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中的七个基本问题与解决途径

时间:2022-08-08 11:38:31

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中的七个基本问题与解决途径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8-0007-04

摘要:在高校计算机学科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面向新时期培养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论述了计算机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列举了高校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中必须面对的七个基本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了解决这七个基本问题及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教学经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化已成为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是培养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需要。为适应这一需要,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从2002年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重点大学纷纷采取措施,对某些学科或专业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探索。目前,双语教学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中的全新实践。

计算机学科是具有国际通用性的学科,更应该尽快与国际接轨。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和必要手段。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仍处于试验与探索阶段, 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研究和分析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方面探讨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IT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对待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的态度调查

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以用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用英语课件和板书、用英语布置作业、用英语命题考试以及使用英语口授等形式。尽管大多数高校在教育部的指标要求和评估体系下,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们开设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作了抽样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对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是怎么看的?”

调查结果如下:

(1)“中国人给中国人讲课为什么要用英语,用英语多别扭”;

(2)“有现成的教材,而且我讲了几年了,很熟悉,为什么要换成英文原版教材”;

(3)“老师的口语不好,学生听不懂,双语教学效果不好,还是不要搞了”;

(4)“先试一试,看情况怎样”;

(5)“既然教育部要求开设双语教学,就得开设”;

(6)“开设双语教学意义重要,很有必要开设”。

产生(1)-(4)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对我国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深远意义、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不深。双语教学的深远意义、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下。

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促使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通过专业双语教学,加强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促进教育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双语教学使课程与国际接轨,它将进一步规范化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教学资料,并将与国际上知名的大学基本一致。另外,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传递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开展双语教学能有效解决在高校中长期存在的学与用脱节的问题。在双语教学中,采用的外国最新原版教材实用性强,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具体到计算机学科,现实的情况是计算机学科最先进的概念、理论、技术、应用等基本都来自于美国和欧洲。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个国际性通用语言上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而国内翻译、出版的读物,除了时间滞后之外,翻译不准确、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及时地读懂最新的英文资料,就能够更深刻理解技术的内涵和理论的深度,就更能够及时获得应用和技术上的帮助,就能够及时地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动态、趋势。如果在专业英语方面,能够听懂和流利地表达和写作,就能够参加重要的国际专业会议,与国际背景下的同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并能够在国际上发表代表我国科技水平的科研论文。所以,在计算机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使学生接触国外一流大学的原版经典教材和教学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学生阅读计算机专业原版文档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双语教学也能够促进教师的英语水平的提高,促使教师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双语教学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途径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实行几年,通过我们切身的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目前还存在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索。对这些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论。目前,国内高校一些从事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文献[1]以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为例,分析总结了双语教学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最终改革目标。文献[5]提到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现状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认识错位、方法生硬、时间制约、教材滞后、师资匮乏及统筹不力等方面。高校计算机专业顺利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应对方略应是端正思想认识、抓紧教材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强化教学实践和重视教学研究。本文结合我们四年来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如下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问题1:哪个年级开设双语教学好?哪些课程作为双语教学开设好?

哪个年级开设双语教学好?我们对此进行过深入的讨论。对此有两种选择,一是从低年级开始开(一二年级);第二是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开始开设。通过教学研究讨论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开始开设双语课程较好。在目前阶段,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课程作为切入点,这样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础,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做的原因如下:

(1) 考虑学生在整个四年的课程上,在一二年级有两年的外语课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或已经准备好四六级考试,学生英语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为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打下了基础。

(2) 在一二年级主要专业基础课已经学完,学生已经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思维能力。为后续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的理解提供了专业背景。

基于以上考虑,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三门双语教学课程都在大三开设,开设的课程以序列课程中的高年级选修课程为主。经过今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学生和老师的反映,在高年级(三四年级)开始开设双语课程效果较好。

问题2:是自己编写教材和课件,还是采用原版教材,或者在原版教材基础上修改?

目前我国高校有用原版引进教材和自编英文教材两种选择教材方式。目前大多数作者提到“在借鉴国外原版教材基础上,应立足于本国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编写更适合的教材。”理由是原版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教学要求和实际,再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致使使用原版教材的结果却事倍功半。我们觉得这是不妥的,必须采用国外一流大学的原版经典教材和教学体系。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教材要选择国外有代表性的经典原版教材。无论采取何种双语教学授课模式,使用英语教材是组织双语教学的基础。教师自编英文因受其学科背景、英文水平的限制容易出现随意性和语言的偏差。使用原版教材可以借鉴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新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尽快接触到国外该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信息,与国际相关专业接轨,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初衷。随着双语教学在高校的深入开展与推进,引进原版教材将应是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主要途径。

问题3: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是四级,或是六级,还是不做要求?

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可以是四级,或是六级,或是不做要求。目前大多数作者提到采用选拔,将英语较好的学生单独组班开设双语课。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可以适应双语教学,课堂上亦可以与教师呼应。对此,我们进行了教学实验。

我们于2002年下半年至今共开设“数据库系统实现”双语教学课程4次。在2004年上半年我们采用限制英语必须达到六级才能选修的方法,有120多名学生达到要求并选修这门课程,共开设了2个班。2005上半年取消了对学生必须达到六级的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选修,有300多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共开设了3个班。通过三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我们对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英语水平没有达到四级和英语达到四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与英语达到六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有差距,但英语达到四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英语达到六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的差距在3分以内。因此,一般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要达到大学四级。如果未达到大学四级的水平,阅读和听力均较差,那么直接会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问题4对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要求,还是没有要求?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综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专业水平较高,还要求教师英语知识丰富。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即教师不能运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开展专业教学是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当前多数专业教师英语口语较差,部分教师对于课前精心准备的讲授内容基本能够用英语向学生表达清楚,但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即时交流却难以应付,捉襟见肘。因此,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

