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美岛:渔人的天堂与地狱

时间:2022-08-09 09:09:34

东德岛是这里最热闹的地方,岛上沿河紧凑地排列着一个个酒吧,里面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大多看着“老友记”,一边喝酒一边吸食大麻。我和方舟摄制组的周宇(独立纪录片导演)在一家英国人开设的酒吧里要了两杯威士忌,河面上不时会有小型的鲶鱼上来换气,这时店老板上来主动和我们搭讪,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东德岛的一切,他说当雨季到来时,占巴赛瀑布群的流量会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的2倍,那可是每秒超过1100万升的流水量,场面尤其壮观。

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一带叫作四千美岛,原住民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叫这里“饿不死人的地方”。四千美岛的历史说来话长,巴赛的原住民几乎很少种地,他们世代依赖湄公河捕鱼生活并养育后代,这里的人不但拥有传奇的捕鱼方式,而且还流传着水怪的传说。1975年到1979年,河对岸的柬埔寨在恐怖的红色高棉统治下,大约有300万人死于非命,这几乎占到了全国人口的近一半,不少柬埔寨人被迫放弃了土地,从北部国境逃难到老挝占巴赛,因为这里不用种地就可以继续活下去。

酒吧的阳台紧靠河边,但却有些闷热,一阵凉风瞬间吹过,刺眼的阳光瞬间被乌云吞食,湄公河的暴雨降至,河面上划着独木舟的渔民根本没把这样的天气当回事,依然保持着自己划桨的节奏。这样的天气可能会持续3-4个月,每天都有雨水降临,河水流量是旱季时候的20倍。通常,四千美岛的渔民会利用这个时机进行捕鱼,每年,湄公河占巴赛流域的捕鱼总量可以到达200万吨,有时甚至更多,可以占到世界淡水鱼产量的百分之十五。店老板告诉我们,东孔岛上还有一些当地的渔民,但现在鱼的数量不如原来多了,就连当地最有经验的渔民也不知道为什么。周宇曾经收集过一些关于湄公河鱼量减少的资料,很多环境组织把这里鱼量减少的问题归结到过度捕捞,非法渔业等原因。但当地的老挝人却不明白那么多,他们的信仰使他们觉得鱼的减少是这条河所决定的。

事实上,现在的四千美岛上并不太容易找到全职的渔民了,从东德岛向南,便有很多原住民的房子,有时候零星可以看到屋子外面的几张渔网,但屋子里的人多是老人和孩子。而剩下的年轻人一直想着能够到泰国打工,梦想着能够在那边找到稳定的工作,因此在泰国买一部三星手机是他们都风靡的奢侈品。紧挨东德岛东南侧的一个小岛,并没有开发旅游,那里就是所谓的东孔岛。上面的原住民相对稀疏一些,并且岛的南侧集中了很密集的瀑布群。东孔岛上有一座沿河的寺院,我们吃住都在那里,周宇每天都要坚持与寺庙的和尚一起打坐。他说他不相信现代化的力量可以真正改变自然,反而认为这里能够感受宗教与自然的关系。

在全球各大淡水流域中,确实没有哪条河比湄公河更富有神秘色彩。相传这里生活着可以吃人的水怪,2006年,巴赛的渔民曾经捕获过一条超过300公斤重的巨型鲶鱼。与一般鲶鱼不同,它长着锋利的牙齿,性情凶猛,神出鬼没,几乎可以吞掉它想吃掉的一切。一位寺院的僧人说,如果渔民不小心失足落入河中,就会被很多这样的大鱼慢慢吃掉。这也是为什么出现了湄公河食人鲶鱼的传说。事实上,湄公河流域的淡水鱼种类异常丰富,至少有300种鱼类被确认生活在湄公河流域。更传奇的是,许多从亚马逊流域被人为放入湄公河的鱼类在这里也存活下来,并与湄公河的原生鱼类进行杂交,诞生出了不少新的种类。这里偶尔还能看到渔民捕获的巨型红尾鲶鱼,而对于湄公河流域主要的巨型鱼类,科鲶鱼、天竺细丝鲶都算得上是这里的大家伙。

傍晚,一个渔民将一条30公斤重的湄公河虎头鲨送到寺院,这种鱼可以长到上百公斤,而且曾经被亚洲以及北美国家的观赏鱼爱好者当作宠物喂养。这是周围村落给寺院的供奉,这条鱼将会给寺院僧众在未来一周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事实上,老挝人百分之八十的蛋白质摄入依赖湄公河的鱼类,四千美岛的淡水鱼也是老挝出口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重要物资。

