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芭蕉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0 09:34:39

《三借芭蕉扇》教学设计

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对话,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了解三次借扇所用办法的不同。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并提示“芭蕉”的写法。

2.《三借芭蕉扇》主要写了什么事儿?这个故事发生在哪儿呢?(简笔画火焰山)

3.对呀!火焰山什么样儿的呢?能从课文中找一句话说给大家听吗?

4.火焰山的火这么猛,困难这么大,此路又是必经之路,看来要去取经必先借得――芭蕉扇。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孙悟空三次分别用什么办法借到芭蕉扇的?(板书:一借二借三借)

二、新授

一借变小虫逼

1.读后提问:刚才大家用心触摸了文章的语言,发现了吗?用的什么办法?

2.首先看第一次变小虫。(板书:变小虫)谁想读?

3.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脚蹬――头撞,还会说什么呢,想象一下。)

4.你真会想象,原著中是这么描写孙悟空的。(出示原著)

5.原著中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在这段文字中用哪个词概括的?(脚蹬头撞)

6.指名读。(出示:他变作……铁扇公主喝下茶水,孙悟空已到她的肚子里。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痛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孙悟空。)

7.小结:一借变小虫是真的借吗?不!其实是孙悟空通过变小虫的办法把铁扇公主逼得没有办法,也就是被逼――无奈,把扇子――逼出来了。(板书:逼)

8.拿到扇子的孙悟空满心欢喜来到火焰山――(引读第三小节)。(简笔画大火)

9.学习“竟然”。孙悟空原以为拿了扇子一扇,火便――灭了,可这火非但不灭,反而――更大了,悟空明白自己――被骗了。哪个词写出了连悟空自己也没有想到?(竟然)“竟然”什么意思呢?

二借变魔王骗

过渡:受骗的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变成了假牛魔王把扇子――骗出来。(板书:变魔王骗)

1.仔细读读第四小节,把带有“骗”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相机出示。

3.(出示: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4.(出示:假牛魔王道:“真扇子…….骗了去。”)

他不是为了骗扇子吗?怎么还要叫铁扇公主“仔细看管好”?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评。

5.分角色读,评。

6.孙悟空用智谋一步步骗取了铁扇公主的信任,终于得到了那把――真芭蕉扇,可是,牛魔王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变成了――猪八戒,把真芭蕉扇又――骗了回去。

三借请众神赢

过渡:看来要拿到真扇子还需要必胜的勇气和胆量。

1.(出示第七小节)谁想读?

2.透过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3.当时是怎样一个场面啊?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4.课文中哪些词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场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评。

5.这场战斗好似南山虎斗,北海龙争。(引读第七小节)

6.孙悟空请来众神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结果孙悟空――赢了,所以可以说是孙悟空把扇子――赢回来了。(板书:赢)

7.孙悟空拿着扇子,走进火焰山,用尽气力扇去。(引读第八小节简笔画大雨)

三、总结

1.三次取扇分别是“逼、骗、赢”,为什么要用“借”做课题呢?

2.《三借芭蕉扇》这个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孙悟空的什么形象?(出示小诗:取经途中坎坷多,猴王一路降妖魔,粉骨碎身全不怕,惩恶扬善心如佛。)(板书:惩恶扬善智勇双全)

四、拓展

《三借芭蕉扇》是苏教版实验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者围绕“课堂教学的传承与超越”这一研讨主题,作了一些探索。主要特色有三:

1.推陈出新 狠抓“双基”落实是目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正是正本清源,让语文课真正姓“语”的关键所在。教者在“双基”落实上下了一番功夫。从新词到释句,从朗读课文到复述故事,从板书到简笔画到配图,无一不落到实处。特别是词句的训练,教者一改传统做法,独具匠心,借助多媒体播放孙悟空与牛魔王激战的片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近主体,感悟“水泄不通”、“岭动山摇”、“天昏地暗”的恶战场景,领悟语言文字的妙用。再如:理解孙悟空变小虫钻进铁扇公主腹中“脚蹬头撞”这一词时,展示原著中对这一情节的精彩描写,让学生从原著中解读“脚蹬头撞”的威力,从而感受逼扇的真实情景。由此可见,教者有意识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有效提问 老师的提问是学生思维的支点,问题问得恰当,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引发理解感悟和积累内化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思维。。教者精心设计问题,问在关键,问得适时、适度。例如,总结全文时,教者提出三次取扇分别是“逼、骗、赢”,为什么要用“借”做课题呢?这一问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拓展有度 学习文本,适当做一些拓展是必要的。在讨论孙悟空一借芭蕉扇时,教者在课文描述孙悟空变小虫逼扇时,补充了“孙悟空在里面不断威吓:‘_____!’”引发学生的大胆想象,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外化出来,继而展示原著中一大段的精彩描写。让学生比较阅读,不但让学生领悟到原著的魅力,还叩启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之门。全课结束时,推荐一首赞美孙悟空的小诗,让学生领悟到神话故事中塑造的孙悟空是一位惩恶扬善、智勇双全的人物。这一适度的拓展,起到了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最后顺水推出儿童版《西游记》,学生课内学的是一篇课文,课后品读的是一篇名著。这样的阅读教学,久而久之,定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意义理解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下一篇: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