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副刊文字

时间:2022-08-10 05:37:26

与副刊文字

听一位老编辑说,过去编报纸往往为一篇稿子愁白了头发,求作家或作者来救场,编辑和作者之间演绎了许多稿件往来的佳话。现在已经进入电子时代了,无论大报小刊都不愁稿件了。全国有那么多,通过电子邮件将稿子弄得漫天飞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有人为你批量生产。因此,有许多名扬天下,编辑也跟着坐享其成。这自然让一些所谓的主流作家不愉快,因为有人挑战了他们的权威性。在过去,也许就因为发表一篇文章改变人生的命运,如调动工作、讨了个如花似玉的女人做老婆,或者混个一官半职等。原以为一年或几年写几篇文章就可以一劳永逸,没想到斜刺里杀出来一群,文章天下发,稿费天天拿,既扬了名声,又得了实惠。于是有人开始抨击了,认为们写的东西没有文学性,都是些“副刊文字”,上不了大雅之堂。可事实上,让更多的人有了阅读的欲望。因为写的文章短小易懂、清新明亮,还不乏感悟。广大读者才不管你什么文学性不文学性的,好看就行;也不管你是大刊物上的还是小报纸上的,只要对人生有所感悟就好,就算没有白花冤枉钱。

实事求是地说,有些读者并不喜欢那种所谓的纯文学。但不喜欢所谓的纯文学,并不能说明我们的读者就没有文化。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宽泛的词。有雅文化,也有俗文化;有主流文化,也有民间文化;有现代文化,也有古典文化……一个识字不多的人,往往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当然,文学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大小之分,又有内涵上的不同。我们不可能让全国人民都来爱好文学,也没有必要让大家都来献身文学。文学就是文学,它不是面面俱到的,更不是万能的。文学的边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绝对不是文学的倒退,更不是文学的毁灭。我们认清了这些事实之后,就觉得存在的合理与可爱。当然,们所写的文章也有它的缺陷,譬如缺乏所谓的深度(太深了,恐怕大家接受不了),有作坊式的批量生产之嫌,还有一个跟风上的弱点,缺乏主观的创造等。但这不妨碍我们的阅读,也不妨碍我们对的尊重。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报纸从头到尾都是“本报讯”等,作为一个读者,你有什么感想?你还有持续阅读的热情吗?更何况在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许多“新闻”已经不是新闻了,读者对此很不屑。要不然,为什么有的晚报改成早出呢?就是要抓“新闻”中的一个“新”字。因此,报纸必须要有独特的副刊。有副刊就必须有副刊文字,有副刊文字就必须有为数众多的。这样的逻辑应该是非常合理的,但有的人却看不惯。

最近,有人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博主的文品有问题,这么热衷于副刊文字,还沾沾自喜。是的,我确实热衷于副刊文字,由于精力和时间的限制,我不可能去写所谓的纯文学作品,如长、中篇小说,大散文之类。副刊文字短小,耗时少,写得快,读者读到得也快。如果们都不写副刊文字,那报纸还要办下去吗?全国人民都去看你的纯文学?

至少在近几年,我还没有改弦易辙的打算,还想写一些副刊文字。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一个来自民间的自由的。有一阶段,我偷偷地写东西,拿了稿费也不敢吱声,生怕别人说我不务正业。其实大多是业余的,专业的很少――那些人都是高手,我等靠那么点稿费是养不活自己的,更别说养活老婆、孩子了。就冲着一分热爱,我还要写下去。说得崇高一点,读者需要,读者需要清雅、高尚、充满灵性的文字。所以,我将写下去,直到我写不出来为止。

上一篇:母亲的复活节礼帽 下一篇:PI系统与品牌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