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生花 锦绣文章

时间:2022-09-06 05:22:47

下笔生花 锦绣文章

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我们教师应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并熟练地运用它为生活、工作服务呢?

一、认真审题,统筹全文

有许多学生一看到作文就不管不顾地写起来,生怕时间不够,等写到后头才发现“文不对题”,或直接把文章的体裁写错了。这样的一篇作文即使写得再好,却显然无法得到理想的分数。所以应该纠正学生这种观点,强调去花几分钟审题,列出大纲,这样必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教授学生审题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重思路而非重内容,学会思路,举一反三。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中的作文题为例。“下面两个题目,请任选一题”,从这一句话开始,学生就要认真阅读。“任选一题”而不是看到两个题目就乱写一通,等到交卷了才发现时间不够,而两篇文章都不够完美。这种类型的作文,学生一般都比较难以选择,不知写哪一篇文章更好,看来看去时间就这样浪费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先快速浏览,找出自己善于或自我感觉更轻松的去写。比如在“成长故事”“编写童话”这两题中,前一题更贴近生活,可让学生言之有物,而另一题则需要学生发动想象,天马行空,如果写的好也可是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成长故事要求“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经历中,一定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事,请选择一件写下来。”“你们”、“难忘”、“一件”这几个字眼都需要学生着重注意。是自身的经历,不能写别人的,而人称最好用第一人称。而“难忘”一词也要求学生内容不能太过无味,或喜悦,或悲伤,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去抒发对生活的感悟。难忘的事有很多,但只能是一件,不能记流水账一样,一件事不够字数,再写一件。掌握了这些,这篇文章也就很简单了。在选择编写童话这一题时,应看到“熟悉”、“物品”、“以他们为主人公”这一些关键处。这个题目更多应以第三人称去描述,用拟人的手法。在最后有四个字“题目自拟”,有许多学生都会把话题作为题目,这样可以但却不鼓励,好的新颖的题目会为作文增色不少。

二、积累素材,充实文章

如果一篇文章通篇都是理论,这样未免太过空泛。如何使文章让人信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来说话。这事实不能捏造,也不能随便用“张三”、“李四”为例。这需要事例为大众所知,也为大众所承认,最重要的是这事例与你所要表达的话题一致。比如《我最喜欢的职业》,学生如果写喜欢宇航员,因为宇航员能够上天,能够为国增光,就可加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这一事例;如果写喜欢医生,因为可以救死扶伤,就可加入白求恩这一事例。这些事例都在小学的课文中出现过,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并不陌生,但光在课堂上的内容不足以来积累足够的素材供学生选择,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这过程中,教师可布置任务,一个月阅读一本书,不是简单的泛读,而是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同时归纳全本书的主要内容。也可让学生直接去阅读作文素材,这样就更加系统性。因为它分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哲理故事,好段好句等几个区,也有专门针对某个话题的素材,让学生更加容易使用。也可进行一些小测验,比如说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即兴说出可运用的素材。

三、写作技巧,为文添色

写作技巧就是表现时运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教师在教授学生课文时,应仔细分析课文中出现的写作技巧,并让学生记下它运用于何种语言环境。如在教授《烟台的海》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一技巧十分突出。在写烟台的海的同时,也写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烟台人,在描绘烟台的海春夏秋冬不同特点时,也突出烟台人勤劳朴实的精神品质。学生把握好这篇文章,在写作文时也用这种写作技巧去为自己的文章增色。

四、加强监督,注重批改

现在有些教师存在“重作文出题,轻批改”这一现象,为了出更好、更有深意的作文题,我们会上网查找资料。但对于批改这一环节则没有那么重视。其实,批改也许会比出题更加重要。批改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并没有注意到的缺陷,有利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当学生看到老师的批改时,会感觉到自我得到重视,有利于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可一个班至少有四五十名学生,每周要完成一到两篇的作文,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重的工作量。要看完每个学生的作文已不容易,要一字一句去推敲,去检查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先向学生解释清楚,并不是不重视他们的作文,而是条件不允许。每次抽十篇文章去批改,轮流上交。而对于没有交的学生要加强监督,让多个学生去修改一篇文章,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文章会更加趋于完美,也帮助扬长避短。

写作能提升阅读的品质,如果有写作的习惯,就不会满足于重量不重质的阅读,而会努力从别人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写作会使你更加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察世事,去捕捉工作、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和信息,会自觉地去积累学识和生活从而转化为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所以语文写作的教学任重道远,我们应该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2012

[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烟台的海.2004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让语文作业“变变脸” 下一篇:激活思维“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