流星地离开体育场。从北京现代队拒绝开始比赛算起,周伟新在犹豫了13分钟之后,在见到北京现代队球员已经根本不可能再回来的情况下,吹响了本场比赛结束的哨音。

这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的首次罢赛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立即引起足球圈内外各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之后发出的退出信号让人更加瞩目,各方人士对此议论纷纷,许多人对北京现代队的行为表示支持,认为这样做能使中国足球彻底地进行反思,进而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同样,也有许多人认为,北京现代队的行为过于激烈,从十年甲A联赛到本年度已经举行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类似的裁判争端许多球队都曾遇到过,无论俱乐部怎么折腾,往往都是不了了之。

处罚――谨小慎微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强硬态度让中国足协在对此次罢赛的处罚问题上谨小慎微,加上中国足球队10月13日要与科威特队进行世界杯预选赛的关键比赛,中国足协对事件的处罚一直拖到了10月14日的晚上――实在是不能再拖下去的时候才作出。因为第15轮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10月16日就要举行。

10月14日晚,中国足协召集各路记者,正式公布了对于此次事件的处罚决定:

1.10月2日被中断的比赛,判北京现代队0比3负于沈阳金德队。

2.倒扣北京现代队联赛积分3分。

3.对北京国安俱乐部罚款30万元。

4.禁止北京现代队教练组组长杨祖武进入中超比赛场地资格半年,至2005年4月13日。

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强硬的处罚决定,舆论普遍认为,这与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0:1不敌科威特队,使出线形势渺茫有一定关系。但是,在北京国安俱乐部的高压之下,中国足协还是为“顾全大局”做了相当的让步。在新闻会上,中国足协官员李东生承认,10月2日比赛的当值主裁判周伟新对争议点球的判罚属于误判,并宣布,中国足协已决定停止周伟新2004年中超联赛剩余8轮比赛的裁判工作。这与事件发生之初,中国足协一度宣称的主裁判在判罚上没有问题已是大相径庭,这也是对北京国安俱乐部之前“必须处罚周伟新”的积极回应。

但北京国安俱乐部对与中国足协的“积极”并不领情,他们很快提出申诉并发出措辞强硬的声明,认为中国足协的处罚“严重违反程序”,“对我俱乐部的行为的定性有误”,并“明显失当”。指出,“我俱乐部之所以无法完成与沈阳金德队的比赛,完全是由于裁判的严重误判造成的。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在已经认定裁判误判的前提下,仍对作为误判的受害者的国安俱乐部做出扣除中超联赛积分、罚款等过分严厉的处罚,该处罚明显不当、不公。”同时,作出如下声明:

1.我们将会依据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处罚办法》就此项处罚决定向中国足球协会投诉委员会投诉,请求其还国安俱乐部以公平。

2.我们再次强烈要求召开中超委员会会议,使参与中超联赛的所有俱乐部――中超联赛的真正主人有机会通过中超委员会对中超联赛中如此紧急、重大的事件发表意见。我俱乐部愿意服从中超委员会所做出的决定。

3.鉴于中超委员会的召开需要一定时间,提请中国足协推迟我俱乐部的下一场比赛时间,因为目前情况下的比赛对参赛的任何一方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10月16日,中超联赛北京现代队主场迎战青岛贝莱特队的比赛在各方的斡旋之下得以正常举行。此次罢赛风波看似告一段落。

中国足球的2004年答卷

如果从混日子的角度考虑,单从本年度国际大赛的视度来审视,中国足球的2004年还可以说成是喜忧掺半。

虽说23岁以下国家队没能进军雅典奥运会,但似乎大家早就了到了这一点。中国女足的惨败虽然让人心惊,可女足毕竟是女足,受关注程度毕竟还是小,输就输吧。如果不是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不敌科威特队,如果不是罢赛风波也正在这节骨眼上不合时宜地到来,中国足协的官员们还是能顺利地淌过2004年这条河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女足:

