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广播体操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8-10 08:55:26

中学生广播体操教学之我见

广播体操属于基本体操,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姿、良好的肢体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推广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各级学校体育课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广播体操动作简单,运动强度相对较低,占用课时少,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采用教师示范、音乐领操,最后的考试也是采用放音乐的形式等因素,对于培养学生真正的独立做操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广播体操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播体操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好广播体操对学校、对学生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教授新操是体育教师经常遇到的内容,但总有教师面对新操不知如何教起。

广播操教学是体育教师必须做,也必须做好的体育工作之一,那么如何在广播操教学中让学生牢固掌握技术动作,在练习中不易忘记呢?通过自己实际操作,我发现在广播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采用满堂灌,填充式的教学方法,这是不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也是不符合新教改的思想的,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广播操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达不到预计的教学效果,使教师与学生都很被动。要避免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掌握体操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在做新动作时,舒展大方、造形优美、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体育课,先把所要传授的动作做一遍,有助于学生观察所要学的动作结构,技术要领和方法,建立动作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示范动作准确与讲解结合并用

在教学中示范动作准确可避免学生出现原则性错误。如学生踢腿运动踢腿时脚尖、脚面不能绷平,形成所谓“锄头脚”;四肢运动双手上举、平举、侧前上举、侧后不举,五指张开、不并扰,而形成所谓“蜈蚣手”等都是绝大多数学生常犯的“通病”。在示范各动作的完成时,应给予高度重视,着重反复强调。对示范动作加以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的完成程序,建立初步的技术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对动作的反应掌握能力,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动作的细节,分解、分散动作难点,使动作线条明了化,而不是单纯、简单的动作模仿。如广播操中的四肢运动,采用上、下肢分解练习的方法,线条就是得显得清晰明了多了。

三、各个击破,有利于体操动作的连贯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各个动作独个击破对于难度较大的节奏动作先提出来单独练习,特别是跳跃运动,跳跃运动是整套广播体操动作的高潮,技术性高,难度大,节奏快,同时要求方位准确等,象这样结构要求,运动程式很高的动作,有些班需要利用整节课,甚至几节课时间单独进行训练,强化。有些学生悟性较差,教学时我采取先练手动作,熟练之后再教脚动作,最后再手脚动作一同做。在学习新动作之前先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这样整套广播体操做起来就比较连贯,有利于学生掌握。

四、 变被动为主动,合理进化的复习提高

在体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及重复练习等手段,对于学生来讲都是很被动的。一旦教师不领做,学生独立完成就有困难。在授完体操之后,及时发掘、发现培养学生领操人才,培养其能够象老师般做镜面示范,以生带生,促使身心全面投入,有利于提高广播操的锻炼效果,可以得到意外的收获。利用学生领操进行复习强化,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从旁了解学生练习掌握体操的情况,或以口头,手势等方法对容易忘记的动作给予示操员以提示,以便使动作连贯完成,加速掌握整套体操动作的进程,使学生对整套体操动作有完整的概念。在学生自己理解、体会、消化的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对照,分析,对学生错误的动作予以纠正,加深学生对体操动作技术结构程式、动作程序的掌握,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自我辨别、判断、鉴赏能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运用上述方法,将学生引领到学习广播体操的情境中来,使他们学得轻松自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谈幼儿音乐游戏中的音乐教育 下一篇:试论建筑企业秘书的服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