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也有恍惚的一天?

时间:2022-08-08 07:58:01

恍惚的人

[日]有吉佐和子著,李炜译,南海出版公司,2011

《恍惚的人》是一部反映老龄化问题的作品。虽然作品本身是虚构的,但是立意却是真实的。作者有吉佐和子在创作时,基本没有用到什么华丽的文笔或是精巧的结构,而是采用了最为朴实的写法,将故事娓娓道来。书一开始,就从立花一家突遭变故讲起:年迈的婆婆突然辞世,夫妻俩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却惊觉公公茂造已经罹患老年痴呆,神志不清,认不得亲生儿女,智力急剧衰退……从此,这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者平实的笔触下却不乏生动的描写,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摹出来,让人颇有身临其境之感:照顾长者起居的艰辛;老年痴呆患者的“怪异”行为和令人困扰的举动;上班族女性家庭与事业无法兼顾的无奈;以及目睹家人老去,意识到自己也终有这一天时的彷徨……可以说,本作虽非真正意义上的纪实类作品,但书中营造的强烈真实感,足以让读者感同身受。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老龄化问题的思考也一直伴随着我。本书成书于1972年,正是日本社会迈入老龄化进程的时点。作者在那时便写下本作,足见其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直面问题的勇气。也难怪本书面世时能够热销,因为书中描写的种种引起了多数日本人的共鸣吧。而这本书如今在中国出版,也算恰逢其时,因为中国社会也已经开始了老龄化进程。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日本的翻版,只是两者有着几十年的时差。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达到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而中国则在上个世纪末达到。当日本已经享受了战后团块时代的“人口红利”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并进入人口负担期时,中国还在“人口红利期”之中。只是这样的日子也已经到头了,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比起日本,只有更快,这主要是独生子女政策使然。另外,由于养老压力的巨大,生活成本的提高,少子化趋势也会日益明显。日本社会遇到的,中国社会也一样会遇到,而且由于国民财富水平还较低,出现“未富先老”的可能性极大。并不乐观的前景更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为此,日本的经验实在是值得借鉴的。

其实,对于这类论调,我们平时也听过不少。只是空洞的社会报告即使有详尽的数字统计,仍然给人遥不可及之感。但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描述,我们却能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来感受老龄化给普通人所带来的影响。这种令人感同身受的力量,是文学所独有的。看过本书,即使你对老龄化社会的前景依旧不甚了了,但也会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终有一天,我也会变老,这是无法改变的。到那个时候,我该如何自处?如果我也成了像书中“恍惚的人”那样,那对自己和他人,又是多大的困扰?有人也许会抱定书中那对小夫妻的想法“一定要在变成那样之前先死了才好”,其实我一开始也如此想。只是,人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几十年后,是否还能坚持这一想法?毕竟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做起来却千难万难。求生的本能也许会让你抱持侥幸的心理,毕竟不是人人都会得老年痴呆。可等到出现症状,恐怕自身已经难以采取措施了。何况,就算你可以下定决心,但如果身边的人如父母有此不幸,又该如何?你是否有权决定他人的生死呢?这个情景离我们的距离,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远……

上一篇:探寻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路径 下一篇:你是如此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