2004年8月11日,雅典奥运会女子足球F组第一轮比赛在雅典帕特雷市帕派奥博尼斯雅克体育场打响,备受国人关注的中国女子足球队出人意料地以0:8的大比分惨败在2003年女足世界杯冠军德国队脚下。之后,中国女足又被实力一般的墨西哥女足以1:1的比分逼平,从而以两战一平一负净负8球的尴尬战绩早早结束了自己的奥运会之旅。

2004年6月4日,亚洲19岁以下青年女子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在我国无锡举行,中国青年女足在全场异常被动的情况下与实力强大的朝鲜队在120分钟内战成1:1平,最终通过点球大战以5:4(总比分6:5)淘汰对手,进入决赛,同时首次获得世界青年女子足球锦标赛的资格。在之后举行的决赛中,中国队以0:3不敌韩国队最终获得该项赛事的亚军。

其实,中国女足的实力下降早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即便是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以前视亚洲比赛为小菜一碟的中国女足也着实让中国足协紧张了一回。这也与23岁以下中国队先前失去出线权有必然关系,男足没出线,女足要是还没出线,那中国足协的官员们日子可是不好过了。

中国女足在奥运会上的惨败是中国足协近年来对中国女子足球发展道路的完全否定,虽然中国青年女足通过自身努力跻身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但其让人心惊肉跳的出线过程,以及面对韩国队毫无还手能力的表现,不能不让人对中国女子足球运动的未来充满担忧。

2004年4月16日,中国23岁以下国家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雅典奥运会男子足球亚洲区预选赛的一场比赛中,以1:2不敌主场作战的伊朗队,从而彻底失去了本来就已经微乎其微的出线机会。在之前的三场比赛中,中国队先后客场0:1不敌韩国队,主场1:1被东南亚球队马来西亚逼平,主场3:1击败伊朗队,表现不佳。

2004年5月1日,为荣誉而战的中国23岁以下国家队在主场长沙以0:2的比分完败于韩国队脚下,对手以五战全胜,不失一球的佳绩提前从本小组中出线,杀进雅典奥运会足球决赛圈。5月16日,中国队在客场2:1击败本次预选赛的最后一个对手马来西亚队之后,结束了本次奥运会足球预选赛的征程,在小组四支参赛队中,中国队最终仅以两胜一平三负的成绩位列第三。

1987年,中国队在高丰文的带领下,成功杀入汉城奥运会足球决赛圈,谁能想到,我们的下一次竟然就一直要等到2008年,直到我们当上奥运会的东道主。从所谓“黄金一代”到“超白金一代”,炒作拿不到出线权。我们可以不出线,但我们不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不出线。韩国队的成熟表现让我们不能问一问,曾经起点也不错的中国球员为什么越大就越没谱了呢?谁该对此负责呢?

2004年8月7日,赛前被普遍看好的中国男子足球队在本土举办的亚洲杯决赛中,以1:3不敌日本队,获得亚军,这是中国队继1984年之后第二次杀入亚洲杯比赛的决赛,也是第二次在决赛中失利,获得亚军。

2004年9月18日,中国17岁以下青年男子足球队在日本举行的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中,以1:0击败朝鲜队,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同时获得参加明年在秘鲁举行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资格。这是这一年龄组的中国男子足球队时隔12年后第二次夺得此项赛事的冠军。

2004年10月9日,引人瞩目的中国19岁以下青年男子足球队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中,以0:2的比分不敌中国足球的老对手韩国队,获得亚军,同时也获得参加明年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资格。在此前与韩国青年队的四次非正式交锋中,中国青年队曾连续四次击败对手。决赛前,中国队队员信心十足,决心击败对手,一洗中国足球“恐韩症”的阴影。但最终的事实证明,小伙子们并没能从阴影中走出来。而8年前的1996年,同样是19岁以下青年足球队,同样是亚洲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当时势头正猛的中国队遭韩国队3:0痛击。而10月9日的比赛就如同8年前那场比赛的翻版,整场比赛中国队几乎没能给对手以任何威胁,只是这回中国队“幸运”地少输了一球。

