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教学实践略谈

时间:2022-08-09 12:41:46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教学实践略谈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敞开心扉地进行交流、研讨,双方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彼此交换意见和看法,并通过理性分析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有效互动

要提高课堂效率,光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诚然,要想使我们的课堂做到良好的互动,教学中少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一、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一个平等的平台。教师课前要精心设想、努力钻研,看准学生这个突破口,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例如: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保持平等对话关系,与学生一同探讨交流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奇、秀、险)。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奇、秀、险这些特点的?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尊重学生心理情感,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置,以推动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好的互动与交流。

二、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有效互动的保证。在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的一切引导、启发、讲解、点拨,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评判,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做到有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索溪谷的“野”》一课时,教师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探讨该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探讨纳溪谷如何“野”,让学生自己总结,有的学生说索溪峪的水“野”、有的学生说“动物”、有的学生说人的“野”。老师引导道:“你们明白了课题中野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吗?”,同学们答道:“那惊险的山、调皮的水、顽皮的猴子、率真的人们,是(野性、自然、纯朴、纯真)的美,因为野字的真正含义是指索溪峪的那种天然、野性、纯朴的美。所以才加引号的”。这堂课给我的感觉真棒!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教师只需依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抓住适当的时机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即可。

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挑选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像《小英雄雨来》《少年闰土》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表现去学习。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将课本内容呈现出,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学习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得学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期间,教师应该通过热情让学生相信,做课本剧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让学生全身投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增强师生之间的话语沟通

首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增强师生间的话语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提问。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先询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的妈妈是谁来调动积极性,进而让学生通过回忆总结这些植物的特点,提高概括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并做出总结。从这些植物进而迁移到其他植物,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出不同的举措,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同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其次,为实现互动中的语言沟通创造一定的情境。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让学生用脸盆、石子、玩具象和称来模拟曹冲称象的过程,了解其原理后,鼓励学生设计新的实验方法。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话语沟通。

五、教师要特别关注生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互动除了师生间的互动外,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往的互动理论大都局限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否认了学生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从本质上说,教与学的成人――儿童双边观过低地估计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生关系的重要性。”可见,我们所倡导的互动观,应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它不单倡导师生双边互动,更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只有兼顾到了生生互动,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效。

例如:我在讲述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文章时,由于里面的观点深奥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故上课之初,课堂气氛拘谨。于是我就从作者初次见“爬山虎”的特点谈起,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带给作者感受,并从中把爬山虎和叶圣陶老先生联系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文章中的观点。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地放开来,积极地进行探讨,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外,语文课堂的互动不像理科那么单一,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处理,如问答式、演讲朗读式、合作研讨式、剧情表演式、辩论分析式等。互动的形式经常变通,学生会对所接触的东西感兴趣,课堂才会变得更有效。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通过广泛的交流来实现师生互动,通过相互沟通及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语文学习过程更多地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此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热情,成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杰.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06)

[2]李静.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J].成才之路,2011(02)

【作者简介】

吉海红,大QЮ,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上一篇: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护理干预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