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工荒”折射出的人口红利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09 11:08:11

关于“用工荒”折射出的人口红利现状研究

摘要: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巨大的人口红利。然而目前的“用工荒”现象也折射出了我国人口红利新的发展情况。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用工荒”所折射出的人口红利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刘易斯拐点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用工荒 人口红利 刘易斯拐点

一、人口红利与刘易斯拐点

人口红利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巨大的人口红利。然而,自从2004年有关报告以来,我国的“用工荒”问题引发了社会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并且也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时至今日,我国的“用工荒”问题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从我国的“用工荒”现象的表面,可以看出的实质是我国人口红利的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所依赖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在对人口红利的分析过程中,刘易斯拐点是一个著名的理论。它是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主要是从劳动力的二元性角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进行论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保障,这一阶段的发展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升高,同时也会使得相应的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第二阶段是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相关产业的继续发展,劳动力资源变得紧缺,并且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经济增长,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二、我国人口红利现状

1.农村劳动力市场分析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劳动力市场一直都是受到社会和专家广泛关注的。由于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限,因此,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换为现代化产业的劳动力,并且农村的劳动力相对价格较低,能够为现代化企业提供更多的人口红利。因此,对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分析,能够更加直观地对我国的人口红利现状作出正确的判断。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现。

首先,从抚养比方面来进行分析。抚养比主要是指在人口中的某一人群与劳动力人口的比值,它能够直观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人口的关系。主要可以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以及儿童抚养比。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在上世纪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并且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发现,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总抚养比以及儿童抚养比有了显著的降低的趋势,这也从数据的角度反映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然而在另外一方面,我国的老年抚养比有了显著的提高,也在客观上反映了我国逐年升高的死亡率。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不断提高的城镇化水平,结合相关的城镇人口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呈现出明显的增加,农村人口在我国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从有关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口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超过50%,因此,可以说农村人口仍然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2.现代化产业工资水平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物价和工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甚至出现了物价水平飞涨的趋势。在对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的研究过程中,仅仅通过对劳动力的收入做出分析是不够的,实际的收入水平不仅取决于工资水平的高低,还要将城市的基本生活开支纳入其中。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近年来,城市的生活开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工资的收入水平却显得增长缓慢。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超过城市收入的趋势,这对于我国的人口红利是不利的。

三、对刘易斯拐点在中国应用的认识

根据对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用工荒”是对于我国人口红利现状的一个表面现象,仅仅凭借“用工荒”就做出我国的人口红利丧失的判断是不合理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城乡发展的一些特殊政策所决定的,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可以照搬照抄。刘易斯拐点是对人口与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理论,但是它的应用仍然需要结合具体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及相关的经济政策和历史背景。因此,对于“用工荒”的问题仍然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分析,绝对不是单纯地套用某个理论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综上所述,“用工荒”现象反映的更多的是我国目前在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而其对于我国人口红利的反映是片面的,不能够凭借“用工荒”就做出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判断。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尤其是在我国,由于城乡发展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复杂的社会问题等的影响,人口红利更是难以由单纯的“用工荒”现象就能够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李昊.“用工荒”折射人口红利现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来临?[J].中国公证,2012

[2]朱洪.中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研究[硕士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

上一篇:走出人力资源部门困境的创新思考 下一篇:浅谈其他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