以上是中国足球2004年的辉煌所在,也可以说是本年度中国足球的“遮羞布”,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这块布确实少了点,但客观地讲,中国男子足球能在一年内拿下一个亚洲冠军两个亚洲亚军,并且是两支青年队同时获得参加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机会,对中国男子足球运动来说,说“辉煌”两字也不算过分。

再客观地讲,这“辉煌”还是与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分不开的。十多年的职业化改革,虽然没有让中国足球翻天覆地地变,好歹中国足协口袋里的钱“翻天覆地”了,虽然每年有许多钱被这样那样地烧掉了,但还是有一些也许只是很小很小的一点点用到了正道上。2002年世界杯出线和今年的一个冠军两个亚军与职业联赛还是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虽然我们职业联赛的投入产出比很差,但我们必须得尊重事实。

中超,就一个“躁”字

如果说国际赛场上,中国足球还能勉强用喜忧掺半来形容,2004年的国内足球则只能用“躁”字来描述了。

国内联赛乃足球之本。这样的道理不用多说,圈内外的人士都应该非常清楚。1993年,中国足球队兵败伊尔比德,早早失去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出线权,让中国足球打开了改革之门。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始蹒跚学步。但是,从1994年到2003年,整整10年过去了,我们的职业联赛似乎还是在蹒跚学步,而且当中国足协苦心筹备两年多隆重推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之后,我们的步伐并没有因为美丽的衣裳而矫健起来,反而是更加蹒跚了。由甲A而中超,我们没有看到什么实质性的进步,除了名头变了一变,一切依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4年5月15日,中国足协隆重推出的首届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在天津泰达足球场正式拉开帷幕。到10月中旬,中超联赛整整出炉有5个月了。5个月,十几轮百余场比赛,其间发生了许多许多曾经在十年甲A中出现过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说,中超联赛继承了甲A联赛中所有的不和谐音符,并且有所超越,也许中超联赛的“超”字就体现在这里吧。像问题,甲A时代好像还遮遮掩掩,到了中超时代则已经成了全天下公开的秘密。

中超赛场内外,到处弥漫的是一股“躁”劲,似乎大家的注意力根本没有也不愿意集中到足球本身上。

赛场上,球员们的脾气越来越大,许多球员一遇到对方犯规,就要发火,就要骂娘,就要找裁判,就要报复对方,球场上的暴力事件不断。10月17日晚在上海虹口足球场进行的上海申花队对上海国际队的比赛中,双方的火气终于使中国足球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全武行”事件上演,而这,只能说是球场暴力事件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已。而且,在这场比赛中场休息时,当值主裁判陆俊也在通道内遇到袭击,使下半时的比赛推迟10分钟后才得以进行。

场下的教练、俱乐部的官员们也一样不是省油的灯,也一样“躁”气十足。他们对场上的风吹草动总是过于敏感,反而对足球本身不感兴趣。中超进行到现在,教练、俱乐部官员冲进场内的事几乎每一轮都有,说球员脾气大,教练和俱乐部官员的脾气往往比球员还要大。如果说北京现代足球队的“罢赛”有什么征兆的话,之前中超联赛中多起教练、俱乐部官员冲进球场的事件早已为其埋下了伏笔。

球场下,观战的球迷同样也可以用一个“躁”字来形容,无论哪个裁判主哨,只要是对主队不利的判罚,往往就能引得全场球迷的齐声责骂,黑哨声不绝于耳,并向场内投掷各种杂物;如果场上有队员出现失误,往往也会招致许多球迷的倒彩、责骂;主队输了球,许多球迷还会围在球场出口漫骂、攻击客队球员……

即使是应该客观公正的各方媒体,在中国足坛风起云涌的形势之下,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有的媒体是赢了球一好百好,输了球一骂到底,红的也得说成是黑的;有的媒体则是输了骂娘赢了也骂娘,给人的感觉是,中国足球早已一无是处。许多报道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分析,而是过多地投入到足球之外的方面,场上的球员暴力事件、队员和教练的猜忌、知名球员的私生活等等,都成了许多足球记者的所谓“猛料”,一味地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极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之能事,这在相当程度上使足球场内外的浮躁之气愈来愈重。

