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单证外包服务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8-09 04:04:21

外贸单证外包服务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承接和完成真实的整笔外贸业务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外贸单证服务外包服务中心是把外贸的一个环节即制单作为业务,利用所学知识专业承接外贸公司和工厂的制单外包业务,收取服务费,为外贸公司和工厂降低了学生通过制单训练由点及面对外贸的整个业务流程有更深的了解,做到“工学交替”;公司化运作,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进入实习期,毕业以后就拥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历;为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提供思路,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激情。

关键词:外贸单证;外包服务;探索与实践

一、建设的基础

1.人员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中心招聘人员大多数为大二学生及部分大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代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对进出口流程及外贸单证的制作有了基本认识。课内也进行了报关报检实务、货代实务的实训,以及综合性实训,包括进出口合同磋商与签订、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等实训项目,为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与技能基础。

指导教师需具备进出口贸易单证制作工作经验,国际贸易单证教学与培训经验,可以到企

业招聘资深的外贸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中心成员来自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职业技能考证辅导、商务英语、报关报检实务、货代实务等不同的知识结构对模拟业务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互补作用。成员需要具有强烈的创业热情,担任班级干部或系学生会干部,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责任心、自我学习能力强,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计算机水平高、信息处理能力强,能制作商务网页;或英语水平高,通过了六级考试;或法律知识丰富,学生取得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证书。

2、校企合作基础

中心要紧紧围绕“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支撑,着力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整合实验、实训资源。目前与中国电信合作设立的“呼叫实训中心”、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设立的“网络营销服务实训中心”,与物流公司合作设立的 “物流服务校园实体店”等。

二、建设思路

学校与企业签署合作建立贸易通关服务中心的协议,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公司背景、产品资料与报价、进出口业务的必备手续以及一定的流动资金。这样企业的驻校单证部部就在学校的国际贸易实训室开张了。以真实的出口业务的基本运作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参训学生被分成不同的部门,例如:发票部、提单部、信用证部、审核部等等。指导教师就是部门经理具体负责本部门的业务开展,教研室主任为该企业的副总经理负责管理工作并协调与公司的关系。这种实训方式是真题真做,与到企业顶岗实训效果相同,但可以同时容纳几十名学生同时参训。企业无需自己招聘单证员就可以快速专业地完成单证的制作与审核工作,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这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为学校解决了校外实训的难题。

三、组织实施

(1)模拟成立外贸单证服务外包公司。依托省级商务服务实训基地的资源,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承接外贸公司和工厂单证制作外包服务,按公司实际运作模式开展工作,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设立进口单证部和出口单证部。

(2)岗前培训。通过校内单证制作软件模拟实训和去企业参观学习两个环节完成岗前培训,对真实的单证制作和企业的运作模式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是团队成员相互磨合的一个过程。

(3)开展真实业务操作。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开始正式承担合作企业真实业务的单证制作、单证审核,整理归档等工作。

四、 建设内容

1、体制机制创新

由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合作建设投入机制、管理机制、使用机制;校企实现互聘、互借、互用相关产学研人员及资源共享等制度。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外贸单证外包服务中心通过建立真实的外贸环境,成立外贸单证外包服务公司,不仅创造了收益,也为学校解决了校外实训,让学生在企业的实习阶段提前在学校完成;本创新模式可以复制到其他贸易环节,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思路,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学生以双重身份参与与市场对接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研发全过程的训练,实现“四个合一”即理论与实践合一,课堂与岗位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和职员合一,实现“教学做”合一,使校园人与社会企业零距离对接,快速转化为社会人,实现人才培养社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真正营造“校中厂”或“厂中校”的良好环境,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平台,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质养成提供系统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训练。

3、服务能力

(1)通过生动具体真实的业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真环境,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平台,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质养成提供系统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训练。

(2)与企业联合进行贸易实务操作培训,颁发相关证书,预计每年对外培训人数不少于1000人。

(3)承接外贸和物流公司的真实业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五、保障措施与预期效益

服务中心将通过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实训基地建设的各项费用。服务中心主任负责组织学术年会,研究、实训中心开放课题指南,负责客座研究人员的管理,运行经费的使用管理,设备的更新、引进,以及协调各研究方向的合作,负责实验室用房调配,为科研以及办公提供良好的环境。把实训中心建设与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结合起来,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撑。以建促改、以建促管,提高实训中心管理和教学水平。

若项目组成员因生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由其他成员分担工作,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全体报关专业学生均可成为项目替补成员,随时补充力量。

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需用到的知识超出了项目组成员的知识储备和架构,则请求指导教师或其他专业同学帮助,确保业务顺利进行。(作者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旭敏,温平则 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2005(2):32-34.

[2]李志生,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5(10):29-31.

[3]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李斯杰;试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03期

上一篇:贵州省资源性国有资产现状 下一篇:红帽:加速OpenStack商用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