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女工接连失踪:这个打工妹竟是“卧底人贩”

时间:2022-08-08 05:25:17

22名女工接连失踪:这个打工妹竟是“卧底人贩”

接连失踪,

女工去哪了?

2007年10月下旬,广东普宁某服装厂又招收了一批女工,看着新工友的到来,才18岁的阿妍(化名)有些开心,“人多好干活”,干完活就可以找老乡出去玩了。

在这批新招的女工中,阿妍与一个自称叫杨丽的女孩走得最近,杨丽与阿妍同在一个车间干活。新来乍到的杨丽告诉阿妍,她进车间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觉得两人很有姐妹缘。随后,在工作中,杨丽总是虚心地向阿妍请教一些问题,还不停地夸赞阿妍不仅年轻漂亮,技术也好。一来二去,两人在短短的一天内就成为好姐妹。

杨丽进入工厂的第二天,阿妍已经亲切地喊杨丽为“丽姐”。当天下班后,忙了一天的阿妍正准备回宿舍收拾衣服去洗澡,却被杨丽拉住了,“我有两个老乡听说我找到新工作了,非要请我吃饭,我一个人去太孤单了,你陪我一起去吧!”杨丽对阿妍说。

“这不太好吧!是你的老乡,我又不认识。”阿妍有些为难地说。

“一回生,二回熟。出门在外多认识点朋友,没有坏处的。再说,丽姐还会害你吗?我们是姐妹,哪有姐姐害妹妹的,傻瓜!”杨丽搂了一下阿妍的肩膀,笑着说。

看着杨丽的笑脸,阿妍只好点了点头,虽然心里有些不愿意,但杨丽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不去似乎太不给丽姐面子。

下午6点多,杨丽亲热地挽着阿妍的胳膊,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出了工厂大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见到过阿妍,而才工作了两天的杨丽也不见了踪影。

阿妍去哪里了?没有人知道。但和她同时离厂的杨丽却在11月初出现在普宁另一家制衣厂的招聘现场,并被该厂招聘为车间女工。

11月9日,杨丽到制衣厂上班,和她在一起工作的还有小云(化名)姐妹俩。来自贵州的小云带着妹妹小燕(化名)背井离乡来到广东,只想挣点钱补贴家用。新来的杨丽对姐妹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趁着工作的间隙,和她们拉家常,还主动邀请姐妹俩晚上一起外出吃饭。对于杨丽的热情,年长的小云显得很淡漠,在她的观念里,陌生人还是防着点好。

当天中午快下班时,杨丽极力邀请小云姐妹俩和她一起外出购物,但被小云拒绝了,“我们的活上午没做完,中午还要加班呢,实在是没有时间陪你。要不你问问别的人有没有时间?”小云委婉地拒绝了。

“行,那改天一起去吧!”杨丽爽快地说。

中午吃过饭后,小云单独一人返回了车间,让妹妹回宿舍休息一会。姐妹俩分手后,小燕在回宿舍的途中碰到了杨丽,“小燕,你中午不是和你姐姐一起加班吗?”杨丽笑着问。

“我回宿舍休息一会。”小燕一边说一边往前走。

“那正好陪我到门口买点东西,待会我们一起回宿舍休息。我刚来,还不知道门口哪家商店的东西质量好呢!”杨丽拉着小燕的胳膊就往门口走,不让小燕有考虑的时间。

“这……”小燕皱着眉头看着杨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怕你姐姐说你啊!别怕!我就到门口买点东西,又不走远。”杨丽安慰着小燕。

在商店买完东西结账时,“哎呀,我的钱包丢在我大哥那里了。都怪我,昨晚和几个老乡到他那里玩,一高兴就喝多了酒,把钱包给落下了。”杨丽有些气恼地说。

“要不我到车间找姐姐先借点钱给你,等你拿回钱包后再还给姐姐。”善良的小燕建议道。

“不用那么麻烦了,我大哥租的房子过两条马路就到了,很近!要不你陪我到他那里把钱包拿回来,来回顶多20分钟。”杨丽拉起小燕的手,焦急地朝门外走去。此时的小燕,一边害怕被姐姐发现后会数落她,一边又不好意思回绝杨丽,心里矛盾的她终究还是被杨丽带离了工厂。

当天下午,小云左等右等都不见妹妹到车间上班,“也许她睡过头了,我这就去叫醒她。”小云向主管解释着。

当小云推开宿舍的门时,才发现宿舍里根本就没有妹妹的踪影,床铺叠得很整齐,“妹妹去哪里了?她无论去哪里,都会告诉我的。”小云看着妹妹干净的床单,胡乱地想着。“会不会偷偷去上网了?”小燕曾经和工友去过一次网吧,被小云知道后,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想到这,小云立刻向老板汇报了情况后,在普宁各个网吧里寻找着小燕的身影。

