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骞 医疗改革潮头立

时间:2022-08-08 08:27:51

刘骞 医疗改革潮头立

年度人物 刘骞

推介词:2013年医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一线优秀医务工作者,他积极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和谐医疗微环境,为攻克世界级肿瘤医疗难题尽心竭力;身为青联委员,他以大爱精神走近患者、热心公益,展现新一代青年风采。

“我的当选,体现了社会对普通医务工作者本职与本分精神的认可,更是对青年人的鼓励。”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中国医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在宏观改革的攻坚阶段,无数身在一线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也在尝试用自己的仁术仁心,积极探索如何在自己的身边营造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和谐的微观医疗环境,为中国攻克这一世界级的难题尽心尽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刘骞就是这样一位忠诚于患者、忠诚于祖国医疗事业的杰出专家。

今年41岁的刘骞出身医学世家,1998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毕业时,已经坚定了自己此生帮助“被病痛所折磨的患者,无助的家属”,“和疾病甚至是死神战斗”的职业理想;2002年到2005年在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攻读医学博士时,更是确定了肿瘤这个“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最大,危害最广,最具挑战性”的主攻领域。在2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刘骞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及临床研究,累计救治肿瘤患者近万人。尤其是他在国内首先成功地对早期胰体尾癌患者施行了保留脾脏的切除方式,在业界被广泛接受和大力推广,改善了早期胰体尾肿瘤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由临床实践出发,刘骞先后参与、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向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的研究工作,特别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刘骞的业务水平及学术水平得到了患者和同行们的一致认可,先后被推选兼任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医师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在大量临床实践与学术积累的基础上,2013年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华夏医学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岗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刘骞加入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并以此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他开始思考如何在医患之间建立信任,挽救患者对医生原本非常脆弱的信任。在手术前他总是充分考虑患者的病理条件和心理需求,以团队扎实的医疗功底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刘骞认为“一个好的医生,称职的医生,必须具备仁爱之心、对处于病痛中的人充满同情、发自内心的想去帮助他、解除他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即使自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要牺牲很多东西,都要毫不犹豫地去做,这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先决条件。”

同样是这样的医学大爱精神,让刘骞走出病房,积极参加公益活动。2013年前后曾多次志愿赴山西吕梁、陕西榆林等医学欠发达地区送医送药,为众多经济困难群众解除了病痛,延续了生命。作为国家重点肿瘤防治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的结直肠癌项目负责人,刘骞深入社区,足迹遍布项目覆盖的14个省、市、区,培训出20余支肿瘤筛查防控队伍,使数以百万计的目标人群受益。正是刘骞这种不回避风险,义无反顾、勇于担当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使他获得了国家“优秀科普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和“中华儿女年度人物”的殊荣。

回顾自己在2013年的工作与成绩,刘骞很平静地说:“我的当选,体现了社会对普通医务工作者本职与本分精神的认可,更是对青年人的鼓励。”

上一篇:中华儿女,逐梦在伟大时代 下一篇:李琰 商道即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