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写探索

时间:2022-08-10 05:55:35

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写探索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强调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在此大前提下,学生的学习不应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因此,作为课堂教学基础的备课工作, 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于是,“学案导学式教学”做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导学案作为师生共同使用的资料,其质量关系到改革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编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全面把握重难点,认真编写,拿出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本人编写导学案的做法。

一、深钻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确定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教师备课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一项费时费力的脑力劳动,编写导学案前应吃透课程标准,分清知识在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少做无用功。在编写学案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只要条件允许,应该尽量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不宜“单兵作战”。可把教材按单元内容分配给不同的教师进行主备,一般要提前两周编写出预案,然后同其他教师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最终提前一周形成定案,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导学案,力争达到最佳在教学效果。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教师个人势单力薄的情况,而且能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提高教学的质量。

1.主体性原则。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激发其主体精神;必须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其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导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4.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人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5.系统性原则。编写导学案时,知识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过渡要自然。

6.创新性原则。编写导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定目标,区分学生层次,确定导学案的编写环节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应该了解的预期结果,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的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编制学习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认知现状等。由于不同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所以导学案的目标设定要有层次性,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又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导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我把导学案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1.目标要求: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书中寻宝:基础知识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印证的材料等。编写时,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3.互动探究: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

4.宝入锦囊: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供学生记忆。

5.拓宽提升:选一些与本节课相关联的知识,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6.小试牛刀:是对本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设计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可作为课下作业。

7.听课笔记:学案最后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三、印刷成册,检查预习落实,确定导学案的操作流程

我把导学案印成书本的形式发给学生,一是比较清晰、规范;二来便于学生保存。在上课的前一天给出学生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下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教学时,教师按照导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导学案进行学与练。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书中寻宝:导入新课后,让一名或几名学生汇报学案完成情况,然后先让学生进行点评,根据学生的汇报、点评情况,进行鼓励、归纳和总结。

2.互动探究:按照班级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有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小组之间互评,依据具体讨论、互评情况,给学生归纳总结。

3.宝入锦囊:全班学生集体朗诵本节知识要点。

4.拓宽提升:重点有我讲解。

5.小试牛刀:引导学生共同完成。

导学案是全组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即教师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经集体讨论、研究,统一体例,编写出一个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供学生在课下预习、课上使用和课后复习巩固。此举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记忆知识要点上,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学案还是学生复习时不可多得的一份精典资料。

上一篇: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更有效的试卷讲评课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