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角色问题

时间:2022-08-09 10:39:19

浅析高校辅导员角色问题

摘要:在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影响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而目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失调,时常遇到角色模糊、冲突等困境,为此,本文提出通过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要求,建立辅导员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学习实现角色的自我提升的途径优化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角色定位 途径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角度而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都迫切需要重新定位和重新认识。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角色失调的现象较为严重。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概况

辅导员这一角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直面学业、生活、心理上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其具体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应为:

(一)学生政治思想的引导者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深入,仅停留在浅表,在政治取向上有功利性倾向,缺少政治责任意识。辅导员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政治思想上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此外,由于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就业准备不充分,学生对未来发展失去信心,在个人价值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也存在矛盾。辅导员要正确引导学生个体思想上所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二)学生学业上的导师

与专业课教师不同,辅导员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鼓励学生学好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因此,辅导员要担当起学生学习上导师的角色,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辅导;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学习生活计划;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真正达到培养高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学生品行上的典范

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准应该说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然而也存在崇尚良好的品行,但对不文明行为持宽容态度等令人担忧的方面。在整个大学生活当中,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烙印。因此,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行动中做给学生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首先要相信,并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形象修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四)学生生活中的益友

刚步入大学,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向往,但崭新的环境往往造成部分学生在人际关系、生活、学习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作为大学生日常教育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必须要强化“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观点,用父母之心,兄弟之情,师生之爱去呵护学生,用一团火的热情去温暖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二、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发展势头良好,角色融合程度近年来有所提高,但还是有值得我们深思的一面。

(一)角色模糊

角色模糊是指个体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把握不准或缺乏真正理解时,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困惑和犹疑。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学生工作的不断发展,辅导员角色不断调整、丰富。在当代教育呈现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由知识传递型教育向知识创新型教育转变、由共性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职业角色,融研究者、解惑者、指导者、服务者于一体。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使部分高校辅导员陷入迷惑。

(二)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个人在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角色冲突整体表现为个体角色内冲突,本文仅从辅导员面临的角色内冲突进行分析。辅导员面临的角色内冲突有以下三种形式:

1.角色责任与个人发展的冲突

年轻人都想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但现在的辅导员,缺少专业化的发展平台、专业化的工作内容与科研环境,也缺少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让人感到做辅导员不能是一辈子的事。而且由于工作比较繁重,头绪多,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做研究,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路走下去也很难。

2.工作成果模糊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

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因此辅导员是一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责任心工作。辅导员在改变学生行为习惯、人生态度等方面需要长期的努力,短期内没有明显的效果,劳动成果难以衡量。除此之外,与同龄人中的专业教师、研究人员相比,辅导员在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和职业晋升空间上都存在差距。这容易使辅导员陷入角色成果模糊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冲突之中。

3.渴求尊重与缺乏认可带来的冲突

辅导员由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很希望学生能理解他们,社会能尊重他们,学校能重视他们,但是在现实中,辅导员的高投入、高付出,并没有带来高回报。辅导员在帮助学生成才和维护校园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理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然而辅导员队伍常常尴尬地处于边缘地位,使他们容易产生失落感,从而加剧角色冲突。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途径

辅导员角色发展需要高校为其建立健全的发展保障机制,反过来,辅导员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的发展。

()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当代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市场特色越来越明显。高校应创建思想教育、事务管理与咨询服务三位一体的考核奖励体系,根据学校发展目标来指导辅导员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了解不同时期辅导员的不同需求,使辅导员个人前途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的目标,这是职业发展管理有效性的关键。

(二)建立辅导员发展的长效机制

首先,完善高校对于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管理体制。要实现高校辅导员角色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建立新的角色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就是实行校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各级责任制,从而使辅导员的角色发展依从一定的标准模式有序发展。

其次,健全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运行发展体制。主要包括辅导员的选聘、培训、考核和激励四个方面。坚持新聘辅导员的选聘标准和质量;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丰富、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考核管理。

再次,建立多元化、有导向性的激励机制。高校辅导员面临多方面的工作和服务,其激励机制也应从多方面满足辅导员的需要,给予他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三)完善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高校在促进辅导员角色认同上应起主导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尽可能搭建各种校内平台,促成辅导员与辅导员、学生与辅导员、辅导员与学校、辅导员与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对话与交流。另一方面,高校要大胆尝试,创新管理方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积极为辅导员与社会的交流互动搭建平台。让辅导员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了解辅导员,从而不断地调整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只有如此,社会与辅导员对辅导员角色的认识才能趋于平衡和协调。

(四)加强学习实现角色的自我提升

第一,培养自我更新的角色意识,激活辅导员角色扮演的情感动力。通过角色学习,时刻找准自身的角色地位,调整角色行为,提高角色适应能力,从而激活辅导员角色扮演的情感欲望。

第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辅导员角色观。辅导员开展工作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第三,掌握学生工作的特征,强化业务基本功,提高辅导员的活动角色技能。耍做好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善于学习、思考、总结,牢牢把握培养人、教育人、影响人的大方向;要有比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要逐步做到会用自己的思想、风格去讲话;要善于深入学生,及时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条件;要做到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参考文献:

[1]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 号)

上一篇:MS730CP8C电控气动塞拉门的电气安装及调试 下一篇:关于居住室内设计意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