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时间:2022-08-10 11:57:06

建构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所谓建构游戏的创造性是指幼儿利用现成的或添置的材料,通过自身的发现和创造,进行各个部分的排列组合,组建出新的形象和物体,能体现幼儿思维和创造想象发展的新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建构游戏的指导中把焦点放在幼儿创造性的发挥上。但是,由于创造性的发挥带有主体性和主观感情,幼儿的创造性又大大超过了教师原有的指导基础,因而,很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教师“包”得过严,范围过广,内容过细,束缚了幼儿创造想象的翅膀。二是教师在带领幼儿结构游戏中过于放任,幼儿创造想象的愿望是有了,但依然无从入手。上述的两种指导,最终都没能有效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有效的指导不但不影响幼儿的自由构思、独特的想象,而且,能促进幼儿的新构思新创造。那么,怎样的指导才是有效的,才能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呢?通过实践,我感到教师在指导中要注重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指导不是横加干涉,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对幼儿新构思进行诱发与扶助

幼儿的想象常常是在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诱发幼儿的新构思、给予创造的刺激,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利用玩具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诱发幼儿新构思的好方法之一。教师可结合游戏开展的情况,向幼儿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经过思考能解决的、能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问题。如:构建幼儿园,教师可以提出:“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我们的幼儿园设计的更加美丽!”小朋友听了非常高兴,兴趣一下被引发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趁机提问:“美丽的幼儿园里有些什么?”幼儿回答:“有楼房、滑梯、秋千”等等。紧接着可请幼儿用玩具合作构建幼儿园,幼儿在构建中的新构思就这样被诱发出来,创造的翅膀将从这里开始起飞。

扶助幼儿新构思的最好途径就是教给幼儿创造的技能和方法,让他们有表现新构思的能力。创造方法的掌握,对于幼儿创造性发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建构技能且具有迁移能力之后,教师应该接着教给幼儿一些创造的方法。

1. 引导幼儿改变某一物体的局部来进行创造。

如:幼儿学会了搭亭子、桥、房子等基本式样,初步学会了布置公园,只要改变公园中一个建筑物的造型,这个公园就会变得与众不同。又如:搭房子时不改变房身,,只将原先的尖顶改成圆顶,这样一来,整个房子就变了样,同样,改变某一部分的颜色、形状或布局,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2. 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用不同材料构建同一物体,探究每种材料的不同结构、方法,使幼儿对事物获得更深刻、全面的印象,以增强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意识,便于他们随心所欲地创造。采用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拓宽思考范围,使幼儿拥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去想象、去延伸、发展、变化,使他们的创造欲望得以满足,构建愿望得以实现。

如:建造房子。先启发幼儿讨论:“你采用什么方法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房子?”有的改变颜色,使用不同形状的材料,有的在房子的大小、宽窄、高矮上做文章,有的想出门窗、屋顶的不同造型。通过这些变化就造出了造型各异的房子。

二、教师的指导应适时,要抓住契机

适时的教育指导对幼儿的新构思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指导如不恰当,对幼儿创造性的发挥会起消极作用,甚至孩子的新构思可能就在你突如其来的干涉中消失。如:孩子在构思搭一种新车轮,手里的雪花片在不断地摆弄,边想边做,相当投入。可是教师只看到了幼儿的摆弄,心中着急,若说一句:“该搭车轮了对不对?车轮装在哪儿知道吗?”多数幼儿的思维立刻被打断了,他们只能按教师的指导在车低安装上普普通通的车轮,结果非常令人可惜。当幼儿摆弄雪花片、正在进行自己的构思时,教师不要马上干预,而要在幼儿遇到困难或在幼儿创建之后,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的效果才能好。当幼儿创造出一种物象后,教师及时启发他们再创造一个和这种物体有关的物象,以确定和激发幼儿再一次创造的主题和欲望,并鼓励幼儿用自己创造的物象进行游戏,使他们享受创造的欢乐。

实践证明: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创造时,既要学会观察、了解幼儿目前的水平,统筹安排,布置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发展层次的幼儿的创造要求,又要在指导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幼儿的所做、所想、所需,这样教师的契机才把握的更加准确,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三、教师要尊重个别幼儿,理解他们的异想天开

建构游戏中,教师在启发幼儿进行创造时,应当重视孩子个别差异的存在。幼儿结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力也是有强有弱的,教师应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宽松的氛围,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特征和优势,不作划一的要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启发幼儿进行创造时,教师总是要求幼儿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此时,不少幼儿可能会忽视创造想象的合理性。如:搭建楼梯时,幼儿会用月牙形、三角形的材料来作一级级的阶梯,虽然这种想象创新意识强,但忽略了“阶梯应便于上下”的要求,此时,教师应充分理解幼儿的异想天开,可要求幼儿想一想,“三角形和月牙形的楼梯上下方便吗?”在要求幼儿进行创新时,教师应保护幼儿大胆想象的积极性,让他们异想天开,想出出人意料的搭建方案,同时,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他们想得合情合理。

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在建构游戏中的体现是典型的,这与教师的指导息息相关,不少教师仍在为之奋斗、为之苦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幼儿的创造性在建构游戏中的发挥,将有更大的突破、更大的飞跃。

上一篇: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指南 下一篇:让幼儿在环境互动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