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建构与实施

时间:2022-08-10 06:25:42

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建构与实施

个人简介

张敬,天津市和平区万全小学体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体育学科兼职教研员、国家一级田径裁判员、国家二级艺术体操运动员。“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天津市普教系统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明星、和平区师德先进个人、和平区学科首席教师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

一名优秀的教师,贵在具有自己别具匠心的教学见地、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我多年来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而努力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我在时时反思、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之外,还要努力去学习和领会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涌现出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基于体育课教学现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的考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并在教学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动爱乐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故事、音乐、表演、歌谣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事例,结合身体锻炼,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身体发生影响,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结合,以激起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自动而乐、自乐而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其中的“动”是指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和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结合具体教科书内容,采用科学、有效、适宜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注重以动激趣、动中求趣;其中的“爱”即“趣”,是指结合小学生求新、求异、求趣的心理特点,教学中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其中的“乐”是指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或进步)的乐趣、与同伴互助的乐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小学体育情境教学中,只有将“动”“爱”“乐”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互促。

动爱乐情境教学法通过师生扮演角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它的构成具有多维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其基本构成因素大体有:1.主体情节,即所创设的情节构成教学的主体活动;2.动物模仿,即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动作表现出来;3.道具演示,即利用体现情境效果的体育教具、设备或其他器材、玩具等作道具,进行象征性演示;4.图画显示,即用图板标示活动路线、方向,挂图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利用景物烘托活动环境氛围;5.语言描绘,即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尽情参与;6.声音渲染,即结合特定情境,配以相应的乐曲或拍手声、铃声、鼓声、劳动的“哼唷”声、战斗的“冲杀”声、胜利的欢呼声,以及大自然的风声、雷声、鸡鸣鸟叫声等,以增强创设情境的真实感。

二、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在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计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用语言描述、提问、音乐、场地等各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

操作程序如下。

首先,根据教科书内容和学生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然后通过动物形象模仿、生活动作模仿等形式,使学生进入到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接着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动作技术体验,激发起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兴趣,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的喜悦,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该操作程序可以表示为:语言描绘,创设情境—模仿练习,进入情境—动作体验,激发兴趣—突破难点,解决问题—体验成功,达成目标。

实际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科书特点和学生实际状况(身体及心理方面)进行变化。

三、应用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好处

随着“情境教学”融入体育课堂,以往平淡无奇的体育课从形式上到内容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深深吸引了学生。我认为,在小学体育课中应用动爱乐情境教学法具有以下好处。

1.动爱乐情境教学法更能满足学生求趣的心理需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对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运用动爱乐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由于利用故事情节之趣,模仿动作之趣,练习活动之趣,游戏比赛之趣,不断激发和满足学生求趣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学生对学习都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为专心致志,表现得更为积极,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2.动爱乐情境教学法有利于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探索周围事物、追求新异刺激是人的基本需要。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活动,不断地给予学生新异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兴奋和好奇心,使之沉浸在体育教学之中,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动爱乐情境教学法更有利于上述教学成果的实现,使学生思维活动积极化,激发了学习动机,不断获得知识,掌握技术。

四、运用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动爱乐情境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适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来设计情境,切忌生搬硬套、追求“儿童化”、不顾年龄特征;二是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三是要时刻渗透德育,注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四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五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场景,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使之耳目一新,提高情绪;六是情境的创设要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亲和力。

五、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成果

实践证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动爱乐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担任新角色,这种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在运用动爱乐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中,“情”是一个维度,“境”是另一个维度。体育课堂因为情境的创设而有滋味、有趣味,有生机、有活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释放。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演绎,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我们的体育课堂会因创设情境而妙趣横生,异彩纷呈。

六、应用小学体育“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课例

教学内容:技巧(前滚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精彩的马戏》和《小马过河》是学生喜爱阅读的两篇课文,在教学中,我就借助这两篇课文,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将语文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上。首先运用“迁移法”,创设“导入情境”,在教学的开始部分,通过听觉建立“音乐情境”,自始至终围绕情境,将模仿练习、垫上操、热身游戏等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消除了不必要的紧张,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较好的身体准备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欲望进入教科书的学习。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有谁看过马戏?”“小马钻圈谁看过?”“谁能说一说小马是怎样表演的?”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学生自然地学习了前滚翻的动作技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我将前滚翻的动作特点编成了儿歌:“学习前滚翻,低头第一关,要想做得好,团身圆又圆。”学生两人一组,在歌谣声中,既强化了动作技术的掌握,又培养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自然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滚出体操垫、头顶先着垫等问题,我又创设了“故意错误情境”。“故意错误”是逆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而一般正常的体育教学规律是正确的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有目的地从正确动作的反面或错误动作开始,创设一种“故意错误示范”的情境,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有迫切解迷的心理,更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在学生已掌握一定动作的前提下,教师示范一个斜线滚动出垫子的错误动作,学生看到教师的动作,会脱口而出“滚歪了”,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为什么老师会滚歪了?”“双手用力一致吗?”“用力不一致是不是滚翻路线不直的主要原因?”学生们你答我做,争先恐后。“情境”并不是只靠教师的语言描绘、声音的渲染来创设,还可以借助道具的支持。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做到“团身紧、滚动路线直”,我自制了“前后滚翻矫正器”,即学生前滚翻时,从“矫正器”间通过,以解决普遍存在的团身不紧、滚动路线不直的问题。随后进行“看一看谁表演的节目最精彩”比赛活动,使有形的身体活动与无形的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要“表演得精彩”,就必须顺利地从矫正器间通过,要顺利通过就必须动作正确。使学生从“玩的心态”逐渐向着有意学习知识、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心态转化。

素质教育是通才的教育,强调团队精神,人与人的合作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而获取智慧信息和多角度对知识的思考和创新是最终的归宿点。在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要原则的课堂上,学习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了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提高动作完成质量,我将体操垫、滚翻矫正器、低栏等器材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自由结组,共同商议,亲自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的道路”,用滚、跳、钻等所学动作通过障碍,使其在不断克服运动难度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整个教学自始至终围绕“情境”选择动点、设计动法,以动的方法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使之兴奋,激发快乐的情绪,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自动而乐,自乐而学。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由被动练习转向主动练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既可在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再现中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又能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思维能力,使体育、语文双受益。

上一篇:语文“三阶段实践活动”教学法 下一篇:简单习题背后的教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