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中的问题思考

时间:2022-08-09 08:14:36

乡村教育中的问题思考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相结合,共同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农村教育紧迫在即,势在必行。

一、道德品质要从小培养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目的是要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具有能初步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得不到深化,教学内容也很单调,学生很少能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思考,甚至把品德课变成知识课去上。这样,必定会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如今,青少年学生道德越轨的行为越来越多,在一些农村地区,风俗很是败坏,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造成学生道德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道德教育这一综合课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当前,农村许多家长受到社会不良习惯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到位。

2.教师没有起到模范作用

在农村,仍有极少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得过且过,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管理学生上。为人师表,形象有损。

二、对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够

抓好农村学校教育,提高全国人们的素质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并轨制度。这对乡村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读书不如做生意。但我党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得以发挥作用。

三、安逸舒适的生活使少数少年儿童胸怀大志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种地趋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科学技术代替了生产力。农民的劳动强度减轻了,休闲时间增多了,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少有远大志向。

综上所述,乡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和重视乡村教育,真正树立良好的学风,只有这样,乡村教育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M].人民出版社,1998.

上一篇: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解决途径 下一篇:通过数学课中的操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