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时间:2022-08-10 01:22:31

云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 要】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内部或表面天然形成的固态、液态或气态堆积体,它们现在能够、或潜在地可以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开采对象。 矿产资源也是我国经济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其主导作用,它在社会生产和当今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对现阶段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云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云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有大量的金属矿藏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开采水平比较低,人口基数太大所以平均人口占有的金属资源远远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因此合理的开采我国储藏量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矿产开发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考验。有色金属是矿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云南省矿产资源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云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1.目前云南省市场上有色金属的背景介绍

目前,云南省已发现矿产142种,92种探明了储量,其中3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 云南省有色金属储量极为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锡、铅、锌的保有金属储量分别为125.24万吨、531.94万吨和1899.4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金属储量分别为531.94万吨和69.58万吨,均居全国第三位。 贵金属,云南省的白银保有金属储量1.16 万吨,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包括铂、钯、锇、铱、钌、铑等6种金属)保有金属储量77.85吨,居全国第二位。 稀有金属,云南省的铟、铊、镉保有金属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锗的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铍、锆、锶等的矿物量均居全国第四位。 因此,云南省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及加工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建设有色金属购销平台,资源商品投资平台势在必行。

2.云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云南省矿产资源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重视它在有色金属的资源勘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对于云南省的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限制作用。经分析,云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值都很低,有色金属的产量占全国总数的1.190,有色金属工业的产值占全国总数的1.390。

(2)虽然云南省的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能力很大,但是资源的缺乏,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停产或者半停产的状态,对我国矿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云南省缺乏铝土矿,对于铜、锌、铅等部分具有支柱性作用的有色金属矿产的保有量也呈现不足,并且这些矿产资源品位低,储量少,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4)有色金属资源勘查采用粗放的经营方式,管理水平低,导致生产效率跟不上,再加上生产工艺、设备、裁决方式和技术的落后,导致矿产资源的采、选量大,但是回收率低。另外资源缺乏深加工工序,产品以初级原料为主,利用档次比较低,这充分说明了云南省的有色金属工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5)云南省的矿产成矿作用很复杂,大多都具有多矿源、多期次的特点,矿产组合类型不合理,市场需求量大的铜、锌、铅等矿种大多以伴生矿产的类型产出,而市场需求量小的镁、铝等单一以及主要矿产的类型少。

(6)由于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执法力度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不完善,云南省的矿产资源开发对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力度有待提高。

3.云南省有色金属资源勘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3.1加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

为了能够对有色金属工业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我们要在全省范围内对有色金属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调查项目为其分布和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中长期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为了提高有色金属工业的社会效益,要求我们根据市场和本省资源的特点,对矿产资源进行择优和对口勘探。

3.2加强有色金属综合研究,寻找隐伏矿体和新类型

鉴于有色金属矿床的成矿具有多期性和多源性,对矿床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有色金属的综合研究,根据矿床的特征以及分布规律,在不同的地质体上寻找新类型的矿体,并进行盲矿体找矿预测。

3.3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我们要节约矿产资源,根据自愿的分布和特性以及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对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和回收利用,并且要注重对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以充分发挥资源的功能,使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要有效的选取合适的采矿手段和技术,使采矿实现清洁生产。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废石、废水、废渣的排出量,力求建立低废或者无废的矿产资源采选系统,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效的统一起来。对开采的顺序和地压控制技术等进行优化控制,有效的预防山体滑坡和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结论

有色金属资源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矿产资源的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总的来说,云南省加强对本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投入,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实现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京英,孙延绵,付水兴.中国主要有色金属矿产的供需形势[J].地质通报,2009(3):39-40.

[2]张每.国内矿产资源勘查“众星闪耀”一我国有色金属勘查趋势分析[J].西邵资源,2010(10):15-16.

[3]刘思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3):24-25.

[4]贾国锋,王仁财.世界铁矿资源分布及我国投资方向分析[J].中国矿业,2011(1):9-10.

[5]张听.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政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57-58.

上一篇:基于水土流失谈对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 下一篇:试论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