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0 06:05:17

浅析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教学秩序、完成教学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的有力保证。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规范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课程管理、学籍管理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3

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众多制约和影响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现实因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计算机科学技术通过对高校教学及管理中各方面信息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提高高校教学工作的加速运行,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能让学生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如今,计算机技术在高效教学管理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较之传统教学管理手段,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教学管理具有很多优势。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1)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直观性,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

(2)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及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还能够推动高校教学体制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3)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加强教学管理以及教学信息反馈。

(4)计算机技术容量大、传输效率高,是一种高效的教学信息载体以及教学信息传输渠道,能够为高校节省大量的教育资金。因此,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最主流的技术手段。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营造出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将枯燥、复杂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生动形象的亲历式教学,并且将学生的学习方法由一贯的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的理解记忆。

2 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包括教师的个人信息系统、教师教学信息系统及教师评比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教师个人信息、教学信息及评比机制的登录、分类、检索查询和输出。教师个人信息包括教师本人基本情况及其家庭状况;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所教学科、专业、班级等;教师评比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和业务进修情况等。

2.2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课程管理系统化

课程管理是高校日常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国内高校不断扩招,出现了学生多、课程多、班级多等问题,为高校的课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校方在保证必修课程及课时开设齐全的同时,还要落实好学校的特色课程,因此,现阶段高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压力非常之大,尤其是新学期伊始,校方在进行课程管理工作时不仅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师工作的协调性,还要全面考虑教学资源分配的均衡性。使用传统管理方法对全校的课程总表进行安排时,高校通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不仅工作效率低,局限性也非常大,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程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课程管理编排软件能够充分结合教师的工作安排,合理地设计、安排各班级课程表。利用该软件进行课程管理时,花费时间短、课时安排清晰明确,并且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因而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此外,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程管理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个别教师的工作出现变动时,可以对保存在计算机中的课程表作出及时地调整和修改,并且不会引起课时冲突,能够有效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1]。

2.3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学籍管理规范化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学籍管理的对象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成绩统计、成绩报告单、成绩表册的打印及传送等。除此之外,学籍管理工作处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查询功能,以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校方在进行学籍管理时需要收集并处理大量的信息,因而该工作仅仅凭借手工操作是无法完成的。通过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籍管理工作要求,实现高效的现代化管理,具体来讲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储存学籍数据。对学生的学籍信息、考试成绩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统计和储存[2]。

(2)便于查询信息。学生的学籍信息被规范地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当需要查询某些信息时,可利用相关工具实现快捷、全面地搜索。

(3)支持教学决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推动教学决策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科学化的教学决策。

2.4 课件制作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效用,合理设计和制作CAI课件尤为重要。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

2.4.1 选定主题。正确选择CAI课件的主题非常重要,“把握重点,勇于创新”是原则。在目标主题确定的前提下,发展创新式思维,制作新颖有趣的课件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2.4.2 编制流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流程的编制。它是面向教师――计算机――学生的一个过渡阶段,流程的编制效果在整个课件设计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2.4.3 编辑课件。课件的编辑需教师亲自执行。首先应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划分,再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结构,设计各单元之间的链接,从而设计完整的课件脚本。根据设计好的脚本及教学目标,将各类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编辑成内容可写、新颖有趣、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编辑时可选择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Actional、ToolBook、几何画板、方正奥思、宏图等制作平台。

2.5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科学化

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成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合理地设计、安排期末考试,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因为期末考试不仅能够客观反映出本学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反映出教师在本学期的教学质量。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要批改试卷、统计成绩以及分析教学质量,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批改完期末试卷后,可在学校安排下将学生的各科成绩有序输入计算机中,然后利用计算机中的相关软件将学生的成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统计、分类。利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生的成绩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结果准确、操作透明;教师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而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地分析。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各个方面的应用,不仅全面加快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运行节奏,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增进了学生对现代科技手段的熟悉和了解,有助于学生成长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度,促使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始终沿着科学化、现代化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宜.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张继荣,李小勇.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2(13).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上一篇:社交化:颠覆性创新的新源泉 下一篇: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虚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