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研究体系探讨

时间:2022-08-09 11:57:11

应急救援研究体系探讨

摘要:应急救援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重视,目前对应急救援的研究很多,大部分着眼于救援装备、救援技术方法上。本文从应急救援规划、应急救援管理、应急救援实施这一纵向思路,构建应急救援研究体系框架,从系统机理、救援原理、体系结构的角度,把应急救援研究划分为理论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并对3个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研究内容进行初步分析,从空间架构上描述应急救援的研究体系,为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救援;体系;理论;灾害事故

中图分类号: TU75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部队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它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公安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法定职责来看,消防部队是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救援任务来开展工作的,从大量的实践来看,消防部队处置的灾害事故类型很多,范围很广,包括了大部分的自然灾害、生产生活事故。突发的灾害事故在我国每年都发生数十万起,应急救援已经成为了消防部队的工作常态。应急救援产生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践领先于理论,但必须依靠理论的推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实践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应急救援学(学科编码6208040)作为三级学科,它是主要研究针对突发的、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备、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以达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迅速恢复平衡状态的综合性学科。本文从应急救援理论、应急救援技术、应急救援管理3个层面对应急救援研究的内容进行划分,对应急救援研究提供框架式的参考。

1 应急救援研究的总体框架结构

应急救援活动是基于对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所产生负面影响的科学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启动,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的应对、控制、处理过程。这些事件的来源于工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活动、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等。

应急救援活动是一个追求有效实施的综合体系,它是以应急救援理论体系、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救援资源优化布局与动态调度、救援方案制度合理有效、救援措施准确迅速来保障完成挽救生命、减缓事态扩大、控制事态发展、恢复总体平衡状态的救援任务。系统中理论体系提供机理指导,技术体系提供方法手段,管理体系实现系统控制。(图1)

2 应急救援理论体系

应急救援理论体系由救援规划原理,救援管理原理和救援实施原理三部分组成。救援规划原理由灾害事故时变机理和救援资源非均衡机理构成;救援管理理论由系统有序性机理、系统反馈性机理、系统联动性机理、系统分级性机理构成;救援综合实施原理由灾害事故的蔓延机理、转化机理、衍生机理、耦合机理、阀值机理以及应急救援系统响应机理为理论基础建立(图2)。

图2 应急救援理论体系结构图

2.1救援系统规划理论集群

系统合理规划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相对的平衡,使救援资源与灾害事故救援需求相匹配。(图3)

2.1.1 时变机理

救援系统规划的灾害事故时变机理由灾害事故的客观性、发展性、损害性和不确定性构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管人们做出多大的努力也不能完全人为杜绝,这就是客观性;灾害事故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也不断地在发展,如汽车交通事故就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发展性;灾害事故或多或少都会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损害,如交通事故,不仅会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带来人的心理和精神伤害等,这是损害性;灾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预测其发生的风险,但是在空间、时间、损失程度等多个方面上,无法精确预测。如森林火灾为例,我们可以确定火险等级,但是在具体时间、地点上,会不会发生火灾是不确定的,这是不确定性。

2.1.2 非均衡机理

救援非均衡机理由救援信息缺失性、救援资源非均衡性和灾害事故分布的离散性构成。灾害事故在时间、空间上是突然发生的,我们在灾害事故的初期,对灾害事故的信息(如灾害事故强度、影响范围、人员物资损失等信息)是严重缺乏的,要随着救援行动的不断深入,灾害事故的全貌才会逐渐清晰,我们对灾害事故的了解才会逐渐全面,这是信息缺失性;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非均衡大系统,灾害事故发生的风险也有很强的离散性,因此灾害事故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种的非均衡性,而救援资源由于系统初始状态限制也呈现一定的非均衡性,其表征为灾害事故发生后救援信息的迟滞性和救援资源的长途运输性。

2.2 救援管理理论集群

系统管理的目的就是追求系统的有效控制,使应急救援行动与灾害事故救援需求相匹配。(图4)

2.2.1 系统有序性机理

现代应急救援活动不是自发行为,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主观行为,是应急救援管理层的救援理念、决心意志在应急救援实施层的具体体现。客观上要求系统对资源的管理控制,对救援信息的处理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制度性。系统有序性机理分析为各类体制机制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理论基础。

2.2.2 系统反馈性机理

应急救援管理系统和应急救援实施系统存在着反馈回至性,表征为以应急救援实施效果来修正应急救援管理。应急救援体系就是基于动态回馈性不断调整修正系统结构和运作模式,使之更加高效快速地处置灾害事故 。系统反馈性机理从管理体制回馈性、救援资源回馈性、救援效果回馈性3个层面对系统响应灾害事故的反馈性机理进行分析研究,保障反馈信息的合理有效。

上一篇:桥梁抗震设计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水利工程中水闸加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