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对专业理念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8-08 08:18:23

教育实践对专业理念发展的影响

参加工作前,我觉得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管好孩子,每天带孩子唱唱跳跳,玩玩笑笑。而且孩子那么可爱,和孩子在一起应该每天都很快乐。参加工作后,我发现教好孩子,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并不简单。它需要良好的专业理念做支撑,不仅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在教育生活中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还要富有爱心、童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可以说,教育实践对我专业理念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从几个方面阐述教育实践对我个人专业理念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观

工作的最初阶段,我以为幼儿是被教育者,只要听话就行。在教育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孩子是独特的、不断成长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同时,他们是弱小、需要保护的,幼儿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以下几个实例对我触动较大。

他当班长了

小卫是个瘦小内向的孩子,在这个四十多人的大班集体中是那么不起眼,安静、不惹事,也没有突出表现。毕业后他给我寄来了明信片告诉我:他当上了班长,等戴上红领巾再来看望老师。吃惊之余我在反思:我怎么没有发现他的长处?我的眼中只有好孩子和顽皮的孩子,像他这样默默无闻的孩子心里该有多么落寞。很高兴他在新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并得到肯定。此事让我觉得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发展特点,他们具有积极发展的潜力。适宜的环境能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成长。正如流行语所言: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尊重孩子

十八年前的“六一”前夕,我辅导幼儿作画参赛:“昊昊,我们来画一幅《海底世界》吧!”“不,我要画《宇宙飞船》。”孩子说。好吧,尊重你的想法,重在参与。“咦?昊昊,你这船舱里画的什么?”我指着那一堆大小不一的圆形问。“子弹,保护我们的!”“那好,你给他们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这是冰子弹,透明的。”我愕然,惊叹于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后来这幅画被选中在市里进行了参展。这件事告诉我: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成人一定要蹲下来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感受他们丰富的思想,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老师想你了

阿康是家中的娇宝贝,入园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哭哭啼啼的。在老师的关爱下,终于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我们正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时,他生病了,请了好几天的假。这天,病愈的阿康由家长牵着手,哭哭啼啼地来了。他们刚进教室,我就满脸欣喜地迎了上去,亲热地捧着阿康的脸说:“哟!阿康来了,病好了吗?老师和小朋友都想你了,你想我们了吗?”这时,阿康脸上稍露喜色,点点头。我把他搂在怀里,对其他小朋友说:“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喊着阿康的名字,有的拉他的手,有的给他搬椅子……阿康在老师的鼓励下,高兴而又不好意思地和家长说了“再见”。阿康的顺利入园,是因为其心理、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他感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爱,对环境感到安全,才会情绪愉悦地融入集体。所以,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观

我刚开始工作时,以为照搬教材,每天上好几节课就可以了,在实践中却发现生活处处有教育,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园合作的教育才是有效教育。另外,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实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鞋的种类

晨间活动时,露露的到来立刻引起小伙伴的关注,原来她脚上穿的鞋子能发出“嘀嘀”的声音。璇璇兴奋得两眼放光:“你们看,露露的鞋子还会一亮一亮的呢!”“真的,露露的鞋真有趣,既有声音,还会发光。”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着露露的鞋子好奇地议论开来。看到孩子们对鞋子的兴趣这么浓厚,我觉得这是引导幼儿观察、迁移生活经验的好机会。于是,就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露露的鞋子会发光、有声音,你们的鞋子有什么本领?”“除了你们脚上穿的鞋子,你还见过其他的鞋子吗?”荃荃说:“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漂亮的红皮鞋,鞋面上有三朵小花,可好看了。”君君说:“你们看我脚上的这双鞋,是有鞋带的。我已经学会系鞋带了,所以妈妈给我穿这双鞋子。”孩子们互相说着自己的、同伴的鞋子,继而说到老师的鞋子:“老师,你穿的是运动鞋,对吗?”接着说到了父母的鞋子。小莹说:“我妈妈爱穿高跟鞋,鞋子的跟可高了,走路的时候不太方便。”阿威说:“我们家有溜冰鞋,爸爸经常带我去溜冰,可好玩了。”这时,文静的荣荣忍不住了:“我上舞蹈课的时候,穿的是舞蹈鞋,而且有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舞蹈鞋,可好看了。”这么一说,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共鸣,讨论也越来越热闹,又说出了一些不同种类的鞋子,如凉鞋、拖鞋、胶鞋……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将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对鞋子的认识进行了交流。此事让我深刻感受到:生活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促进每个幼儿在自己已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教育的效果

中班的荃荃和家长逛超市,不小心走散了,小姑娘主动找超市的保安帮她找到了家长。家长向老师谈及此事,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说:“多亏老师对孩子们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孩子在家还经常教育我们:不许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我在欣慰之余,感到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明确了要把幼儿的生命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教育要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才是有效教育。

职业

因为需要,社会便有许多分工,职业没有贵贱之分,缺了哪行都不行,可我班两位幼儿对职业的态度却令人深思。“城市的美容师”让幼儿了解清洁工人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幼儿注意环境卫生,尊敬清洁工人。为了拉近幼儿对环卫工人的了解,我请阿远向大家介绍爸爸作为环卫工人的辛苦。没想到第二天阿远的妈妈找到我,说:“阿远讲你昨天上课讲他爸爸是环卫工人,有小朋友笑他。”孩子的反应让我吃惊。不由想起韵韵小朋友主动介绍父母职业时的发言:“我爸爸妈妈是蒸大馍的,每天很辛苦,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让爸爸妈妈过上好的生活。”多么自尊自强的孩子!我把韵韵的事讲给阿远的妈妈,并告诉她: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是可耻的;自尊自爱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妈妈说:“老师你好好教育阿远。”我说:“作为老师,我们一直坚持正面教育;作为家长,你们自己是否轻视清洁工这个职业呢?”“有点儿。”她面露羞愧。“那就请你们从自身做起,你们的言行会对孩子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的。”她连连点头。通过此事,我感到家长资源是个巨大的宝库,合理地开发利用,对孩子、老师、家长都有很大益处,大家可以共同成长。另外,家园一致的教育,才能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