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足球只能朝越来越危险方向滑落。

球市是最公正的裁判,球迷们给出了他们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最直接的态度。根据中国足协的官方统计数字,首届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一轮的6场比赛,观众总人数为108000人,平均每场比赛观众人数为18000人。而这其中,在天津泰达专用足球场举行的开幕式和揭幕战就有32000名观众,其他赛场则基本都是惨淡经营。而从1994年4月17日开始的职业甲A联赛,10年共计比赛1726场,观众总人数为3358.4万人次,平均每场比赛观众人数是19500人。

尽管2003年的最后一届甲A联赛已经尽显疲态,但中超开幕前,中国足协仍曾对首届中超的球市期望很高。然而真实的情况只能令人瞠目:第一阶段前4轮比赛的观众人数为36.9万,平均每场1.54万人。本来寄望中国队拿下的亚洲杯亚军能振兴一下全国球市,可不曾想第二阶段开始之后,更是每况愈下,平均每场跌破1万人大关。曾几何时,用“超级联赛”替代甲A联赛,期待的是拉回人们对中国足球关注的目光,可中超仅仅踢了几个月,就失去了更多球迷的关注。目前,全国各赛场除山东鲁能队在济南的主场依旧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外,其余赛场的球市均呈惨不忍睹状,来个三五千人,俱乐部就烧高香了。即使是在颇具足球氛围的沈阳,就是发生罢赛风波的沈阳金德队主场与北京现代队的比赛,偌大的五里河体育场也仅坐了不到一千人。

用“超级联赛”外衣替代甲A联赛,期待的是把足球职业联赛变成一项更能赚钱的产业,期待的是国内联赛能让中国足球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残酷的现实是,精明的商家正在对中国联赛彻底失去兴趣。几年前,来自各行业的赞助商对足球一掷千金的景象永远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中超联赛的冠名权仅值几百万美金的现实让各俱乐部的商务开发举步维艰。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的资金链终于出现了问题。

足球的本质就是一项游戏,它要求参与者遵守健康的游戏规则。俱乐部、球队、管理部门、球迷、媒体、赞助商,这些都应该是一个成熟联赛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可当假球、黑哨、、球场暴力这些词汇成为媒体的常用词汇时,人们发现如今的中国足球已被自己逼到了一个需要做出选择的重要关口。

希望在哪里

也许,回归足球本身该是中国足球的正途。再不能让中国足球承载太多足球之外的东西了,足协、俱乐部、球员、裁判、教练、媒体、球迷……一切与中国足球沾点边的人,都应该深思。

10月17日,由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牵头、制定的催生“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盟公司”的方案正式出炉。这套方案一共13份文件,其中包括了10份针对中国足协和所谓“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盟公司”的具体提案。在这份长达数万字的文件当中,中超俱乐部正式向中国足协提出索要联赛的产权、管理权、监督权、经营权,并提出成立“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联盟公司”的要求。

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董事长徐明在致中国足球协会的公开信中,发出如下倡议:

1.要求中国足协公布职业联赛以来所有财务状况。

2.将联赛产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归还各参与俱乐部旗下。

3.成立职业俱乐部联盟公司,对职业联赛进行集体决策和经营管理。

10月18日,中超联赛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后,中国足协掌门人阎世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好”。并透露,这次会议共达成5点共识。其中的一点共识就是,中国的足球改革必须深化。

客观现实提醒我们,不能对这样的外交辞令抱太多希望,但除了对它抱点希望,我们又能对中国足球抱什么希望呢?

罢事事件真的成为中国足球新一轮发展的机会了吗?各俱乐部真的会以罢赛事件为契机发动真的“革命”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百戏之祖”昆曲的蹒跚步履 下一篇:摩梭人――现代文明撞击下的“女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