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路基的衔接处理施工

时间:2022-08-10 01:21:11

新老路基的衔接处理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老路基经过长时间的运营使用和长期荷载作用,路基逐步趋于稳定,而新路基成形后必然要经历工后沉降过程,势必造成新老路基沉降的不均匀性,从而引起纵向开裂并将裂缝反射到路面。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一)开挖台阶

清除老路边坡一定深度内的表层植被土和压实度不足的填土。原路基边坡必须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台阶使新旧路基有效的交错结合,方便加宽部分路堤软基处理。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以便有利于机械施工。采用的开挖方式是先削坡(l:0.5),再挖成1.0m台阶,不设置内倾角。应该注意的是削坡也应该满足施工期间既有路基的稳定要求。增加新老路结合部接触面积,增强结合部抗剪能力。由于原路基边坡部分填土原来施工的疏忽,现施工的挠动及其他原因,填土压实度实际上一般都未达到设计要求。雨季施工台阶开挖,用塑料膜覆盖,应增加支护措施。

(二)选择填筑材料

填筑材料经自重、路面和车辆等荷载的作用,老路基已经基本被压实,而新路基的填料虽经严格压实,仍存在后期变形。为此,填筑材料的选择将很大程度影响路基的有效沉降。所有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相关单位在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施工实施的问题上,尽量使用碎石土或石渣等沉降量较少的材料进行填筑,并控制好填筑材料的液塑限、承载比(CBR)和击实试验等各项指标。

(三)控制路基碾压

路基填筑前,须根据规范要求做好试验段,严格控制材料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等,使各项指标达到最优状态,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加宽渐变部分,必须严格控制其碾压宽度,如旧路基挖台阶受限制时,可通过铺设护道等方式满足其要求,使路基压实度均满足要求。

在施工时分层碾压,控制每层填筑厚度及压实度,提高压实标准。碾压应采用重型压路机(≥25t)进行,双驱双振。碾压虚方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度必须达到新标准的压实度要求,且重点应放在新老路基的结合部,每层压完后应平整光滑。

路基填筑时应控制路堤填筑速率。当填土速率较快时,地基强度来不及增长,易产生较大的剪切变形。在施工时按照慢速填土标准进行控制,控制标准为地面沉降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坡角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四)加强措施及其他

1)铺设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具有抗拉强度高、伸长率低,不易变形等特点,其全面与土体接触,大大增加了与土体的摩擦,有力约束土体的侧向位移,土工格栅网格与粗颗粒填料结合,其最优的镶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加宽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加宽路段中的铺设,可以增加新旧路基的结合,增大结合部抗剪能力,防止新路基的沉降对老路基的破坏,从而达到稳定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

铺设前平整场地,清除杂物、石块等。认真对下承层进行场地平整,然后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垂直线路的方向全断面铺设。铺设土工格栅时,保持其连续性,不要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的现象,特别要避免尽量拉伸。为保持土工格栅的整体性,施工中土工格栅的连接采用绑扎锚固法。

铺设前先铺设时,将土工格栅铺设平顺并紧贴下承层,长度不够路基宽度时,搭接缝尽可能靠近路基中部,不能设在路堤边坡范围内,土工格栅应直铺设到边坡侧沟内,土工格栅上下层间接缝应错开不少于0.5m。土工格栅的搭接采用尼龙绳邦扎,其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填筑材料采用土料,填料中不得含有角砾石,以免对土工格栅造成损坏。填筑时,填料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卸料,用轻型推土机初步平整,然后用平地机平整,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之内,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土工格栅铺设宽度根据加宽宽度进行,但新旧路基铺设宽度不应少于1.5m。条件许可情况下可采用长60cm¢12钢筋进行锚固,并进行注浆,钢筋穿越新旧路基土层,对抗剪起积极作用。土工格栅可优先考虑使用钢塑双向土工格栅,但其伸长率应小于4%,抗拉强度应大于45kN/m,锚固间距及搭接宽度与普通施工同。土工格栅铺设完毕后,及时进行填筑,防止其受阳光直接暴晒。

2)冲击夯实

路基的本体沉降主要与路基本身的压实度有很大关系,进行充分冲击,使其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使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沉降都达到最小,以减小路基的沉降,减少或避免新老路基结合部纵向裂缝的产生。由此,可选择冲击碾压(夯实)的方法,对路基进去补强。冲击碾压施工可提高加宽路基的压实度,使新旧路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增加其极限抗剪强度,使路基本体沉降减到最小以便使其沉降系数减小;冲击碾压另可避免结合部因碾压不足出现软弱的滑动层。

路基施工的机械碾压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96%的压实度,使用冲击夯实可使压实度达到98%。施工技术较为成熟的压路机(强夯机),机械作业时牵引机带动压实机压实轮滚动,压实轮轮廓非圆曲线对地表施以揉压--碾压--冲击的综合作用,使土体从上部至下部深层随着压力波的传递得到压实。严格控制新老路基结合带的压实度,对新老路基过渡路段和施工死角用打夯机分层填筑压实。

在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试验,对机械的行走速度、影响深度、沉降量、行走遍数等进行总结。以往经验为:采用25t对深度为1.0m(4层)填方段路基冲碾补压,5~7遍是合适的,补压效果也是明显的;通过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冲碾补压施工,使路基压实度得到提高,加速路基沉降,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路基自然沉降的时间,有效地减少了路基的沉降变形,对新老路基的结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水泥浆喷桩

①工艺性试桩:在正式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参数与工艺,公路工程每个施工段的试桩不宜少于5根。试桩成功后方可进行水泥土搅拌桩的大面积施工。

②施工工艺:水泥土搅拌桩采用“湿法”进行施工,即喷水泥浆。施工工艺为两喷四搅或三喷四搅(钻头提升或下沉全桩搅拌一次称为“一搅”,提升或下沉时全桩喷水泥浆一次称为‘一喷”),可根据工程成桩检测情况定具体施工工艺,搅拌提升(下沉)速度<1.0m/min,不论任何土层,其搅拌次数不应少于4次,喷浆次数不应少于2次。

③施工步骤:

搅拌机械就位、调平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边喷浆、边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面边喷浆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加固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喷浆或仅搅拌提升直至预定的停浆面关闭搅拌机械。

④路堤下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直接喷搅至地表;构造物基础下停浆面应高于设计标高0.3~0.5m,开挖时应将顶部施工质量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严禁采用机械直接开挖至桩顶标高。

⑤施工桩长应根据设计要求、地质情况和终搅电流值(I=60~70A)综合控制,确保桩体穿透软土层进入持力层0.5m。

⑥搅拌桩经检查合格后,人工平整场地,开始施工桩顶褥垫层。

(五)沉降观测及效果

为了预测沉降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和校验理论,对路堤施工实行动态观测,检测点选择在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对沉降和裂缝观测在填筑完成后第一个月每层每4天进行一次,第二个月每15天观测一次。其后视实际中沉降量大小增减检测频率,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每天查看填筑后没有发现明显的纵向裂缝产生,并及时汇报,以做出相关的措施。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析对城市供热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 下一篇:建筑地坪和结构地坪下的埋设配管的埋设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