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交替进行时

时间:2022-08-13 07:50:44

有人说,这是一场疼痛被减到最轻的大手术。首钢并未因这次搬迁而伤筋动骨,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北京,虽然失去了800万吨的产能,却也得到了宝贵的土地,以及更为宜居的生活环境。在“后首钢时代”,随着环境的改善、相关规划的出台,石景山区楼市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走不出的“首钢”圈子

行走在石景山,街道两旁的住宅区无论老旧,名称大多与“首钢”二字无法脱离。据我爱我家中介人员介绍,石景山区70%-80%的楼房均为首钢家属楼,其中约10%还在兴建。

在南模式口的首钢小区,记者与坐在树阴下乘凉的刘老太攀谈,得知其儿子、女儿均在首钢工作,已是中层管理者的儿子现在每周从首钢新址曹妃甸回来一次,女儿还留在旧址做后续的行政工作。

刘老太说,以前每天出门,总能看到树叶上黑乎乎的“灰”积了一层,各个厂区飘出来的烟尘,即使是晴日也少见蓝天,而现在环境好了很多,家属区里的生活配套、老年活动室、学校、医疗也都很齐全。刘老太坦言,现在是在等待拆迁。几年前“房改房”(又称“已购公房”,是指享受国家房改优惠政策的住宅)时,以3万元买下的这套60平米的房子,现在已经可以卖到100多万,“拆迁的话,相信补偿也不会太少”。

“大部分的首钢居民都没有搬,只有重工业的工人去了曹妃甸,那也是经常回来的。”刘老太说。事实上,首钢在物质层面上的“搬迁”规模微乎其微。北京顺义和唐山曹妃甸的新钢厂都将建成全新的环保工艺生产线,搬迁产能不转移污染,是国家发改委、首钢与唐钢三方的共识。新钢厂自动化程度空前,只需要8000名工人,首钢6.4万名钢铁工人中,只有4000到5000人可能搬迁到曹妃甸。首钢搬出的主要是“产能”。

在首钢旧址,质检员小宋提着刚买回的午餐准备回到厂区内的单身宿舍。“现在宿舍里住的人不多了,剩下的人都是处理一些维护和收尾的工作。”在这座8平方公里的旧厂区内,锈迹斑斑的高炉、管道、铁轨默默等待游人的“检阅”,而在未来,随着新首钢规划的实施,这里有望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手房“唱主角”

在石景山的大小道路边,一排排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公房整整齐齐地矗立着,五六层的板楼,不高,在绿阴掩映中,透出别样的安宁。石景山在北京近些年发展迅猛的楼市中,也是最“安宁”的地区之一。

来自爱房网数据显示,目前石景山区在售楼盘仅金谷香郡与诗景长安,均为2011年入市的项目尾盘,均价分别为20000元/平米与24000元/平米上下。记者在五里坨的金谷香郡售楼处了解到,目前项目仅有20余套90平米小三居。而位于鲁谷区域的诗景长安目前则仅剩两三套120平米的大户型,并要求全款支付。

在新盘供应乏力的情况下,二手房成为绝对的主角。长期以来生活在国企“荫庇”下的石景山区,二手房也呈现出以已购公房为主的显著特点。

因房源一直处于稀缺状态,不平衡的供需直接导致二手房房价迅速上涨。链家市场部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石景山区二手房成交均价已由12292元/平米上涨到22262元/平米,成交量在全市占比也出现约1.3%的小幅攀升,不过在城六区中,石景山的成交量仍然处于低位。

在实地探访中,我爱我家南模式口门店经理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门头沟与五里坨的拆迁工程为石景山区带来了大量的住房需求,不仅是二手房,租房价格也在“疯长”,市场最好的2009-2011年,平均每年每套房源的租金上涨了500-600元,目前的水平是小两居平均租金在2700元/月左右。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石景山区租金在城区中最低,对于租客的吸引力较大,且地铁、公交等交通方便。另一方面,区域内部的拆迁需求也较多,在房源相对紧俏的情况下,区域租金上涨不可避免。

“CRD(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住宅用地的上市情况会怎么样,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如果未来商品房的供应量还是比较少的话,区域还是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房价还会往上涨。”亚豪机构总监郭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拆建中的新城市

“我们是今年刚搬到这里来的,才知道会有拆迁,但是什么时候拆还不知道。”周女士在五里坨公交车站旁经营一家小食品店,在她所处这座小型的农贸市场后面,是大片拆迁后平整的土地。

从2010年开始,包括老古城、五里坨、刘娘府、西黄村、二管厂等5个拆迁项目陆续启动,涉及14500余户居民。石景山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拆迁后,这些地区将建成大型商务区、旅游中心、花园绿地、购物娱乐地及部分保障房。业内人士估计,随着五里坨生态居住区土地一级开发逐步完成,石景山未来数年内将新增数百万平米的供应。

距离首钢约7公里远的五里坨,近年来已成为石景山区不可忽视的楼市热点。在五里坨2号地B级地块,3000余套保障房(含两限房2000套、公租房1000套)即将开建,此外,五里坨5000余套定向安置房也预计在2013年底全部入住。今时今日,在一片拆建忙碌中尘土飞扬的五里坨,新的城市面貌已隐约可见。

在石景山区住建委的网站上,由首钢总公司作为拆迁人的在施拆迁项目有3个,包括庞村、养马场及铸造村三个“厂中村”。首规委处长温宗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钢内的三个村庄不像广州深圳的城中村那样地处市中心区、城市化程度较高,而是远离市中心,还处于自然村状态。因而,在首钢搬迁之际,这里的整治也提上了日程。

其实,从2006年开始,庞村、养马场村的拆迁工作就已经开始,首钢的停产直接加快了这个进程。而预计今年即将开工的长安街西延线工程,正好要从庞村穿过,也成为其拆迁的重要原因。相比首钢搬迁之前,外来租户每天早晨都得排队上厕所的状况,现在的庞村已经冷清得有些过分。拆建工作已基本完毕,墙砖和钢筋错乱地堆放在工地,等待着它的,是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的远景规划,那时,它将作为首钢遗留的一笔土地财富,成为中国钢铁工业转型的见证。

上一篇:教育地产的难题 下一篇:凯德置地“扎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