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通胀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10 01:04:58

食品通胀的重要性

除了欧洲地区外,全球很多国家都在经历食品价格上升,投资者需要提防由此引发的公众通胀预期和央行紧缩政策。

剔除食品和燃料的核心CPI往往是资深经济学家和专业投资者们更关注的通胀指标。但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一系列相似的变化,正在促使投资者们重新开始审慎地分析食品价格变化对通胀的影响。

以美国为例,近期食品出厂价格持续攀升,进而带动通胀上扬。中国食品生产者的出厂价格在两年前曾处于低点,但是随后的时间里食品一直变得越来越贵,且保持着稳定的势头。即便是长期处于通缩陷阱的日本,在最近四年当中由于日元贬值食品价格出现了最快的上涨速度。在韩国和马来西亚等亚洲中小型新兴经济体,食品同样是主要的涨价因素。

如果要看另一面,恐怕只有英国和欧元区国家了。二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食品通胀迹象。欧元区经济复苏依然疲弱,因此劳动力成本和消费者需求持续低迷,抑制了食品价格。另外,在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步淡化后,欧元恢复了强势,这极大地拉低了以欧元计价的农产品价格,进而在成本端抵消食品涨价因素。而在英国,经济形势要好于欧元区,但由于2015年将迎来该国大选,而食品价格是关乎民生的敏感话题,因此政治周期间接地促使政府刻意避免出现食品通胀。可这反倒印证了政府关心食品通胀。

此外,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近年来温和的价格涨幅也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很多农产品并不像其他大宗商品一样存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交易市场,而是在国内市场上交易,价格受到政府管制。

不过有趣的是,即便是在国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也存在较为普遍的涨价现象。美国国内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的价格涨幅远超其他国家。这里要注意的是,原材料成本只占到消费者为食品所付价格的一小部分,食品价格的更大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加工、物流、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劳动力市场关系更密切。

消费者们对食品价格极为敏感,甚至超出了食品价格通胀实际上对经济的影响。这并不是说食品价格不重要,即便是经济学家也要付钱吃饭。真正的争议在于,消费者们往往会高估食品支出在他们的家庭支出当中所占的比重;另外,消费者们还会高估食品通胀对整体通胀的影响。

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在于,消费者们购买食物的频率远超其他商品,于是食品价格上涨会强化消费者对食品支出增加和通胀预期。例如,消费者对两年前买的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大概率远不如几天以来所买食物价格的印象清晰。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通胀的感知程度和食品价格紧密挂钩。只要食品价格不断上涨,消费者就会以为通胀形势严峻。同样的道理,另一个和食品相似的通胀要素是燃料。

总体来说,这些现象已经足够影响投资决策了。与2008年和2011年两次全球食品通胀高企不同的是,目前食品价格上涨会对经济带来较为间接、但却更加广泛的影响。

退回到2008年和2011年,当时的通胀形势被公众高估了。美国2008年时民众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高达8%,2011年这一预期达到7%。而实际上,2009年和2012年的通胀分别为-1.3%和1.7%。

和这两次历史情形相比,2014年的不同之处在于劳动力市场。2008年和2011年劳动力市场疲乏,全球经济都被失业阴云笼罩。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虽然认为通胀会上升,但他们很难对此做出对应措施。相反,2014年劳动力市场复苏,美国尤其明显,人们相信工作会变得稳定,因此在预期未来通胀上升时会扩大当前开支。

虽然目前食品通胀压力小于2008和2011年,但是加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通胀预期和工资上升的压力会大于以往。这很可能引发央行行长们采取应对措施。因此,投资者们需要重视食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作者为瑞银高级全球

经济学家,魏枫凌译

上一篇:底线与改革的妥协 下一篇:地方债试水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