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下如何创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

时间:2022-08-10 02:26:44

浅析新时期下如何创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

摘 要:纵观新时期改革下,高校的学生发展和学习教育工作是目前我们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教育的改革还是教育模式的革新,都需要我们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多多关注高校学生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从而能够针对出现的问题,来适当地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对策,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变我国当前教育模式下的管理体制和教育内容及形式,来真正应对新时期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创新工作和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发展桎梏

面对新时期的到来,怎么才能够在新形式的发展下快速地提升高校学生的管理水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从我国的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来看,传统的学生管理体系就是通过固定保守的运行机制来迫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做自己职责内的事情,这种方式严重制约了当前学生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他们通常是以学生教导工作处与各办辅导员进行联系,整体和分类地对学生进行较强的控制性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由于当时我国的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技术程度不一,所以使得当时的管理模式略显困难,继而导致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桎梏。这是严重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实行开放式的管理,从而疏忽了学生的自行管理模式,严重缺乏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现存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再继续地应用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引起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有效地将改革和创新融入到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通过延续性地将高校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型的改革,从而有效地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才能够使得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新的进展和实质性的突破。

(二)学生工作在新时代需要新要求

由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九零后,他们个性凸显,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所以在面临高校学生管理方面会有很大的困难及障碍。他们的个性特点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个性独立,在思考问题及处理问题方面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有自己的想法,往往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其次,娱乐性很强,通常认为娱乐消费是他们生活中的主体,不能缺少;再次,他们有独具一格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活跃的思维能力使得他们在进行高效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最后,他们虽然在行为和心理上有时会感到孤独,但强烈的欲望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向上,积极进取。九零后是现如今朝气蓬勃发展的一代,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孤单感,特别是女生,很容易受到压力和负担的影响,使得他们不能从高校毕业后顺利地走向社会。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重压,使得我们在管理高校学生问题研究上要有新的改变和突破,从传统的固定性管理模式过渡到创新型管理机制。要从真正意义上改变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通过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感,提升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来培养他们在高校学习生涯中的精神和文化素质。

(三)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我们的印象中,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带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还是由辅导员来进行负责,他们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了解,通常知道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高校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由于我国国家经济的紧张及经济水平的收入不均,使得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聘用专业的辅导员来进行学生的指导工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辅导员数量急剧下降?首先是高校对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无论是面对高校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管理水平;其次,高强度的工作范围使得辅导员不能持续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而且工资福利不高;晋升机会少;待遇没有达到工作相应的标准;所以导致我国的辅导员数量急剧减少。因此我们在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问题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的指导团队,使得他们在高校学习生涯过程中真正地享受高校的学习乐趣。

二、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攻坚方向

(一)高校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

高校的教育发展是为了保证人才在社会的有效利用,通过高质量和高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在日后有效被国家和社会所使用。所以,我们在进行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科研为指导,通过社会实践为理论基础,以此来实现研究的真正意义,从而进行有效的创新和科学管理。同时,要保证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维持管理的秩序,从而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从而使得传统的教育管理转变为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式。由于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学生数量变化较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统一,师资力量也不同,所以在进行教育管理上会有一些困难和麻烦。所以,我们在对高校学生的管理中,要凸显大众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学生的有效管理硎视π率贝的发展和革新。所以说,由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满足当前的传统教育,更要在全社会上来看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在全球范围内多多了解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水平,从而来实现管理和教育的发展一体化。

(二)学生管理工作网络技术的创新

现在我国高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九零后,特别是95后的逐渐到来,使得我们应该更加的注重网络的发展和在高校的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发展趋势,需要将学生与网络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在日后接触社会时候能够真正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要多加注重网络对学生影响,在课堂上使用网络,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程度和教育的便利性。但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专业的管理团队,在进行网络媒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有效地控制网络课堂的双面性,激发学生们网络课堂的积极性,有效避免网络课堂的消极意义。一定要考虑到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而且在高校教育的推进中,不管是课堂上的讲解还是最基本的工作,都是与网络技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说运用网络技术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其实是一种保障。其次,我们的各大高校还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的管理工作系统,学校要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对学校内学生的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一个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根据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解并帮助其解决,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去使用网络,并在学校建立一个信息实时监控系统,一旦有学生进入到了不良网站,监控系统就会自动阻止。除此之外,针对95后学生自控能力弱等缺点,高校可以定期地开展一些网络心理讲座,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实现管理工作上的创新。

(三)以班级管理方式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高校的管理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辅助成分,但是在现阶段的管理方式中,我们要注意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公,使得课堂的分为更加活跃更加富有责任感。大学生是社会急需的人才,而大学生在这个社会也是需要自由和欲望,所以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自由的开发和指导。教师不能以领导的身份去命令,要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能够自己感受到大学的乐趣和学习的氛围。所以说,大学的教师和辅导员要根据学生自身条件,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高效的管理机构,来妥善地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一旦教师不在课堂,那么班级的领导机构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来指导班级的学习。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班级干部的引导作用,当辅导教师不在班级的时候,班级干部就拥有了最大的权利,他可以对班级的各项活动进行分工和调配,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来提高班级的管理成效,与此同时,每一个班级还要选举班委会,辅导教师对各个班级的班委会都会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像对班委会成员权限的划分、班级组织活动的规划内容等都会进行分配,而且当辅导教师在详细的了解各个班级的实际状况滞后,还可以制定适合班级发展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以达到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这样一来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管理工作创新性建设与班委会的配合是离不开的,我们在对95后大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地发挥班级委员会的组织作用,通过班委会自身的亲身实践,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各个班级的具体管理情况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也可以大胆地启用新生,让新生也有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培养自己,真正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三、结论

总而言之,学生的管理工作对我国的现行教育管理体系和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转变成为创新型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对整个高校的教育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从各方面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和能力水平,通过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改变及高校管理体制进行革新等方面,使得高校学生的创新研究工作由的新的突破和见证,从而能够有效地在我国高校面临新的形势下能够快速且从本质上解决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要在高校的各个班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从自身进行发展,以此来满足现阶段社会和就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在高校管理工作中面对的难题,从而有效的实现我国高校的健康稳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曰.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05).

[2]杨晓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05).

[3]陈光亮.从管理走向服务――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1).

[4]易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5]崔秀丽.新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2(04).

[6]王正.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战略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06).

[7]唐朝继.关于实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几个问题[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8]陈建波.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01).

上一篇:创建节水型社会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