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阳光普照下快乐成长

时间:2022-08-10 12:32:13

让学生在阳光普照下快乐成长

摘 要:近些年来,农村中学的班级在逐年减少,班级人数也相应减少,小班化教学成了必然的趋势。小班化教学能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密度,能够加强学生受关注的程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自我表演的机会。对于语文这样一门讲究情感的特殊学科来说,小班化教学更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育的阳光普照,使其个性得以张扬,从而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小班化教学在让教师得到稍许解放的同时,其实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小班化班级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和不断摸索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小班化 语文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44-03

作者简介:冯卫(1981―),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班化教学的课堂有效性研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如何在小班化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更新观念、改变策略,以期取得良好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课题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小班化的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真正“动”起来

小班化教育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小班化的课堂,更有利于教师营造师生之间 “心灵的接触”。课堂上,教师可以常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以更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探究、交流,构建民主的课堂,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并珍惜课堂上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眼、耳、口、手、心都能够“动”起来。

课本中也有很多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机会。比如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活动《假如我是导游》时,笔者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以“谁不说我家乡美”为主题的导游评比活动,布置任务、明确要求后,各人自己准备一周,然后利用语文课在小组内进行初赛选拔,再隔一周后,由小组选拔出的代表在班级进行比赛。为此,笔者还专门重排了课桌位置,把教室布置成舞台,还邀请了其他班的语文老师来担任评委,最终公布评比结果,奖励获胜小组及个人。小班化班级体制为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展示机会,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进取的氛围中,增强了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小班化的课堂,也能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教”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倡“小先生制”――也就是让学生教学生,“即知即传”。 小班化的课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更有空间让“小先生制”落到实处。学生在学的同时再教别人,对他自身而言也是一个督促和提高,而且来自于同伴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还要大。教学课文时,笔者在布置学生预习时都会要求学生自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课堂上预习反馈时一改以往由教师默写检测的形式,而是由学生来出题及讲解。学生自己出的题结合了他自己预习时碰到的疑难问题,讲解时又能把自己解决疑难问题的诀窍与同学分享,这无疑更贴近学生心理,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这样以学生调动学生、以学生考察学生的方式,是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好方式,比教师不厌其烦地讲上几遍的效果一些更好应该。

(三)小班化的课堂,还能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让学生“活”起来

教学中只有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给他们以自由,学生的思维才会“鲜活”起来、“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真正主动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小班化的课堂中更容易实现。比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时,笔者先和学生一起理清了文章的结构,然后发现作者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几幅春景图,语句的赏析其实并不困难,所以笔者就安排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赏析,将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学生编在同一组进行专题研究,然后各组通过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当“小先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分析也很深入细致,这样的学生思维才是“活跃”的,这样的课堂也才是“鲜活”的。

二、合作教学策略探究

当今社会是强调合作的社会,开展合作性学习既可以增加生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与同伴的对话中合作探究、相互启发、共同发展。而同样是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班化班级中实行更有利于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展示的机会,激励并促使学生认真听课,使他们的大脑处于积极吸收、记忆、理解、思考的状态,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等因素,把学生以4到5个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平行组,然后为了让小组学习真正具有合作学习的实质,笔者强化了小组的建设,优化了小组的结构,制定了一系列小组考核评比的规则。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活动都可以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来组织进行。

比如学习《核舟记》这篇课文时,学到描写坡、黄鲁直、佛印这三个人的姿态这一小节,笔者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出三个人分别扮演三个角色,把各自的动作表演出来,看哪些组理解得准确。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促使学生以组为单位认真研读课文并自己解决文言问题、理解所学内容。

阅读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星期先自主阅读,然后利用阅读课进行小组交流。组内每一位成员向组内其余人员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者推荐优秀书籍,组内交流的精华部分再推荐到班级集体交流。这样的小组和大组合作交流既督促了学生的阅读,又给了学生表达展示的机会,同时还凝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精华,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另外教师还可以经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进行评比。这样,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活动都得到其他人员的关注,就能达到“兵教兵、兵带兵”的效果,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整体水平。

三、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如此。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早就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而在小班化班级中,分层教学更容易得以实施。分层教学要求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使学困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也可以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关注,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长。

(一)分层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把原本统一的教学目标分成提高难度的、普通的、降低要求的几个阶梯来设计,将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也相应分解,再设计相应的问题或练习。

例如在教学《父母的心》一课时,笔者就分别制订了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为:通过阅读故事,捕捉人物心理,理解人物矛盾的内心活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目标:1.能读懂故事情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其内心活动;2.能概括故事情节,能身临其境并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其内心活动;3.能复述故事情节,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这些目标层层递进,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按分目标选择。这样做,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可从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分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原来的大班制的语文课教学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 缺乏梯次;要么顾此失彼,难以兼顾。但是毕竟不同层次的学生认识、理解能力不同,学习效率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实行“分层”才能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小班化教学在此时就能够凭借人数少的优势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如在迎中考文言文复习阶段,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进行检查督促,笔者在开始的课文朗读背诵复习阶段主要检测学困生;课文内容翻译阶段采取在小组内学困生口头翻译、优等生和中等生帮助补充纠正的方式;词汇检测阶段则采取优等生出题、中等生答题的方式;最后课文内容梳理阶段则更多地请优等生回答。这样,一篇课文复习下来,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任务,每个层次的学生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所以,课堂上学生都很积极,参与度很高。

(三)分层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

学生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的个体,甚至他们的性格、习惯也不同,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层,让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对于作业,教师可以在大多数是必做题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选做题,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基础方面得到训练,又能让中等生和优等生都拥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民主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评价教学策略探究

小班化班级人数少,利用这一优势,教师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不仅让评价成为教学质量反馈、调控教学的依据,同时也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受关注的满足感,让评价能发挥激励和导向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原来大班制班级中因为人数多,教师难以兼顾,所以往往出现发言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的现象。长此以往,不常发言的人有依赖性,更加不愿表现自己;常发言的人也许也会出现思考肤浅、回答随意的现象。小班化有利于改善这种局面。教师完全可以创造条件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与到课堂中,渐渐都能大胆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随时评价,甚至多次评价,教师及时并有针对性的表扬和鼓励将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成为他今后奋发的动力。

同时,小班化班级人数少也为教师面批作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面批作业随时可以进行。尤其是作文教学,如果拓宽了面批面,能及时地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表扬,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写作现状,使其今后的写作训练更加有的放矢,也很好地促进了师生双方的感情交流,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让教师获得更有利的教育契机,从而促使学生乐于学习,获得进步。

总之,小班化教学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加切合学生心灵的需求。尤其是语文这样一门注重情感交流的学科,通过一系列观念的更新、策略的改变,营造出这样的民主、平等、和谐、进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心灵上能更充分地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我们教师要进一步反思、改进,让教育的阳光充满教室的每个角落,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课堂更加活起来,让学生愈加动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作文遇上真现实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