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对策

时间:2022-08-10 02:51:02

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对策

摘要: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镇逐渐转化成了中小型城市,一些中小型城市正在向大城市的转变,总之犹如雨后春笋版的涌现出一些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闹心的问题。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问题。污水处理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污水处理的不好会直接影响城市环境。故在本文中主要对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字:污水处理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价值

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环境生态价值,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可以降低城市污水的危害,形成对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全面保护。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经济价值,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商业化运作,可以为城市建设创造出大量的经济效益。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社会价值,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转,社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和建设,使城市社会和生活变得有序、稳定,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总之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新时期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获得了社会各界、城市管理部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焦点和重点问题。

二、我国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 建设滞后,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问题:虽然我国城镇水污染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达到43.8%,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比如德国、瑞士、应该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污水处理率都超过的90%。因为建设总量不足导致地域性分布不均,在2006 年还有92 个地级市辖区都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我们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任务还是非常繁重,不能用总量来说话,而是用人均来指导。

处理措施::污水处理涉及到建设、环保、农业等多个行业,加大建设力度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污水处理,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虽然在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政府都已经把其中的污水处理建设纳入支持范围。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政府还是需要给予政策上的一些支持。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来支持污水处理建设的投入,增加中、西部地区的污水处理厂总量,是我国污水处理厂平衡发展。

2、 污水利用率低

问题: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量只有污水处理量的4.6%。污泥利用率只有20%。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只对污水经过一部分净化处理然后排入水体,并没有对污水进行充分利用。

处理措施:污水经过一定标准处理就能达到生活用水的品质。特别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利用污水来优化回水系统能够缓解水资源和城市用水之间的矛盾。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措施支持和鼓励中水回用,防止浪费。同时对污泥也要进行回收利用。因为我国在中水回收利用和污泥回收利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就需要加大对回收利用的研究。做到污水不造成二次污染,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除了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中水回用,还可以采取经济政策来支持污泥回用。最大限度使用中水和污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优化。

3、污泥定义不清,责任主体不清

问题:要研究污泥的利用率就要先明确污泥处理的定义。我国对污泥处置的概念还是混淆不清的。处置方式也受到污泥概念的影响。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污泥处置的目标不明确,也影响到了技术路线和技术标准。从而在实际污泥处置过程中无法辨别责任主体。

处理措施:弄清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污泥处置三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三者这件的处理费用由谁来承担。污水处置费用比较低,无法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相关部门应该在充分考虑公众承受范围,合理制定收费价格。污泥处理处置所需要的费用昂贵,现在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从现有体制逐渐向个体单位过渡,逐渐培养起良好的竞争机制,达到处理成本的经济效益,并且真正做到保护环境的污泥处置。

4、工艺技术落后

问题:污泥源头减量、预处理技术、污泥消化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充分发挥其优势;臭味大、周期长是污泥堆肥技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以后技术研究过程中要尽快攻克这个难题;污泥协同处置和焚烧技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处理措施:十一五期间,建设部提出了污泥耗氧堆肥、协同焚烧、水热干化等专项课题,对污水处理的整个工艺技术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5、 运营成本较高

问题:在2006 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达到101.6 亿元,而征收的污水处理费用只有37.亿元。完全不能满足污水厂运行费用。很多污水处理厂在设计之初就缺乏科学依据,只是在规模、技术上一味追求大、新。未考虑到整个去污系统实际运营成本,导致有些污水处理厂因运营不济成停运或者半停运状态。

处理措施:污泥运营成本高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政府要鼓励多种资金进入污泥处置建设中去,利用市场机制吸纳运营资金。同时完善收费体质,不能造成收费漏洞。

6、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

问题:我国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配套设施都是由政府“亲手抓”、“亲手做”。这种一肩挑的机制不仅因为政府机制的冗杂而变得效率低下,还因为建设、监管合二为一,相互联系,导致监管力度不够,根本达不到建设要求。

处理措施:在以后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中要加强统一管理,统筹兼顾,用科学的方法编制城镇污水处理建设规划。从各城乡的土地利用、环境容量、污染防治要求等多个方面出发,组织编制污水处理设施监视。同时,引起市场竞争机制,使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相互竞争,形成多元化的运行机制和市场化管理。不仅能够保证监管质量,还能减少国家投入资金。

7、污水处理厂规模不符合实际情况

问题: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不管资金多少,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建造。规模过大,会加大资金投资,拉长建设周期,投入与产出不能形成正比。规模过小,满足不了当地污水处理需求,形不成规模效益。所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在一个适当的规模上。

有数据表示:超过30 万t/d 处理能力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就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了,相对而言,小型(

8、设备匮乏

问题:我国多采用国外污水处理设备,品种、类型、型号繁多。污水处理设备是经常需要维修的,因为设备检修、备件购买、设备替代都给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没有相应的设备能够代替国外设备,设备的品质和标准不能与国际接轨,一个品牌一个标准。

处理措施: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污水处理设备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借鉴过哇设备开发经验,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新设备的研发,随时与国际视野接轨,对国内设备更新换代。

9、缺乏监督体系

问题:污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的风险,比如在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的过程中有污泥泄露污染环境,也有厌氧硝化处理会引起火灾,给环境和生产生活带来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

处理措施:要建立完备的污水处理监督体系,制定污泥处理处置源头、过程、末端的整个监管制度,从各个环节紧抓污水处理质量。

10、污水处理人员综合专业素质低下

问题:在当今的污水处理工作中,污水处理部门由于聘用一些其他行业的人员,由于这些新聘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从事过污水处理的工作,而且很多污水处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因为这些污水处理技术人员都是初中以下学历,只有一小部分是高中学历,大学本科几乎没有。这些污水处理人员学历不高,缺少提高污水处理的意识,所以,在日常的污水处理工作中,工作怠慢,遇到一些责任问题互相推卸,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力不从心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和谐的工作氛围,在污水处理工作中缺少相应的责任心。

处理措施:政府内部污水处理监管人员的的整体素质对政府在污水处理问题上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日常的污水处理工作中,一定要提高监管人员的的责任心,如果政府在日常的污水处理问题工作中,一旦出现污水处理问题,就需要监管人员及时的对其存在的污水处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处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能够在污水处理工作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污水问题的发生。另外,政府要加大对污水处理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日常的污水处理工作中,政府要对一些污水监管人员在对污水处理淡薄观念不强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提高污水处理监管人员的工作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监管习惯,这样才能促进政府对污水处理工作,能够真正的满足现代城市人民生活环境安全。

总之,污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处理的不好,会对市民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更使城市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只有高度的重视市政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完善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市民的生活环境安全以及减少城市污染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朱雁伯,袁楠楠,姜威,石凤林,赵乐军,李从华,聂有壮,孙菁,仲志. 我国城镇污水厂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给水排水,2012,18:30-34.

[2]张志,康壮武,陈光荣. 小型生活污水厂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价值工程,2012,34:158-159.

[3]陈秋红,吴雪才,何海亚. 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4,02:124-125.

[4]黄廷林,孙昕,金奇庭. 我国城市污水厂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41-44.

[5]王淑曙. 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 山西建筑,2009,16:180-181.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分析 下一篇:探析SH型水泵滑动轴承的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