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途径

时间:2022-08-09 02:22:34

试论初中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途径

古人有言:“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面对当前作文情感缺失的现状,我们如何去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够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写作水平呢?

一、融入生活,抒写心灵感悟

当前,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总体趋低,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鲜活的材料,没有内容,继而没有写作的激情。俗话有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是要言之有物的,而这个“物”又不是凭空捏造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靠平时做有心人,对生活、对知识、对语言不断的积累,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条件,学生的作文也才能达到思之有据,进而言之有物,写之有序。教师要善于积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去体会并积累情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也就自然活泼泼流淌昼夜不息。”因此,离开生活,写作必定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学生们年轻的心是最容易被打动的。教师应该教会引导学生:观察的目光不要迅速地游离移开,而应更多地尽情投入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体悟自然并与其进行交流,用心灵去感受生活,在生活的广阔天空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示例一:

难忘的辛酸(片段)

那天我起得很早,大清早的闷热让人窒息。和往常一样来到这个有点破旧的地方,看见门口的那辆蓝色电动车,我才安心地走进琴行。这里的一切是这么陌生而又熟悉。鲁老师坐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桌子前,嘴里叼着烟,戴着眼镜,在一小块木头上雕刻着什么。见我来了,很高兴地把我的琴从一堆杂物里拿出来,一边念叨着:“你这琴音色好,好!”我笑道:“当然啊,这还是您帮忙弄的琴。”鲁老师把琴放在地上,拿出架子,把架子摆好,又比了比架子之间的距离,这才把古筝放在了架子上。鲁老师的手颤抖了一下,我连忙帮着将古筝扶好,调整了一下架子的距离。泪水止不住地从眼眶溢出,我赶紧拭干了泪。看着鲁老师瘦弱的样子,鼻子酸酸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戴好指甲,我便开始练习基本功,虽然是那么枯燥无味,但这是一切的基础。鲁老师在雕刻着什么,时不时会过来指点出我的错误。鲁老师会做出很夸张的动作,将我的错误放大,有时候,鲁老师也会亲自示范。每一个音节的处理,鲁老师都认真地指导我。有时候也会说:“弹琴的时候笑一下啊,谁会喜欢看板着脸的人弹琴呢。”“嗯,知道了。”往往我会勉强笑着,虽然这比哭还难看。但今天我笑不出来了,泪水不争气地夺眶而出,我赶紧拭干了泪。看着鲁老师这么的努力,而我呢,总是一种过一天是一天的态度。这个老头子身上,有着我无法体会的坚强的意志。

中午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去,鲁老师似乎在说什么,但我一个字也没听清楚。临走前,只记得鲁老师说道:“路上……要小心啊……回去练……练习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注意细节啊!”我应声道,总觉得今天鲁老师有点奇怪,打算回去看看,但时间不早啦,我便匆匆地回去了。就在我走的一个小时后,鲁老师就住院了。

现在,我已经是泣不成声了,可是病床上的鲁老师笑着,说没有多大的事情,不需要担心。可我怎能不担心呢?鲁老师患了脑中风,血管压到了神经,不能说话了。当鲁老师吃力的说出几个字时,心里很是沉重。鲁老师叫人帮忙把床调高了些,吩咐道:“下星期的比赛……那个……那个弹琴的时候……轻重缓急啊……”

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选自习作《难忘的辛酸》,作者八(11)班 吴雨薇)

教师点评分析引导:文章用笔细腻,鲁老师带病教学生练琴时不动声色,生怕学生发现自己病了。这正是一个学生刻骨铭心,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的再现。小作者几次的流泪不是做作,而是真情的流露。对老师教琴的一幕幕细节描写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感情真挚、自然,表达了对鲁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融入生活,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中发现人性的美好、生活的情趣,进而获得共鸣。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是体物察情,择取鲜活的素材。写触动心灵的事,首先要善感,能够感受生活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的馈赠。如何才能获取一份心灵的触动呢?首先要有一颗“柔软的心”,也就是一颗敏感的心,一颗细腻的心。还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

