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时间:2022-08-10 12:37:04

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摘要:汽车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汽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选材时应选择质量轻、强度大、成本低、环保性好的材料。

关键词:汽车内饰;零部件材料;选择;应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停留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车内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车内低劣的空气质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研究发现,车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有时会高于车外的10倍川。GB/T2763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实施使汽车生产企业更加关注汽车内饰零部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过程,同时也更加重视车内空气质量问题。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世界卫生组织将VOC定义为:常压下,沸点范围在50-2600C间、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kPa的一系列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汽车内部污染空气主要来源于内饰部件VOC,包括甲醛、烷烃、苯、甲苯、二甲苯及醛类等,此类VOC易引发呼吸道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一、概述

塑料模具是塑料零件制造的支撑工艺装备,主要包括注射成型、挤出、吹塑、吸附、发泡、压注、搪塑等模具类型。其中注射成型模具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塑料模具。塑料模具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列车、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塑料零件的生产。国内中低端的塑料模具技术基本成熟,而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未来20年,塑料模具技术将围绕通过模具技术提升塑料制品制造业水平,带动模具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中心开展研究开发,主要体现在高效生产、环保制造、高品质外观三个方向。

二、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未来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各种科学技术所代替,大大提高其质量与效率。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乘用汽车的市场也日益变得成熟起来,因此,内饰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甚是良好,而且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逐渐向高科技化、数字化、安全环保化、舒适化以及人性化等方向发展,注重材料的多种材质应用以及搭配,提高内饰的档次。

三、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类型

一般而言,乘用汽车内饰材料进行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内饰材料的类型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内饰材料一般都是安装在乘用汽车的内部空间,汽车内部的空间已经成为了客户办公与生活一体化的空间,空间内含有的乘用汽车内饰件比较齐全,例如:仪表盘总成、座椅、扶手、地毯以及顶棚等各种部件,随着人们对汽车内饰材料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又添加了较为先进的零部件,如安全气囊、空调系统、视听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一定的空间要装饰这么多零部件,对内饰材料的安装与选取方面技术含量要求也是很高的,因此其复杂性比较大,而且内饰材料涉及面也是比较广,大体上主要包括乘用汽车美容材料和乘用汽车工程材料。如果是按照内饰材料的空间的位置与功能划分,又可以详细的划分为缓冲材料、面饰材料及以内饰件骨架材料这三大类。对面饰材料和缓冲材料的功能而言,可以有效地吸音、减震、隔热以及装饰等功能,保证乘用汽车的舒适度。主要的面饰材料有皮革、木材、纤维材料等几种材料。对于内饰件骨架材料来说,主要的功能保障乘用汽车的安全驾驶,保障安全功能正常行使,如座椅的骨架除了采用传统的金属材料之外,还含有聚丙烯材料。主要的目的就是减轻乘用汽车的质量,提高乘用汽车的使用性能。主要包括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种复合型的材料。如果是按照内饰材料的物力和化学特性进行划分,内饰材料又可以划分为纺织纤维材料、皮革、玻璃、高分子材料等各种复合型的新兴材料。各种内饰材料相互配合使用,提高乘用汽车的使用质量。

四、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选材方法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乘用汽车的档次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再加上环保意识的增强,内饰材料的选取和评价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回收利用高、材质安全性高、加工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的内饰材料逐渐受到大众的欢迎。由于汽车的内饰空间较小,材料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可以在短时间内浓度较高,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该如何对内饰材料进行选择呢?

1.明确坚持内饰材料的选材原则

进行选择内饰材料性能的时候要注意坚持四大原则,即安全可靠性原则、环保健康性原则、舒适美观性原则以及经济加工性原则。一下就针对这四大原则进行选材方面注意事项的分析。

(1)安全可靠性原则

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使用前提就是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此原则最重要,因为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各种意外都有可能会发生,例如火灾。内饰材料中的各种易燃易爆材料都会加重火灾程度,因此在选材的时候,要注重选取一些燃点较低、甚至是有阻燃功能的防火内饰材料。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内饰材料对乘员的保护程度,特别是一些与乘员身体直接接触的材料,需要谨慎进行选材,保护乘员的一切安全。

(2)环保健康性原则

乘用汽车内饰空间较小,如果所使用的内饰材料能释放有害的气体,那么会对成员的身体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选材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选取一些可再生、天然性能的纤维织物,同时还要做到尽可能的使用一种或者是同种类的内饰材料,目的是为了避免造成多种材料的浪费,节约能源。

(3)舒适美观性原则

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最终的使用者就是人类,因此在进行选材和设计的时候就要坚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要考虑乘员的触觉、手感、舒适程度等,要适应人的需求,而不能为了追求个性违法实用原则。坚持舒适美观原则就是要提高内饰材料的档次。例如座椅面料可以采取手感柔和、色调高雅的天然材料如皮革、丝绸等。普通轿车可以使用化纤纺织品。而一些较高档次的轿车可以使用花费较大的木材料如胡桃木等,可以将作为车内的装饰材料,提高汽车的品味。

(4)经济加工性原则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汽车工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为了提高内饰材料的加工技术,各种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出来,采取新型的工艺手段可以减少内饰材料的经济投入,降低内饰材料的成本。坚持经济加工性原则,考虑内饰材料的价格,主义经济节约,在内饰材料的功能特性和外观特性方面要求可加工性,如可成形性、补强性、可裁剪性、可焊接性等,最大化的降低内饰材料的经济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2.做好乘用汽车内饰材料选取的评价工作

内饰材料都有其各自的功能,但是最终还是要安装在汽车的内部空间,这就要考虑内饰零部件与整个空间的协调度,要做到整体的统一。因此在进行汽车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采取试验的方法评价材料是否合格。为了提高检验的效率,可以建立多个模块,进行模块与整车内饰环境整体协调评价,例如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进行内饰材料的精选。

结束语

本文针对,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类型、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选材方法,进行简要分析。乘用汽车内饰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对于汽车的追求档次和生活品味,其未来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王亮,黄江玲,刘丹丹.汽车内饰零部件及其材料VOC含量分析的采样方法[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12:12-17.

[2]姜前道.汽车内饰件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及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施嘉.新时代汽车内饰设计研究――新的技术和人文条件下汽车内饰设计的趋势[D].清华大学,2004.

[4]张江萍.乘用汽车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及选材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04:606-609.

上一篇:浅淡港口装卸机械的工艺改造 下一篇: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