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理论和实践

时间:2022-08-08 10:33:1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理论和实践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个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的指导有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和特长,知道自己是谁,进而正确的认识自我;二是有助于大学生确立目标,正确定位。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大学生在全面了解自我的基础上,通过确立发展方向,树立奋斗目标,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三是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学习动力,发挥潜能。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有利于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奋斗目标,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学习动力;四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选择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然而,当前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活动的认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社会给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提供的相应机制等方面整体上还不令人十分满意。在笔者的课题组调查问卷中,对于“大学生是否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活动”的问题,33.1%的同学认为“一般”,还有14.5%的同学表示“不需要”或者“没想过”。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仍停留在一般的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信息的、求职技巧的培训、就业协议的办理,或者请几个校友、企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做几场讲座、报告等等,仅仅局限于就业择业的指导,缺乏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应有的专业化和科学性。同时,学生家长对子女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意识还不强、指导不够,企业和社会相关配套体系还不完善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基本原则

(一)连续性原则。根据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我国高校应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体系中,列入培养计划,贯穿大学教育过程,体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连续性。大学新生从进校开始,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部门就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安排情况,确定不同年级的工作重点,制定涵盖学生大学期间并延伸到工作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实施方案,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全过程。

(二)变动性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变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理想、潜在能力等也会逐渐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以及辅导体系要相应的做出调整;二是企业、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也决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随着相应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及时适应社会和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需求。

(三)激励性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科学树立目标以及正确选择职业,因此,大学生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应该尽可能地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最大限度地符合当前的组织需求和社会总体发展需要,树立的目标不应是唾手可得,而应经过一定努力才可以实现的。总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应该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以及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产生持续的内在激励作用,显示出职业生涯规划的强大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活动。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往往在心理、性格、特长、职业能力倾向等诸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充分体现学校、专业、年级的具体特点而作出适当的变化,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二,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最终是针对学生个体开展的,这种活动要能否唤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三,针对不同的学生还需体现个性化。即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开发与辅导活动,进行有区别的个别咨询、面谈、测试、指导等,以使职业生涯发展方案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和激励作用。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课堂教学。课堂仍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重要渠道。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培养计划中安排相应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宣传和普及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强化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意识,可设置为一定课时的必修课。同时,根据学生专业和年级的差别以及学生个体选择的需要多开设一些选修课,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活与适应》、《自信心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时间管理训练》等选修课;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职业倾向测试》、《健康心理与潜能开发》、《生涯辅导与咨询》、《创造力训练》等选修课;针对毕业班学生可开设《求职与面试技巧》、《心理拓展训练》、《压力管理》等选修课。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为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活动奠定基础。

(二)注重课外实践。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课外实践主要是指利用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自身开展课外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活动。如对大学一年级学生,重点通过职业个性、心理、气质、能力倾向等相关测评,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成功人士、杰出校友、高年级优秀学生的讲座、报告、经验交流,帮助大学生客观的认识环境,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档案。如笔者所在学校邀请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到校演讲,他根据自己写给大学生的几封信,告诫在校大学生应该重视大学的学习经历,并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我校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对二、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围绕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通过引导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竞赛、深入企业、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强化专业技能、发挥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同时有针对性的通过电话、网络、短信、面谈等方式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朋辈咨询等等,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对毕业班学生应重点围绕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开展与求职择业相关的择业技能、面试技巧等相关活动,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强化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我校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组织开展的职业生涯设计方案大赛、模拟招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受到学生的热捧;心理协会组织开展的户外拓展、团体辅导、职业心理训练;演讲协会组织开展的演讲会、辩论赛;创业者协会组织的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艺术团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学生会、大学生科协借助“新展翼学长学堂”的讲座品牌,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为低年级同学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指导低年级学生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校园各种社团活动,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各院系学生社团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举办校友论坛、座谈会,引导学生从企业的角度看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的学习时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奋斗目标,科学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重视机制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要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和教风,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发挥好校园网络、校报等校园媒介的舆论优势,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激励学生围绕目标积极学习和工作的奖惩措施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等,建立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长效机制。此外,为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水平,还必须建立一支具有相关知识背景、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的专兼职队伍。

本文为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攀登计划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的系统性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6SJB880020。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上一篇:高职院校的质量观与质量保障对策分析 下一篇:试论新时期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