二是去粗取精,塑造鲜明形象。令学生感动的素材,具有着不同的特质,有的较清晰,有的还比较模糊;有的较深刻,有的还比较肤浅;有的较完整,有的还比较破碎。这就需要对这些感动的素材进行一番咀嚼、提纯,使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形象丰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三是见微知著,开掘丰厚的意蕴。刻画细节的目的在于传达感情。情有深切,有浅俗;意有精微,有粗陋。因此应当反复冶炼,细细玩味,使情深意真,境界幽远。

二、就地取材,培养写作热情

有人把材料比喻成文章的躯体,没有好的材料,就好比躯体显得不健康、不美观了一样。

作文的取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察、体会和感觉。写作文,需要紧扣生活,关照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和细节,发掘生活细节的美,才能挖掘新颖的题材,它既是学习作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又是培养写作热情的一种途径。把作文写好,我们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这样才能体会真情,写出真情。不然,我们就只会闭门造车、凭空臆造,写成的文章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之作。

1.寻访荆州美食,搜集地方特色素材

示例二:鱼糕,是一种以鱼肉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食物,它有着洁白如玉的外形,肉一般细腻的口感,辅以肉和鸡蛋,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它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做成温胃养胃的鱼糕汤,也可以直接放入蒸锅加热了吃。但我喜欢把它切成片,然后将煮熟的汤汁倒在上面,让汤汁溶入鱼糕内的每一个角落,用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的一声,汤汁便会从气孔中缓缓流出,当你轻轻咬一口,那鲜美的滋味,一下子就让你的味蕾舒展开来,好醇,好润,好香……

让笑容飞扬

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青春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青春是一本读不厌的书,青春是一杯品不尽的茶……青春,本就是鲜花怒放、笑容飞扬的年纪。 没有幼年的懵懂,壮年的感慨,我们处在最美的年华;没有宦海沉浮、商场风云,我们存留着最初的纯真;没有生计的压迫、生活的烦恼,我们有着一颗无拘无束的心灵。青春,本就是无忧无虑的年代。

少年不知愁滋味,却奈何总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多少的郁郁寡欢,多少的愁眉不展,取代了本该洋溢在少年脸上的纯真笑容。我们感叹,叹得亦不过是日益繁重的学业、日益严苛的要求;或许只有等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整日在沉重的工作和微薄的薪水中挣扎,我们才会明白曾经的轻松。

回首往日的青春,纵然哭过笑过,确是我们生命中最绚烂的一笔,纵然苦过累过,但那样不含杂质的时光,却足够我们一生去怀想。何苦等到垂垂老矣再去感叹呢,珍惜手中的时光,享受青春,笑对青春,让笑容在青春飞扬,何必等到再回首,恍然如梦。青春,本就是弥足珍贵的岁月。

青春本该是温情的,再苦再累,总会有人嘘寒问暖;青春本该是激情的,因为年轻,我们有着足够的精力去追逐梦想,因为年轻,我们有着大把的时光去充实自己;青春本该是快乐的,我们拥有的,是最单纯的友谊,不因物质亦不因利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在青春伤春悲秋,那本是青春不应有的灰色地带。青春,本就是七彩斑斓的时光。

不要再为落叶伤感,为春雨掉泪;也不要满不在乎地挥退夏日的艳阳,让残冬的雪来装饰自己的面纱。以微笑面对生活,这不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人生观,一种生活的态度;以微笑面对人生,我们收获的将不仅是一份真挚,更是一份生活的馈赠;以微笑面对青春,你将发现日的朝升夕落是如此的独特,月的阴晴圆缺亦是别有情趣,微笑度过青春,你将会收获一段不留白的时光,再回首,我们将没有平淡、遗憾。

这个春天,让笑容飞扬!