小班的鹏鹏不爱说话,喜欢用点头、摇头来应答。来园、离园的礼貌用语在他嘴里似有千斤重,甚至急哭了也不肯说,离园只是用摆手表示再见。一天,小朋友都接走了,只剩下了鹏鹏,我请他帮忙整理图书,发现他做事特别仔细,图书码得整整齐齐。我当即大大地表扬了他。家长来接时,我又特意极力地称赞他。没想到离园时,他很顺畅地说了“老师再见”。抓住机会,第二天来园我表扬他:昨晚与老师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引得他高兴地说了“老师早”。从那以后,老师和他的父母经常表扬他:“鹏鹏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慢慢地,鹏鹏能响亮地和老师问早、再见,遇到事情也愿意清楚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了。

中班的婧婧是个内向的孩子,说话像蚊子叫,总爱呆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做事没有信心。一次,我请小朋友朗诵诗歌,惊奇地发现她声音响亮,诗歌掌握得很好。我当即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她。以此为契机,我经常用喜爱的眼神看着她;抚摸她的头表示对她的关爱;向家长反馈她的进步等等。婧婧感到自己是受人关心的,也变得自信了。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加各项游戏活动;遇事能大胆地说;主动与同伴交往;乐意帮助老师做事;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多了。

赏识是我们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孩子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肯定的、不断进步的,它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促使孩子从内而外地发生着改变。

三、教师观

原以为教师是孩子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负责传授知识,照顾孩子在园的生活。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的专业性其实很强,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需要不断地学习;教师要富有童心、爱心、耐心和细心。以下实例对我很有启迪。

两种教法

市“教坛之星”在我园进行音乐活动比赛,A、B两所幼儿园都抽中了我班幼儿上课。在准备环节,她们各教孩子们一个集体舞。不同的教法带来了不同的效果:A园的舞蹈动作简洁,八拍换一个动作。在教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处幼儿不适应,便果断地改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动作。幼儿学习兴趣高,并很快掌握。B园的舞蹈动作繁琐,方向变换频繁,幼儿掌握困难,有厌学情绪。在改换动作时,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老师教得辛苦,孩子却无所适从。这一显著对比带给我三点启示:1.教师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她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以此来设计教学活动,计划制定合理、周密,不随意变动,方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2.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3.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向孩子学习

记得我带孩子们做“灯泡发亮”的实验时,特别强调灯泡要放在电池的正极,即突起的一头。孩子们按照我的要求做了,并为灯泡发亮而兴奋不已。突然阿娣的小手举起:“老师,灯泡放在电池的这一头也能亮。”说着并演示给我看。真的,灯泡在电池的负极也亮了。我赶紧请孩子们一起试试。“两边都能亮。”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我一边表扬阿娣积极动脑、勇于探索;一边在心里暗暗责怪自己墨守成规,给孩子们设立了条条框框。此事告诫我:不仅要向孩子学习,抛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大胆实践,多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指导,丰富自己的知识。

扎手指

每学期要给孩子进行常规体检,其中一项是测血色素(扎手指)。事先我教育幼儿要勇敢,还特别提醒了上次打预防针时表现不佳的两位小朋友。可能是紧张吧,孩子们很安静,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一个跟着一个上来扎手指。我暗暗观察孩子们的表情:有的紧抿嘴唇;有的皱着眉。结果全班没有一人哭闹,我及时表扬他们是勇敢的孩子。可当我亲历了那被扎的滋味后,由衷地对孩子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这手指扎得可真疼,钻心地疼呀!”因为被理解,孩子们高兴地哈哈大笑。我问:“你们现在还疼不疼?”“不疼了。”“可我怎么还这么疼呀?”“吴老师,我们跟你一样,过一会就好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安慰我。这一刻,我觉得我和孩子的心是相通的,因为我平等地参与了他们的活动,以关怀、接纳、理解、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感受,也赢得了孩子们的关心。

午睡尝试

午睡前,幼儿总要兴奋一阵。在教师的三令五申下,才能保持安静。怎样让幼儿愉快地进入梦乡呢?经过思索,我决定采用念儿歌的形式:“午睡时,静悄悄;小朋友,睡午觉;侧着身子向右睡,眼睛一闭睡着了……”开始,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念完了,孩子们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了。慢慢地,孩子们只要听到老师念起儿歌,他们就安静下来。在此基础上,我播放故事给孩子们听,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过程中,寝室非常安静。故事讲完后,我提出午睡要求,大部分孩子很自然进入睡眠状态。个别难入睡的幼儿,我悄悄告诉他:“睡不着,没关系。只要把眼睛闭上,心里默默地数数,一会就睡着啦。”特别难入睡的,我就坐在他身边轻轻地安抚着他……看着孩子们全都进入梦乡,我由衷地感到:照顾好幼儿的生活,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富有童心、爱心、耐心和细心,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身心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促进了我对学前教育的科学和理性认识:幼儿教师不仅是个管理者,它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榜样示范者和合作者;它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身心和谐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组织好一次活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教育资源,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自然中成长,在已有水平基础上获得发展,教育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幼儿不再是听话就好,每个幼儿都是成长中的人,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应该得到成人的尊重和维护;同时,生命安全对幼儿是最重要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良好专业理念的树立,有助于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上一篇: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下一篇: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