四千美岛最大的khong瀑布曾经是老挝渔民最理想的捕鱼场所,已有201个鱼种被证实生活在Khong岛附近水域,它们中很多是从遥远的洞里萨湖和南中国海沿着湄公河长途迁徙至此。绝大部分湄公河下游的鱼种都必须去上游“四千美岛”水域的急流中产卵。它们逆流而上,跃过珊瑚礁和小岛到达北方。“四千美岛”为鱼类提供了天然屏障以延续它们的生命周期。但老挝人的捕鱼方式顺应了自然规律,他们甚至刻意要利用四千美岛瀑布群恐怖的激流去捕鱼。

每到旱季,雨季沉默在河底的岩石随着水位的下降而凸现出来,很多大小瀑布水流大大降低。渔民开始要在这些水流较缓的区域搭建竹坡。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捕鱼想法,先用粗大的树木搭建竹坡的基础结构。为了更好的稳固,他们用巨大的石块将支撑竹坡的树干压住,然后再用细长的竹条搭建一个巨大的喇叭口滑梯,滑梯的两侧会用树枝做好围栏,而在一个150米宽的河道上,散布3到4个这样的竹坡,这些竹坡之间只由一个缆绳链接。这样当水位在雨季上涨后,巨大的水流就会逆着滑梯冲上竹坡,水流丛竹条的缝隙中继续溜走,而有些逆流而上的鱼群就会被冲上竹坡。

当雨季来临时,岛屿之间被汹涌的河水阻断,渔民活动也只能依赖在旱季时候修建的简易缆绳。东孔岛的南侧分部着很多瀑布群,这里也是岛上居民极其重要的捕鱼地。但很少有人亲眼目睹这些渔民在雨季是如何通过一根绳子穿越凶险的激流。

Sannieng是当地最有名的渔民,对于捕鱼的危险程度,他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掌握在波涛汹涌的激流中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在过去的几年,像Sannieng这样的渔民还有不少,他们都属于一个家庭中的重劳力,因为每个生活在这里的渔民背后都至少有3-4个孩子需要养活。这项工作对Sannieng已经是家常便饭,但他还是需要特别小心。

“我在这些瀑布上方湿滑的巨石上选择合适的地点下网,一旦滑落我就必死无疑,没有任何人能够救我。如果我在撒网的时候时机把握不对,激流就会把我和我的渔网一同卷入河中。”Sannieng这样说道。

像Sannieng这样的渔民每天只捕捉2-3公斤的鱼自给自足,如果他捕获太多的鱼背在身上,他就会失去重心甚至滑进恐怖的激流。不过这样微薄的收入已经不足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外来文化对这里的冲击。在当地,一个渔民如果不去捕鱼,那么他又能做什么呢。对于san来说,他现在只希望抓到更多的鱼,换来更多的收入,这样可以让他的大儿子去泰国曼谷留学,今后留在那里发展。

早在10年前,khong瀑布就是San经常抓鱼的地方,但现在那里已经成为占巴赛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不少来此的游客,不知道什么原因,那里的鱼反而少了很多,san现在已经不再到那里抓鱼了,因为毕竟是要冒着极大风险才能做这件事,几个合适的捕鱼地点只有san心里最为清楚,在过去,他必须通过几条在旱季搭建的钢缆穿过100米左右的湍急瀑布,一旦失足就会葬身汹涌的波涛,但现在鱼况不佳,也没有去那里冒险的必要了。

从生态学上分析,我们永远只能得到一个浅层的解释,湄公河下游支流水坝的修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鱼类的洄游状况,目前,湄公河巨型鲶鱼已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列为濒危品种。在今年,老挝巴赛的渔民捕到过一条湄公河巨鲶,并在雌鱼体内发现了成千上万颗鱼卵。由此可以推断老挝四千美岛的支流是这些本土鱼类一条非常重要的洄游路径。然而,水坝很可能会切断鱼类去北方产卵的迁徙路径,破坏洄游鱼类的生命周期。而湄公河巨型鱼类常年受过度捕捞的威胁。由于修筑水坝和清理洞里萨湖附近的洪溢林,湄公河鱼类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它们的迁徙、产卵、觅食和繁殖习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虽然已有法律限制在湄公河主要洄游河道上对巨型鱼类的捕捞,但却很少实施。鱼类专家们正在评估水坝的潜在影响,因为最近的研究显示,在不采取有效适应措施的情况下,如果在湄公河主流建成两个或者更多的水坝,那么所有的迁徙性巨型鱼类将会在整个流域消失。

