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思维“三部曲”

时间:2022-08-06 01:54:38

激活思维“三部曲”

【摘要】新课标的提出推动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了课堂教学的重心。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形结合、问题引导和过程评价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主动思考。

【关键词】思维能力;数学思维;主动思考;小学数学

一、数形结合,整合思维

数形结合即借助符号、文字和图形,画出简单明了的示意图来展示题设条件的关系,引导他们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找到解题的要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数形结合兼“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是整合解题信息和优化解题过程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条件和要求去作出简明的图,联结“数”和“形”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思维的逻辑性。以习题1为例:

习题1:母亲节时,小明送妈妈一个圆柱体茶杯,底面直径为6cm,高15cm。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很漂亮,那是小明怕烫伤妈妈的手特意贴上的,这条装饰带宽5cm,装饰带展开后至少长多少厘米?这只茶杯的体积是多少?(接头处忽略不计,单位:厘米)如果仅靠抽象的思考,部分学生可能会割裂了装饰带的长和茶杯底面园的周长的关系,从而想不到装饰带的长是多少厘米,影响了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甚至因为觉得“太难”而放弃思考。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教师在讲解该题的时候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来理顺题目条件,为主动思考提供动力。在黑板作图讲解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装饰带的长和茶杯底面圆的周长进行联系,以期强化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找到思考的成功感,提高思考主动性。

二、自主设问,激活思维

小学生具有个性鲜明但数学基础、能力水平相对较差且个体思维差异明显的特点。教师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并引导其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问题教学是激活思维的有效教学手法,教师除了设置巧妙问题让学生思考外,还可以适当地让小学生自由发问和设计题目问题。小学生在运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问题的同时,能够较深入地体会和思考数学题目,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习题2为例:

习题2:有4种零件,每种有200个,分给2个车间去制造。车间1有20人,每天能制造50个零件;车间2有30人,每天能制造50个零件。教师在给出条件后,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行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题。实践表明,自主设问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的机会,能较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扩宽其思维,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良性发展。

三、过程评价,开放思维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限制在很大程度来源于“标准答案”。部分教师为了提高班级成绩,应对升中考试而以约定俗成的固定标准来约束学生,把他们拉入思考的“正轨”上,但也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了他们思考的活跃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过程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是针对“结果”而言的,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做题方法,而非单纯地以结果衡量学生的能力。例如习题3:有一块铜锌合金,铜与锌重量的比是2:3,现在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与锌重量的比。教师在批改时应注意学生的解题步骤,检查他们在思维上有没有对铜锌两种材料的数据进行明确划分,所列的式子是否正确,思考路径有没有“绕圈”,其次才是解题结果的正确与否。实践表明,关注解题过程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及时评估学生的思维方式并给予科学调整,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出数学思维中的不足之处,使其思维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通过数形结合、自主设问和过程性评价来改进学生的分析、解答数学问题的方式,提高其思维的活跃度和思考的积极性,为其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能力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学校)

上一篇:下笔生花 锦绣文章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习作的评改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