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刍议

时间:2022-08-08 09:10:11

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刍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互联网已经开始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但是,互联网给小学生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我们听到的总是一片的怨声载道。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立足网络环境这个主题,谈几点心得。

【关键词】网络环境;班主任工作;策略刍议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已经开始走进小学生的生活。网络以强大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吸引着众多的学生,小学生可以从网上更快、更多地获取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 利和乐趣,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也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因此,网络对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 战,又带来了新的机遇。那么,我们班主任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结合自己在胜利中路小学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辩证的认识迫切性和复杂性

1.削弱了其他传媒的导向功能。网络所渲染的许多内容貌似客观、公正,向涉世 不深的小学生展示着新异、甚至诱人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其快速而全面的传播,逐步确立了其传媒的主导地位,而以前在我们生活中的影视、广播、报纸等的传媒 作用正在开始弱化。对于长期在“应试”和“正面”的思想教育中,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点和结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他们的信息,面对更具选 择性和趣味性的网络,作为师生之间沟通的阵地―“课堂教学”也正在受到新的挑战。

2.导致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内在心理冲突。小学生对新异的事物和观点比较敏感,经常探索所感兴趣、对感官刺激比较强的信息。部分小学生的在网络大家庭中,通过网上聊天、浏览信息等方式,经常和外面新奇的世界进行交流。网上所充斥的形形的信息,往往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反差,会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击,如果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会对他们的思想领域产生巨 大的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及学业发展。

3.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现在的小学生不再单调地重复书本知识,传媒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有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而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稳定性的互联网正在构成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小学生能获得更多的 快乐和满足。当现实世界不如他们的网络情境时,他们会更加依赖网络,使得他们原有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得到全面的更新与发展。

二、理性的认识网络优势性和适用性

1.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化程度。网络的出现,消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围墙,把偌大的世界变为极易“涉足”的地球村。学生可以在广阔的网络天地里漫游,充分领略种种思潮与信息,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这对我们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路,消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脱节的弊端。

2.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灵活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可以充 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和讨论,把网络作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生的教师 交流思想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对网上搜集信息、主题讨论、对话聊天等形式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向深入、细致、高效的方向发展。

3.丰富了思想教育的素材。网络既是提供多媒体逼真的、典型的画面,使人们尤如身临其境,受到更多的感染和陶冶。网络技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将许多历史性的、抽象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与内容 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三、科学的保证网络成效性和可行性

1.完善规章强化教育。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意搜集、分析网上信息。教师要发挥互联网的守门员功能,“堵”是 不现实的,往往也是无效的。正确的方向是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者要积极上网,通过网络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并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自由的讨论 和发言,对于有益的信息,要扩大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特别要注意过滤不良信息,通过教育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一方面,要采取监控措施,对非法网站进行打击;另 一方面,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2.精心策划丰富活动。网络的生命在于内容、在于特色,在于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地将传播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切实做到坚持网上有班、队组织的声音,引导师生建立他们自己的网站,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空间,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大舞台,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要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开设网上论坛,网上游戏竞赛,各种设计比赛,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

3.建立一支精干的思想品德教育队伍。学校网络是融思想道德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不能是对网络一所无知的“网盲”, 首先要加强培训,有计划地对班主任开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和交流,并为教师上网提供便利条件,促使他们自觉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努力适应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需要。其次,要积极培养运用网络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队伍,培育一定数量的通讯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探索,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又要有一定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再次,学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网络运用能力,学会运用网上大量、正面、积极、健康的材料,对学生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理想与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并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使网上的思想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快速反应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网络是永远敞开的德育课堂,也是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新领域。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阵地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握时机,知难而进,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这块思想文化阵地,使学生知网络、用网络、爱网络,使网络成为真正没有围墙的大课堂。

上一篇:谈谈对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