整整一个下午,小云不知道走了多少里路,不知道进了多少家网吧,还是一无所获。小燕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了。“小燕,你在哪里?快回家,姐姐在找你呢!”看着马路上的霓虹灯逐个点亮,小云忍不住对着马路大喊着,回答她的只有汽车的鸣笛声与黑暗的天空。

无力地坐在马路边,小云抱着头,两行清泪挂在脸颊,妹妹漂亮的脸蛋以及可爱的笑容清晰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小燕,你在哪?”小云喃喃地说着。突然,一张满是笑容的脸闯进了她的脑海,杨丽,那个新来的工友,那个对她们姐妹特别热情的工友!下午,小云也没有看到杨丽来上班,小燕的失踪会不会与她有关系?“妹妹会不会出事了?会不会不在广东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让小云从头冷到脚,她发疯一样跑回工厂,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老板。

当晚,小云带着妹妹的照片和老板一起到普宁城北派出所报案。当地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近期周边地区出现多起女工失踪事件。

这些女工到底在哪里?普宁先后有3名女工失踪,是否与这个自称杨丽的女工有关系呢?

失踪的女工,

到底被怎么样了?

2007年11月15日,和小燕一起失踪的杨丽出现在普宁另一家服装厂,被当地警方传唤,并要求其配合调查。12月8日凌晨,在普宁公安机关历时20多天的艰苦摸索和缜密侦查下,成功捣毁一个集拐骗、和强逼、组织妇女于一体的犯罪团伙,先后抓获疑犯6人,当地年轻女工失踪之谜终于被揭开了。

化名为杨丽的刘丽,今年20岁,祖籍河南,几年前来到广东打工,并结识了现在的“老公”李红,今年22岁的李红是四川泸州市古蔺县观文镇人。刘丽17岁那年,和李红非婚同居,并于2007年年初在四川老家生下一个男孩。

2007年10月初,迫于生活的压力,刘丽和李红来到广东普宁打工,准备赚点钱改善贫困的生活。但让刘丽没有想到的是,李红和他的老乡刘献勇并不想凭自己的劳动赚钱,反而怂恿她到工厂里诱骗女孩子出来,再转交给他们出卖。

听完李红的想法后,刘丽有些害怕,“这是拐卖,犯法的。”刘丽坚决地摇着头。“什么犯法不犯法,只要赚到钱,犯法怎么了?一个厂子里丢几个人,谁会管?”李红不屑地说。

看着李红不屑的样子,刘丽想到电视上警察抓捕的镜头,说什么也不愿意。此后,刘丽再也没有过上安静的日子,李红每天稍有不顺心就对她拳打脚踢,并以不让她见儿子为由相要挟。在房东最后一次下逐客令后,刘丽最终向李红妥协了。刘丽从“打工妹”到“人贩”,仅仅用了三天时间。

由于刘丽以前在工厂打过几年工,身为熟练工的她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而皮肤白皙、看似娴静的她也容易取得工友的信任。

10月27日,刘丽很顺利地把阿妍骗到了李红和刘献勇的眼前,两人在吃饭时用掺了药酒的可乐把阿妍灌醉。当阿妍清醒后,没有看到刘丽,还嚷着要和丽姐一起回去上班。“上班?你以后不用再上班了。杨丽欠了我们5万元,已经把你卖给我们了,你帮她还清这笔钱,我们就放了你。”李红凶相毕露地说。

“不可能,你们骗我的。我和丽姐是好姐妹,她不可能害我的。”阿妍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那个亲热地称呼她为妹妹的人竟然把她卖了。看着眼前两个恶狼一般的男人,阿妍哭着求道:“你们饶了我吧,我才18岁,你们要钱,我让家里送钱给你们,行不行?”

“18岁怎么了?我们就是要这么嫩的女孩,要不我们能找到生意做吗?”说完,两人对着试图逃跑的阿妍拳打脚踢。在凄厉的哭声中,李红和刘献勇了幼小的阿妍,并揪着她的头发,告诉她这是教她以后该怎么“陪客”。

那一夜,阿妍静静地躺着,泪水早已哭干了,18岁的她在这一夜后就没有了青春,生活没有了光泽。刘丽的身影在她的脑海里不停地闪现,她要活着,她要找机会逃离这里,找到这个人面兽心的“好姐姐”,问问她为什么要这么毁了她!然而,阿妍没有机会了,第二天就被带到了丰顺县汤南镇“思尔佳”发廊接客。

阿妍的遭遇在小燕的身上重演,同样被刘丽骗出工厂的小燕被直接带到了李红的出租屋。看到小燕后,李红故意对刘丽说:“小妹,人家好心陪你走这么远的路,你不请人家吃个饭?”