(选自学生习作《让笑容飞扬》,作者八(11)班 熊梦琦)

教师点评分析引导:时光不可倒流,青春也不可失而复得。作者开门见山,以细致精练的语言触动着如今依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我们。那蓄势待发又终于喷涌而出的真情流露,是作者对青春的美好祝福。

3.以教材作为写作内容灵活进行作文训练

吕叔湘先生曾说:“例如把一句话拆成两三句,或是把两三句话合成一句。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比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喂――出来》等课文之后,我就布置学生进行结尾续写,或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缩写与扩写的训练等等。这些训练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一般教学中,许多老师可能认为古代诗词与写作固然没有丝毫的联系,因此将这些内容忽视甚至抛弃,其实这些古诗词的材料是可以巧妙地加以利用的,比如,我尝试让学生将古代名人的事迹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抒发自己的感触。

示例六:

聆听天籁 倚窗听雨(片段)

风轻轻卷落细细雨丝。我独倚窗前,望湖面淅淅雨景,不知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弦。

我仰头望天,铅灰色的天沉郁着,似闲愁无边无际,而那雨便如初生萌芽冲破寂寥天幕,飘临人间。

……

若说细雨千丝最能勾起人的情愫跌宕,那雨声便一定是雨的精魂所在。唏嘘之间,便能包容万象。只身其中,面对浩瀚苍穹,才顿觉人的渺小,而人生又如此短暂。孔子便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深沉叹息;《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的无奈感叹;曹操也挥墨留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悲凉诗句。

在生命无常人生如寄的感伤中,雨声却又给人以振奋与希望。水滴石穿的那种坚持不懈又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喜悦,在同样的叹息声中却又爆发出一种不同的渴望。孔子一方面慨叹生命如雨般短促,一方面则有严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表达出对生的执着,对存在的领悟;曹操于“人生几何”的自问后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慨;苏轼在“人生如梦”的慨叹中表达出“鬓微霜,又何妨”的豁达乐观的情绪。

……

夕阳渐落为余晖,此时,窗前只剩雨打芭蕉,沉默依旧……

(选自学生习作《聆听天籁 倚窗听雨》,作者 八(11)班 李明芮)

教师点评分析引导:秋季是多情的季节,一场淅沥秋雨跌宕我的情愫,于是挥墨而下,将心中一切的感慨溅落纸上。对!人生就应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就应有“鬓微霜,又何妨”的豁达乐观。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怎样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达到有助于写作的目的呢?我的方法如下:

一是拟题式导写法。为了让学生阅读名著并通过阅读名著来促进写作,我经常在作文命题中加以引导。比如:文学作品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令我们难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许多类似的人。请以“生活中的一个文学形象”为内容写一篇文章。布置之后,就有许多学生写出了《我们班上的“葛朗台”》、《我的好友林黛玉》、《新时代的“阿Q”》等文章。

二是引导学生开展名著点评或评论活动,促进学生写作。比如我引领学生对《红楼梦》进行了研读之后,学生发现这部巨著蕴含着丰厚的思想,于是就写了一篇篇评论文章。有《痛林黛玉》、《惜王熙凤》、《红楼遗梦》等。

四、表达心声,随时记录情感

情感积累,与素材积累、语言积累一样,也是需要进行记录的。同时,情感的表达又是一个漫长累积的过程,只有做到厚积才能真正的薄发。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关注生活,当生活中发生一些让你感动的、生气的、开心的事儿甚至瞬间,你得做一个有心人,随时把这些事情乃至片段记下来,并且把当时的细微感受记下来。这其实是一种更为丰富的有效的素材积累。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当读到一篇令你感动,令你难忘的文章的时候,就及时的把自己的瞬间感受记下来,学会把自己读懂读透的东西与人进行分享。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去选择一些感动人的文章,让学生来进行细细的品读,细细的感悟,同时指导学生写下读后的感受。在本班教室的黑板报上,我专门开辟了一个作文专栏,标题拟定为“心灵的声音”。我经常提醒学生,作文就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发自你内心深处的声音。我每周布置两篇周记,要求记生活中的点滴,属于生活作文,可以写自己瞬间的随感,只要真实感人就行,学生如果愿意,可以贴在黑板报的“心灵的声音”栏目里。于是,这个栏目里记叙了许多的逸闻趣事,杂记随感中的篇章,听到了许多的真正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它们有诉苦的,有忏悔的,有感谢的,有表达爱或恨的,有抒发内心喜悦或忧愁的……

示例七:

带着梦想飞翔(片段)

“36秒11!”裁判员报出了我们的成绩。是失望?是无奈?还是悲伤?

