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计算课

时间:2022-08-09 05:53:33

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计算课

【摘要】数学计算是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小学数学基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低年级教学是高年级教学的重要基础,每个年级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每一节新知识都是以已学知识为依赖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点。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实现知识上的转化和迁移,以提高小学低年级计算课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 计算课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北师大教材对于数学计算学习进行了重新设计,将数学计算内容融入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抽象计算的过程,注重学生对计算意义的掌握;注重估算能力,以准确估算出计算结果;鼓励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确保计算速度和结果的学习效果;注重解决各种类型问题,合理验证结果的准确度。以下针对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课粗谈一些具体化措施和建议。

一、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精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教材完全接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全面调动学生计算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讲授《求平均数》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能较深刻领会求平均数的重要性,教师利用课前时间设计了一个夹球比赛: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学生分为男女两小组进行夹球比赛,同时准确做好记录和统计,结果公布为:男子组3名队员得分分别为7、5、9分,而女子组3名队员的分数分别为7、6、7分,还未来得及公布冠军时,教师突然说道:“第4位女队员开始夹球了!”于是,女教师在学生惊讶的目光下,很快完成了比赛,结果为3分,最终公布结果为男子组21分,女子组23分,女子组获得冠军,男学生大呼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于是教师便就此展开平均数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使学生领会到求平均数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积极探究计算方法多样化和最优化

算法多样化主要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究,尝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以追求学生不同个体方法的多样化,往往是通过“一题多解”的形式,要求每位学生对一道数学题自主探究多种计算方法,以追求计算方法的最优化。为了实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可通过不同途径引导学生归纳出多样化的算法。例如,在讲授"20以内加减法”中“有几瓶牛奶”一节时,问题为:左边是5瓶牛奶,右边是9瓶牛奶,请问加起来共有多少瓶牛奶?在题目的图片下方给出了三种不同算法:用火柴棒代替牛奶,一根根按顺序往下数;将5分成4和1,9+1=10,10+4=14;将9分为5和4,5+5=10,lO+4=14,教师指引学生列出算式后,并积极引导学生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计算方式,于是有位学生便说出了其他不同的算法:9+1=10,5-1=4,1O+4=14;因为9+4=13,所以9+5=14。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对于各种算法进行小结和评价,最后归纳和总结出最优化的计算方法,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水平。

三、努力强化计算练习的趣味性

在进行计算教学中,练习题能起到熟练计算和强化技能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精心设计,努力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以充分调动学生计算练习的积极主动性,达到快速掌握练习技能的目的。计算练习应采取多样化形式,适当增加新颖、巧妙的计算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例如,可以将最常见的“接龙”计算方法稍加调整,让小组成员轮流接算,比试哪一组算得最快最准,或者设计一个故事场景,如抢救大熊猫,谁最能干等,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计算的趣味性,全面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此外,可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像开展“小组大比拼”、“夺红旗”等竞赛活动,顺势向学生讲授多种巧算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百以内数字的退位减法后,可设计一场师生竞赛,对于31-13,43-34此类型的计算题谁算得又快又准,学生一直兴致勃勃,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坚持继续比赛,于是便求教老师:老师,您一定有计算窍门。”于是教师便顺势回答:“下面我就要说公开我的计算窍门,同学们要不要听啊?”这样迎合学生的悱愤心理,经过积极引导和探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四、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计算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旨在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加强对计算意义重要性的领会。计算教学应以现实生活场景为背景,将“抽象”幻化为“直观”,极大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公平、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学习和构建知识。例如,在教授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设计和改编:同学们,昨天老师去逛超市买了几件物品,共计9.6元,请猜猜看,我是怎么付钱的?学生便畅所欲言,有的说正好付9.6元,有的说付10元,还有的说付20元,付50元和付100元,教师接着问:收银员该找给我多少钱啊?于是便出现了O.4元、10.4元、40.4元和90.4元的答案,教师接下来询问:在计算时有什么新情况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呢?学生回答:10-9.6=0.4,尤其注意前面的整数0,切莫忘记写上,这样将计算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枯燥、单调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的乐趣和积极主动性。

五、适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体验

学习其实就是一段坎坷、艰辛的情感历程,为此,在计算教学中,一旦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因让学生感受失败后的苦涩,同时应帮助学生寻找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经过适当的锻炼和磨练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较大程度上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情感律体验的平台。这种练习形式具备如下特点:第一,层次性。难易程度高低的习题,能适应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后的欣喜,是学生情感体验获取的根本途径;第二,激励性。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级别的赞誉,跃跃欲试,认真分析和悉心演算每道算式,既掌握了新知,又使计算技能得到了提高;第三,挑战性。学生通过仔细审视习题特点,采取定律简算和认真估算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习计算的兴趣。

六、总结

总之,上好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课程,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应积极鼓励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最优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水平;应善于发现和积极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德兵,指导数学记忆方法提高数学记忆效率――小学低年级基本口算题记忆教学研究例谈[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2,(7):4―5.

[2]狄小琴.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J],课外阅读:中下,2012,(12);179.

[3]陈珊芬.“五点”并进精彩粉呈――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五步曲”[J].福建教学研究,2009,(3):8-9.

[4]钱海兰.巧设疑问引人入胜――探讨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2,(12):75.

上一篇:看电影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一个好方法 下一篇:浅议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