“不用了,大哥!我们已经吃过了,还赶着回去上班呢。”小燕看着屋内两个男人,心里直发毛,想赶快离开。

“离上班时间还早呢,正好我们俩还没有吃饭,算陪我们俩吃个便饭吧!”刘献勇殷切地说。

“既然大哥这么说了,我们不吃白不吃,正好我中午没吃饱。小燕,一块去吧!下午上班我去跟你姐姐解释,她不会说你的,别担心。”刘丽劝说着小燕。

小燕想了想,就和刘丽等人一起出去吃饭了。在酒店里,李红和刘献勇不停地给小燕倒酒,不料小燕酒量很大,根本就灌不醉。李红和刘献勇对视了一下说:“喝酒没意思,我们去附近的山上玩玩吧!”

刘丽趴在桌子上,闷着头说:“你们去玩吧,我喝多了,头疼。”“那你回去休息吧,我回去上班,顺便帮你请假。”小燕赶紧接过话说。

“上班更没意思,好不容易出来就要轻松轻松,我们三个去玩。”李红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

看着李红和刘献勇凶巴巴的眼神,小燕感到脊梁骨都在冒冷气,她知道她完蛋了,她走不了了。在两个男人故作亲热的挟持下,小燕被带到了附近的山上。

在山上一个僻静的地方,小燕被告知她已经被刘丽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李红,必须到发廊上班赚钱才能抵债。“骗子,你们都是骗子。我不去,我要找姐姐。”小燕的话音刚落,就被李红狠狠地甩了一巴掌,打得小燕眼冒金花,瘫坐在地上。

看着越来越近的两个男人,小燕静静地闭上了双眼,默默地在心里说:“姐姐,对不起,都怪我不听你的话,相信了陌生人。”

静静的山上,一阵风吹来,带走了小燕凄凉的哭声,带走了小燕的快乐,留下了小燕破碎的心……

同样遭到李红、刘献勇的小燕,也被卖到了丰顺的发廊,被强迫接客。

阿妍的失踪并没有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没有人会把她的失踪和拐卖联系到一起,这就给刘丽等人贩一个可乘之机,纵容了罪恶继续延伸。但刘丽没有想到,姐妹情深终究会战胜邪恶,小云对妹妹的关心直接击破了刘丽等人的发财梦,也拯救了22名被强迫的女工。

心灵的创伤,

能否让时间抚平?

11月9日晚,接到小云的报案后,普宁城北派出所感到事情的严重性,随即向普宁公安局汇报。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并让普宁各个工厂老板注意刘丽的相貌特点。

一个星期后,刘丽出现在普宁另外一家制衣厂。在警方提醒后,这家制衣厂老板就留意了工厂女工的进出情况,结果在制衣厂的监视器中,他发现了刘丽的身影。

随后,警方经过20多天的摸查,终于抓获了其他5名疑犯。据发廊老板称,人贩子负责带女孩子来,他则提供场所、食宿,双方的收入按照三七开,即被拐女孩每进行一次交易按100元计,人贩子得七成(70元),发廊老板分得三成(30元)。当警方捣毁发廊时,发廊老板制作的“接客记录”绝大部分已被烧毁,仅剩2007年5月之后的记录。几个专案组民警用计算器花了半天时间才清算出来,据统计,这叠“接客记录”共记录了4900多次,该发廊容留的22名受害女孩平均接客200多次。

据了解,被普宁警方解救的22名打工妹,系由不同的拐卖妇女团伙从粤东各地诱骗去的,其中至少有5名打工妹是被新入厂的“工友”诱骗受害的。几乎所有女孩都遭到了人贩子的殴打和,甚至。这些打工妹的年龄最小只有14岁,最大的也不过20岁。

22名打工妹,背井离乡来到广东打工,本想赚钱补贴家用,不料却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身体的创伤、心灵的伤痕,是时间可以抚平的吗?对青春的畅想,会在劫难过后重新开始吗?没有人知道答案,但这场劫难会在她们心里留下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

记者与人贩面对面

李红,人贩团伙中最重要的一员,他成功地把自己的“老婆”由打工者“逼”成了人贩子。事实上,李红参与拐卖妇女从2006年就开始了。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行的?