那飘散一地的玉兰花和残缺的夕阳是在为我们感伤,还是嘲笑?

在旁人看来这成绩还不错,只是我们不甘心。有谁能知道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呢?有谁能理解我们苦思冥想,日日夜夜的战术呢?有谁能读懂我们一颗满含期望而最终破碎的心呢?那一幅幅画面像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回放。一幕幕情景我将铭记在心,埋在记忆深处。

一声令下,我们把彼此的手牵在一起,那一刻,我紧张的心就松弛下来,因为彼此的温暖使我感到了十足的信心和希望。第一个圈开始出发,不一会到了我这儿,我娴熟的穿过去,跳出来最后送上去,完成这一套动作。可第二个圈紧接着又来了,我们来不及反应,两个圈到了一起。尽管后面进行得很顺利,还是不能弥补我们前面所犯下的错误。导致最终的成绩慢了许多。同学们有的在抱怨,如果不是谁谁,就快多了。那一束束目光像一把把复合利剑穿透我们的躯体,使人浑身不自在。

泪不争气地流下,湿润了眼角和两颊,最终变成啜泣。

只要曾经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绝不后悔。我们二十个女生就像一只只蝶,带着梦想飞翔。一路上,不知跋涉过多少条河流、山川;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雪、海啸;不知有多少次想要放弃,但还是坚持。黑夜,我们在茧中挣扎,不放过一丝希望,盼望着黎明的曙光,绽放出万丈光芒。哪怕是成群的蚊子在头顶上方飞,也没有停止训练;哪怕牺牲自己的午休,也提前来到学校;哪怕有繁多的作业和任务,也依旧站在操场上训练。虽然结果并不如愿所求,但是在过程中,却懂了很多很多……

“八(4)班,加油!八(4)班,加油!”声音在操场上回荡。这个世界都在为我们呐喊。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赢,赢在气度、精神和力量上。我们带着梦想飞翔,不怕困难,勇敢向前!

“流星飞,带我飞……”

(选自学生习作《带着梦想飞翔》,作者八(4)班 尤治灵)

教师点评分析引导:作者以一次比赛经历展开描写,情感细腻,感情浓烈,语句优美,表现了不甘失败的人生态度。在人生历程中,会经历许多失败,但是在失败中,会经历一次次的蜕变,会懂得很多很多……

写作,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情动而辞发。一篇优秀的习作,应该用真情感触读者的心灵之弦,让美好的情感化为文字缓缓地流淌在心田之上,所经之处,如鸟鸣、似繁花、有暗香……

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我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人称的转换直抒胸臆;对比描摹借景抒情;镜头特写极尽渲染;人物评议发自肺腑;短句连用以致情感酣畅淋漓等表达方式进行。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适当抒发自己的情感。

要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让他们有机会去打开记忆的仓库,去搜索那些还未拆封的心事,继而写出来自于自己心灵的声音,记录下他们曾经的那些情感经历。

五、教师“下水”垂范,以情导出情感

学生在写作之中情感的迸发,也可以通过教师的“下水”作文来引导。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既可以体会文学创作的甘苦,从而对学生写作的困惑才能感同身受,使自己的作文指导与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同时,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同学生平等的对话的位置上,对学生倾吐自己的生活体验,倾吐亲身经历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通过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这必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近感和模仿老师的动力。这样的以情导情,学生的创作情感也就能够迸发出来。

上一篇:试论FPGA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