高校应该采取集中与分散、请外籍教师与培训本校教师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国内很多高校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武汉大学在2001年出台了资助双语教学教师出国进修的政策,学校有计划的每年选派几十名左右的教师到英语国家进行强化训练和培训。选派对象为从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的教师,被选派教师回国后必须在一年内开出1-2门双语教学课程。被选派回国的教师担当了武汉大学双语教学的主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必须通过院、系组织的专家评定,取得双语教学资格。一般应挑选出国留学人员担任。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双语教学教师都是留学回国的教师。这样保证了双语教学的质量。

学校应成立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和双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有关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对教学工作量的认定、教师的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要定期举办双语教学的各种研讨和评估活动,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武汉大学对双语教学教师每年给与一定的奖励,并举办了双语教学竞赛。

问题5:采用双语授课中用英文讲述占多大比例好?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高校之间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不少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达不到实施双语教学的要求。双语教学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用英语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英语理解水平。

双语教学授课模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讲授,可称之为初级双语教学;第二类采用英文教材,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讲授,可称之为中级双语教学;第三种采用英文教材、英文讲授,可称为高级双语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合适的双语教学授课模式,逐步提高英文授课的比例,过渡到完全采用全英文讲授。这样使学生在心理、能力上有一个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同时从思维上也能逐步实现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跨越。实践证明,多元化的双语教学授课模式符合高校的客观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问题6:如何对双语教学效果不好进行辨证分析?

对双语教学效果,目前在高校的普遍反映是难懂,教学效果还不如中文授课。我们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是极端错误的。造成难懂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文授课采用的教材太简单,甚至多年不变,内容过时;而原文经典教材在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内容新方面一般大大超过中文教材。这才是难懂的真正原因,更说明了我们的教育与国外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来说明问题:

设双语课程采用原版教材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e和Ue;

设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c和Uc;

则双语课程教学收益为Ge = Ie*Ue;

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教学收益为Gc = Ic*Uc.

根据我们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的调查和经验,双语课程采用原版教材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e=1和Ue=0.6;采用中文教材中文授课的知识含量和学生平均听懂程度分别是Ic=0.5和Uc=0.9,则Ge = Ie*Ue= 1*0.6;Uc = Ic*Uc=0.5*0.9=0.45,Ge>Gc. 即开设双语教学课程教学收效较大。

因此,开设双语课程即使学生觉得难懂,但收益较大。

问题7: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体系应包含哪些内容?

在探讨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体系方面,文献[3]提到计算机专业由于使用英语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工具,更适合双语教学。并强调双语教学中应加强师资配备,科学选用原版教材,保证课堂授课质量,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目标。文献[5]从教学改革要适应教育国际化需要的角度看待双语教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做出了较深入的探索性论述。文献[4]提出计算机专业是非常适合且十分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的学科之一。并根据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计算机学科中双语教学的目标,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地使用英语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与目标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称为“沉浸导向型”模式;并详细讨论了新模式下的教学准备工作以及课堂教学方法。文献[6]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主要限于英文教材、英文幻灯片、部分或全部英语授课。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英文作业和英文考试。双语教学被片面地认为是:

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幻灯片+部分或全部英语授课+英文作业+英文考试。

本文在上述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双语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体系:

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幻灯片+部分或全部英语授课+英文作业+英文考试+英文实验+参加科研课题+参加英文学术报告和讲座。

“数据库系统实现”(Database System Implementation)是计算机学院开设的第一门双语教学课程。本课程我们采用Stanford大学的经典教材,已开设四年,学生反映良好。本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大约90%用英语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这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其次,课业内容注重实际操作性,即学生在运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询资料、观察研究、实际操作等方法获取课业中所需要的部分资料,通过完成课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获取信息等的能力。每次布置4-5个课业,共布置5次作业。学期末,依据课业的综合情况给出最终成绩。

本双语课程开始没有开设实验。我们制定了新教学大纲,增加了36学时的实验课。对本双语教学实践教学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每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内容、要求和考核进行详细设计。建设了本门双语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一个开源DBMS的源代码深入地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的实现细节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这些知识进一步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本双语课程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国外专家学术报告会,以及在武汉本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双语教学不仅仅是老师英语讲授,还需要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交流和互动。本双语课程还安排了讨论课,要求用英语进行讨论,用英语提问,用英语回答。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另外,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快地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需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尽快站到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本双语课程还安排了学生以实习的方式参与科研工作,结合教学内容,指定学生阅读有关外语论文,并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最新知识去解决科研中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采用以大学毕业设计方式,参加了课题组承担的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并分别在武汉大学学报和2007年全国数据库学术年会共6篇。取得了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效果。

4结束语

本文论述了计算机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列举了目前高校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科四年来的双语教学经验,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并提出了从单一的英文讲授到完整的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思想。这些经验和方法对其他专业双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练,瞿中,程克非. 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4).

[2] 丁学钧,温秀梅,刘建臣. 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4).

[3] 柴争义,李琳,张浩军. 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05).

[4] 秦奕青,佟俐鹃,赵刚. 计算机学科中的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09).

[5] 胡锐. 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6] 江爱华.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Resolutions for Seven Basic Problems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Computer Science

LI Shi-jun, PENG Zhi-yong, FU Jie, LIU Dan

(School of Computer,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outstanding IT expert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it is required to carry out bilingu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omputer science, lists the challenges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computer science in universities, presents the proposal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he full architecture of bilingual teaching.

Key words: computer science;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experience; teaching practice

上一篇:独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用LEGO Mindstorms N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