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闪电分布规律分析

时间:2022-08-10 06:08:29

昆明市闪电分布规律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昆明市2013―2015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闪电活动的日变化、月变化、闪电强度、闪电密度等特征。负闪占闪电总数的96.33%;闪电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闪电活动日分布主要活跃在14:00―20:00时;总地闪和负闪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KA,正闪强度主要集中在10~70KA;昆明市闪电密度由北到南,由东到西逐渐增强,平均闪电密度为3.29次/km?・a,最大闪电密度为8.46次/km?・a。

关键词:闪电活动;空间分布;闪电强度;闪电密度

中图分类号:S7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60

昆明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伴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现象增多,雷电活动有逐渐增强增多的趋势,易发生雷电灾害。通过对昆明市闪电活动进行分析,可以为该地区雷电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性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使用云南省雷电中心提供的昆明市2013―2015年闪电定位资料,资料的统计范围取E102.2~103.7、N24.4~26.5,即包括了昆明市的6个市辖区及下属的8个县(市)。采用统计分析及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闪电频次、闪电时空分布、闪电强度及闪电密度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闪电总体特征

由表1可以看出2013―2015年共监测到昆明市发生闪电195293个,其中负闪电188127个,占闪电总数的96.33%;正闪电7166个,占闪电总数的3.67%。昆明市闪电活动以负闪电为主,正、负地闪次数差异较大。

2.2 闪电活动的月变化

从图1和表2可以发现,昆明市夏季(6―8月)闪电活动最为频繁,占全年比例的68.32%;春季(3―5月)次之,占全年比例的17.48%。春季、秋季及冬季地闪次数较少,但正闪比例较高,12月份比例达到最高,接近60%;夏季地闪次数较多,但正闪所占比例较少。

2.3 闪电活动的日变化

图2为昆明市2013―2015年闪电活动的日变化图,总地闪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时段,出现在14:00―20:00时,此时段闪电活动占全天的53.54%,其中16:00―18:00时峰值达到最大,占全天的22.46%。说明,由于昼夜循环作用, 14:00时以后地面温度升高,有利于对流的发展,易出现强对流天气,而17:00时前后是一天中强对流天气最易发展的时段。

2.4 闪电强度的分布特征

昆明市2013―2015年的总地闪平均电流强度为32.78KA,正闪的平均电流强度为54.53KA,负闪的平均电流强度为31.95KA,正闪的平均强度明显要高于负闪的平均强度。图3给出了不同等级地闪百分率的变化曲线,负闪与总地闪的变化曲线几乎一致,正闪的变化曲线较为平缓,其主要强度的谱宽比总地闪、负闪的大。电流强度在20~30KA的总地闪、负闪所占比例最大,电流强度在30~40KA的正闪占正闪总数比例最大,正闪主要集中在10~70KA,占正闪总数的75.65%。正闪频次虽然较少,但雷电流幅值较高,能量大,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2.5 闪电密度的分布特征

本文以ArcMap为软件平台对昆明市2013―2015年闪电定位仪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建立栅格,使用密度函数计算栅格密度,再将计算所得密度分级,并用不同颜色渲染,形成高精密度的、直观的地闪密度空间分布地图。从图4给出的昆明市闪电密度图可以看出,昆明市的平均闪电密度为3.29次/km?・a,最大闪电密度为8.46次/km?・a,昆明市闪电密度的分布由北到南,由东到西逐渐增强。闪电密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西南部的西山区、东南部的石林县及北部的东川区,主要在7~8次/km?・a范围内,极少数地区超过8次/km?・a。中部的官渡区、嵩明县闪电密度主要在4~6次/km?・a范围内。东南部的宜良县、东北部的寻甸县及北部的禄劝县闪电密度较小,均小于4次/km?・a。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2013―2015年昆明市闪电定位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闪电活动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昆明市2014年闪电发生次数最多,达到81439次,2015年最少,仅为43445次,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015年负闪电次数明显减少。昆明市闪电活动以负闪电为主,占闪电总数的96.33%,正闪仅占3.67%,正、负地闪次数差异较大。

闪电活动的月变化呈双峰型分布,6―8月闪电活动最为频繁,占全年比例的68.32%。W电活动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8月,最少月份出现在11月和12月。正闪所占比例的月变化曲线呈凹字型特征,与地闪总频数呈负相关。

闪电活动的日变化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时段,即14:00―20:00时,此时段闪电活动占全天的53.54%,其中16:00―18:00时峰值达到最大,闪电活动最少时段出现在03:00―13:00时。正闪所占比例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与地闪总频数呈负相关;

昆明市总地闪和负地闪的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KA,正闪的强度主要集中在10~70KA。负闪与总地闪强度的变化曲线几乎一致,正闪的变化曲线较为平缓,其主要强度谱较宽,正闪雷电流幅值比负闪更加分散;

空间分布上地闪密度分布不均,平均闪电密度为3.29次/km?・a,最大8.46次/km?・a,闪电密度由北到南,由东到西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李照荣,陈添宇,康凤琴,等.兰州周边地闪分布特征[J].干旱气象,2004,22(2):45-50.

[2]冯桂力,陈文选,刘诗军,等.山东地区闪电的特征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2,13(3):347-355.

[3]李霞,汪庆森,巩晴霞,等.苏州地区雷电分布规律分析[J].气象科学,2006,26(4):442-448.

上一篇:小麦与玉米栽培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建立 下一篇: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