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导变错为宝

时间:2022-08-08 11:51:59

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错题本已经成为了教学中重要的学习资源.电子错题本是集学生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于一体并通过智能的分类管理后的一部教育题典,因为给每个错题上打上了标签,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盲点,实现正确的高效学习.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建立错题本,对电子错题本实现自主管理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学习行为,这些错题就能成为丰富的资源,变废为宝,无疑能帮助学生在错题中体验和反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一课的复习教学为例,从高速录入、模块分类、资源分享三方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错题实现自主管理和有效利用,以期能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错题本,帮助学生实现错题的收集、建档、归类、交流,帮助学生在反思中进行有效学习、不断前行.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高速录入,实现错题的收集、整理与建档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学生个个都是电脑高手,且错题电子文档录入过程并不复杂,简单、方便、快捷的录入方式可以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录入和编辑.对于线下具有保存价值的错题,学生可以利用扫描仪、摄像头或照相机、手机等的照相功能进行拍照后上传,全新的编辑录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文字的编辑功能,也能将线下的练习或作业中的错题以图像方式录入,并打上标签,实现错题的收集、整理与建档.

例如,以分数和百分数这一单元为例,笔者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在这一单元中的系列作业和考试中出错的错题进行整理后上传至网络电子错题文档中,比如××在线错题本,并选择一道自己认为最容易出错的、最具有讨论价值的一道错题,利用这个学习资源的复制和粘贴的功能发送到老师指定的邮箱中,电子错题本强大的储存和提取功能,可以为教师节约寻找学生错题的时间,将学生的错题汇总编印后发给学生.

错题电子文档所具备的方便快捷的功能,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条高速公路,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对错题的收集、整理、建档的录入,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也可以全家总动员一起录入,逐渐地帮助学生养成电子录入错题的习惯.

二、模块分类,实现错题的更正、反思与归类

电子错题文档的文件夹功能可以为学生将不同类型的错题进行分类提供一个有益的平台.在错题更正的基础上进行错因的分析、归类,这些智能管理方便学生及时找出、更正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学生积极地自我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把作业、习题、试卷中出现的错题予以分析归类,对同一类问题形成一个整体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把试卷、作业中同一知识点的题目以“知识点归类”的形式进行分析整理,也可以将解决问题中使用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型以“解题方法归类”的形式进行整理,还可以按照对数学概念理解不透、思维定势造成的负迁移等现象将错题予以不同的归类.这样的模块分类,方便学生掌握知识盲点,在复习中由一题牵出一类题,这样的复习更具针对性,学习更具高效性.比如,学生只需要在错题文档中找到“分数百分数”这个文件夹,即可对此文件夹中的错题文档进行比较分析,归类、比较不同的错题的原因和问题,找出共性与差异,弥补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缺陷.

错题文档就像一面镜子,其强大的分类导航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回顾时对自己的知识缺陷一目了然,也能让教师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做出教学调整,视情况进行补偿教学.

三、资源共享,实现错题的交流、分享与讲述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同时拥有两种思想”.教学的本质在于交流,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都缺乏主动交流分享的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和鼓励的意识非常薄弱.在教学中,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对错题的原因进行真诚的交流,通过相互交流,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反思中完善思维,也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得到启发,避免自己出现同样的错误.

在“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一课的复习教学中,笔者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后都将自己收集的错题精选出一题后发送到教师指定的邮箱中,并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推荐理由,摘录部分如下:

学生1:80吨减少20%后是吨,比千克少20%是80千克.我推荐这道题的理由是因为这题是这个单元中最具典型性的题目,前一题用乘法,后一题可用方程或用除法解决.学生2:现有两根绳子,从第一根剪下34米,从第二根剪下它的34,请问剪下的绳子哪根长?我推荐的理由是因为这道题目变化较多,需要我们分辩出哪个是具体的量,哪个是分率,只有统一了单位才能进行比较.这题中,因为单位“1”的量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

学生3:小明上山时共用了5小时,下山时只用了4小时,请问小明的上山速度比下山的速度慢百分之几?我推荐这道题目的理由是因为这道题目需要把路程看成单位“1”,把时间转化成速度,这一类题目我常常会犯错,需要仔细审题,把握解题关键,所以我推荐它.

……

可以看出:学生1从知识缺陷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学生2则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进行剖析,学生3则从审题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见,学生通过对错题的交流、分享与讲述,使隐含在错题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知识,使得这些错题成为了一个个巨大的学习资源库.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在错题中“淘金”,促进学生更加积极有效的学习.

总之,方便快捷的电子错题管理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手段.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管理不是学习的目的,也不是学习任务,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高效的学习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电子错题文档进行及时的收集和自主管理,及时地对这些错题进行分析、交流与分享,弥补知识缺陷,提升思维品质,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上一篇:PBL教学法在食品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吹弧式防雷装置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