李红:2006年初,我在揭阳仙桥镇见到老乡涂曾祥,他说他在做这一行,就是把女孩子骗到发廊。他还说,我们很多老乡都在做这个事。那次见面,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直到6月份的一天,他打电话给我,叫我帮他去看管那些被骗的女孩子,不让她们逃跑。之后,我和刘献勇又帮涂曾祥送过几次女孩,就是把骗来的女孩送到丰顺的发廊。

记者:你为什么要你老婆也去拐骗女孩子?

李红:我们当时没有钱。我就想着从拐卖女工来挣钱,那样赚钱比较快。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工厂女工作为目标?

李红:那些女工比较单纯,容易骗。不过我们是男人,很难顺利地接触这些人,所以我才想到找我老婆。她们都是女性,容易接近而且不会引起别人怀疑。此外,以打工名义进入工厂,也不会让人有戒心。

记者:你们是怎么让这些女孩拿了钱后不跑掉,不报警?

李红:这些主要是发廊老板的事情,老板是本地人,要跑也没有那么容易。那些女孩子也被打怕了,所以担心跑了会被抓回来遭到毒打。

(记者注:据发廊老板反映,这些女孩之所以不敢走,一方面怕被打,另外一方面,人贩子在拐带人的时候,就曾经问过这些女孩子家里的地址电话,并按照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证实,如果说的号码不对,则对她们施以暴打,直到取得确切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此外,他们还把女孩子的拍下来,威胁她们不许逃跑,否则就会把这些发给她们的父母)。

记者:你们不怕被警察抓吗?你知不知道你们每拐骗一个女孩子,就会毁了她的一生。

李红(低着头沉思了半晌):我知道,我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我就知道不会有好的下场。

对话工厂老板

广东,大多数制衣厂都是私营企业,老板就是一厂之主,老板的管理措施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利益以及安危,但管理漏洞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记者:工厂一般是怎么招聘工人的?

老板:由各个部门统计缺工人数,然后由主管统一到市场上招聘,或者工厂内部员工直接向主管推荐。

记者:工人进厂后会做最基本的个人登记吗?工厂会去核实工人的资料吗?

老板:一般会做个人情况登记,但像我们这样的工厂,工人流动性太大,工厂不可能对每位员工的情况进行核实的。在工厂赶活时,一般就没有时间做登记,只要员工有技术就可以直接上岗,甚至都不需要查看身份证的。

记者:如果工厂有工人连续几天不来上班,工厂会过问她的去向吗?

老板:大多数厂家应该不会,因为“人往高处走”,哪个厂家工资高、环境好,很多工人往往会不告而别,现在不是提倡工人有自由辞职的权利吗?我们要是过问了,就会说我们工厂干涉员工自由;要是不过问,员工失踪了,又会说我们工厂管理有漏洞。我们这些做老板的也难啊!

对话警方

针对于近期女工频繁失踪事件,记者走访了普宁公安局局长王少鸿。王局长向记者剖析了此案背后的几大隐忧:

一、女工跳槽太频繁。由于各个地方都存在“民工荒”,这使得女工选择工厂的机会较多,往往会不告而别。工人失踪后,工厂老板不知道该报案好还是不该报案好。此次被解救出来的22名女工,分别来自18个工厂,而向警方报案的却寥寥无几。

二、工厂应该严格准入制度。据警方调查发现,这些人贩子进工厂时一般都是采用化名,她们往往连基本的身份证明都没有。由于工厂急需工人,对这种情况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人贩子以可乘之机。

三、工厂女工安全意识太薄弱。人贩子常假借交朋友的名义,先打听目标女性的具体情况,来往两次相对熟悉之后,她们就以外出游玩的名义把这些毫无戒心的女工带到丰顺强迫她们。

编后:为了生存,不得已背着行囊外出打工,这批游走在农村与城市边缘的女工们太缺少别人的关心。外出,与家人的联系少了,为了省钱,可能一个月、几个月才打一次电话回家报平安;离家在外,除了老乡,没有再亲近的人了,但老乡毕竟是外人,有距离的;工厂里,同事之间是陌生的,今天是同事,也许明天就身处两个工厂了。缺少关心的女工往往会被周围的人所遗忘,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女工的失踪,社会有责任,工厂有责任。如果工厂对每位女工都做登记,及时掌握每位女工的出勤情况,女工失踪多日还会无人知晓吗?如果社会多点防范宣传,如果辖区内多点互动交流,女工还会失踪吗?只要人人都对身边的人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留意,犯罪分子就没有存在的市场了。

上一篇:“工资”里有了人情味/月薪29元拿了20年,到底... 下一篇:一份特殊的年终奖/一次离奇的索赔/喝酒喝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