东孔南部的瀑布中散步着若干搭建的巨型竹坡,在湍急的波涛中固若金汤,岸上是几个渔民搭建的简易工棚,这里可以避雨,还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简短的休息,每个简易工棚的旁边都有一个巨大的保温冰箱,里面通常是一些巨大的冰块,以保证渔民捕获的鱼可以妥善保鲜。一个黑瘦的渔民坐在自家的工棚中,他的名字叫mo,他微笑地倒了一杯老挝啤酒,并示意让我们每个人都喝上一口,然后拨开一种味道很酸的重阳果,配上辣椒让我们品尝。一会儿他就要做好准备,冲入汹涌的河水中,然后再登上竹坡,看上面的收获如何。对Mo来说,他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在这个特殊的季节,老挝南部湄公河各条支流都迎来了鱼类洄游活动,数量庞大的鱼群纷纷丛洞底萨湖迁移到湄公河上游。Mo并不着急起身前往查看,河岸两旁的乌鸦会自觉地给他发出信号。通常,竹坡上一旦有鱼群被冲上来,就会吸引丛林中的乌鸦站在竹坡的围栏旁边,它们趁机偷走一些体型不大的鲶鱼,这时候渔民便会前往收鱼。

Mo像平时一样,他要通过一根缆绳到达河中央的竹坡,只见他双手抓住缆绳,纵身跳进激流,单靠双手抓住缆绳,一点一点地在激流中挪动自己的身体,他时隐时现,身体被激流冲刷成与河面平行,就好比飞机的风动实验一样。但最终凭借过硬的技巧抵达了河中间那个竹坡。Mo捡到了一条暹罗泥鲤,他将鱼头放在嘴里使劲一咬,那条鱼便一命呜呼,然后将鱼叼在嘴里,奔赴下一个竹坡。当地渔民通常会把暹罗泥鲤捣成糊状用来制作鱼酪。这是一种用鱼和盐发酵出的褐色面团,是老挝人的日常食物。洄游期,有的渔民们会把鱼养上一周,再以鲜鱼出售,卖个好价钱。

当Mo回来的时候,他肩部还背着一条特殊的鲶鱼,嘴里长满了尖牙,他拎起那条鱼,示意这条鱼是喜欢咬人的。我上前一看,正是一条幼体的湄公河巨鲶。对这里的渔民来说,近些年抓到的巨鲶体型都不大,而且鸭嘴鲶鱼的捕获率也大大降低,导致鸭嘴鲶鱼的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当地人说雨季可以持续到每年的9月到10月,但这些年水位的上涨有一些变化,鱼类洄游的规律也与原来不同了。

每天清晨,Mo和其他村子的渔民一样,会把每天收获的鱼送到3公里外的码头上去出售,这个码头直通柬埔寨口岸,因此成了四千美岛最主要的鱼类收购中心。贸易通常在凌晨6点开始进行,渔民会把收获的鱼卖给固定的收购商,然后会被卡车运往泰国和柬埔寨,Lili是一位地道的老挝妇女,相比别人,她曾有在中国云南留学的经历,每天都在忙碌着联系订货商,鸭嘴鲶鱼和巨鲶的价格比去年又高了百分之十五,但泰国的餐厅却把收购价格向下压制的让人无法承受。因应目前四千美岛的状况,捕鱼的人逐年减少,Lili准备在东德岛一个合适的位置开设一家酒吧,考虑换一种服务行业,随着传统生活的丧失,老挝人并没有乱了节奏,或许很多人心甘情愿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相信谁能把湄公河毁灭掉。对于四千美岛鱼类数量的减少,lili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解释,“或许这里来的游客太多了,上游和下游也开始修建桥梁,鱼群只需要河水的声音。”

Lili住在码头西北侧的东代岛,那里面积很大,她家的对面就是老挝大陆的一座山,山上有一尊金色的佛像正对她家。在湄公河暴雨过后,佛像上空的天空总能出现靓丽的彩虹,lili说:“我从小在这里生长,四千美岛的渔民生活对外来人充满了神秘色彩,但我们已经司空见惯,这就是这里人民的生活,这些传统要不要保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因为我们正在经历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这里渔民的未来,只有湄公河才能够决定这里的一切。”

上一篇: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