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不合理信念

时间:2022-08-10 03:24:40

在职场中,常常会遇到各种诱发心理变化的事件,而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心情以及在该种情绪下的外部行为反应。ABC理论的提出者艾利斯认为,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内化和产生一些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主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绝对化要求造成的诸多不顺

张雷最近很是郁闷,因为在前阵子单位的职位竞聘中,他输给了他的大学同学刘斌。在大学时代,张雷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学习成绩排名第一,在文艺、体育方面都是能手,还担任了学校学生会主席,得到了很多荣誉和奖项。而刘斌则表现平平,学习成绩在班里只能排在中下游,也没有太显眼的成就和荣誉。毕业后他俩分配到了同一个单位,直到现在。张雷认为自己大学时样样都比刘斌强,工作后也应该比他混得好,现在怎么能输给刘斌呢?他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这个社会、这个单位对他很不公平,感到非常不满。

分析: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应该”“必须”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例如“作为妻子就应该把家务事管理好,免去我的后顾之忧”“他是我的孩子,就必须听我的话”“我必须赢得所有人的肯定和喜爱”等。怀有这种信念的人容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而且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意志和选择,总会有些事情无法满足这类人的绝对化要求,让他们感到不遂心、不如意。

张雷固守着一个观念,就是认为自己必须比刘斌强。因此,当现实和他的观念不一致时,他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是一种绝对化要求的思维。实际上,学业表现和未来成就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且刘斌能竞聘成功也许是因为他更适合这个职位,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比张雷更优秀。如果换一个适合张雷的职位,竞聘成功的可能就是张雷了。

过分概括化导致自怨自艾

小白是一名新教师,入职一个月后她就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名教师,产生了辞职的念头。事情是这样的:小白从休产假的王老师手里接过了一个初二的班级,担任班主任和英语课的教学,她刚刚上岗满怀热情,兢兢业业地备课,对学生关爱有加,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她给每个学生设定了与自己约谈的时间。可是她发现,后排有些学生在自己的课上睡大觉,而且有几次她约谈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出现。小白感到很受伤,她觉得学生都不喜欢自己,和王老师相比,她差远了,在这里没有人看到她的一番苦心和默默付出,她一点儿也不受欢迎。既然自己不适合做老师,干脆放弃,辞职算了。

分析: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有这种不合理信念的人会把事物的部分推断成全部,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例如因为一个同事迟到过两次,就把该人断定为“总是不守信用、不靠谱的人”;因为自己某一次的失败就认定自己“一无是处、永无成功之日”。这种不合理信念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怨天尤人,别人稍有差错就进行全盘否定,不利于人际交往,也易产生愤怒、敌意等负面情绪。二是自怨自艾,由于对自己也使用这种过度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很容易产生自责、自卑、自弃的心理,从而导致焦虑和抑郁。

案例中的小白根据一部分学生的表现就作出了自己的结论:学生都不喜欢自己,没有人看到她的付出。这显然是以偏概全的思维,将部分人的行为过分概括化为所有人的行为。我们可以引导小白多挖掘自己生活中的积极经验,帮助她这个过分概括化的观点——“仔细想一想,班里有没有一些学生是比较支持你、喜欢你的?”

“糟糕至极”的想法令人过分自责

有一次,小李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代表自己所在的单位发言,由于前一晚在朋友的婚宴上喝醉了,第二天出门时匆忙中忘了带发言的材料。结果,这次发言他没有表现好,主题不鲜明,话语缺乏逻辑性,还经常磕磕巴巴,小李站在台上非常尴尬,满腔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交流会结束之后,这件事反复在小李脑海中盘旋,他在想:“这下一切都完了,同行们该怎么看我啊?他们肯定认为我没水平、没能力、没诚意,我给单位丢尽了脸,领导会撤我的职吗?会给我处分吗?我还有什么前途?有什么未来?还不如死了算了!”

分析:这种观念认为,如果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甚至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例如“考不上大学我的人生就彻底完蛋了”“如果当不上处长就不会有前途了”“如果离婚了,我的人生不再会有幸福”。在我们的生活中总难免会发生一些负性事件,一般来说,我们能认知到这是件坏事,但并不会认为它具有毁灭性的破坏作用,而怀有“糟糕至极”不合理信念的人则会把生活中所有的负性事件就当成是灭顶之灾,从而引起极端不良的情绪反应:耻辱、自责、悲观、抑郁,而且难以自拔。

小李把一次偶然的失误当做自己人生中的灾难,从而引发了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这是典型的“糟糕至极”的想法。如果小李的观念是:“一个事故改变不了我的人生,我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就不至于导致如此负面的情绪了。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不合理信念,但只要我们对它们有所察觉并及时调整,就不至于对情绪产生破坏作用。

(节选自中国人事出版社《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ABC理论模式:

A:诱发性事件或行为(ActivatingEvents)

B: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Believes),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在特定情境下,行为所导致的情绪性结果(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直接引起了情绪反应,即A引起了C,忽略了中间B的作用。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极具市场前景的六大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