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模拟考试中学生主观题答题说起

时间:2022-08-08 04:37:00

从政治模拟考试中学生主观题答题说起

摘要:“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学生通过观察生活、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初中政治新课程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重要要求。解读初中政治主观题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取、解读、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促进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获取和解读信息;主观题;指令;解答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78-1

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现以我区今年一模政治试卷的28题为例:

小华感到身体不舒服,向班主任请假去医院。在医院,小华自觉排队挂号……得知情况后赶来的爸爸,在病房看小华挂水。小华爸爸对护士的说话态度不满,当即发起火来,把另外一个病人从休息中吵醒。小华立即劝阻爸爸,让他不要影响别人。问题是:请运用有关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分析小华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本题为11分。

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得分率低的原因有多种。很多学生不能认真审题,不能围绕解答材料题的步骤答题。其中有一个学生的答案是:小华珍爱生命,延伸了生命价值,小华懂得了对别人发火是不好的,不利于和别人友好相处,爸爸对别人发火是没有调控好情绪的表现,他应当向小华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这位学生的得分是5分。为什么分值这么低呢?可见,问题颇多。表现在:

第一,题意未明,随意下笔。很多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不能认真审题,随意下笔,一看就写,一写就错。认为只要把内容写完就行。不知道题目考什么,审题和答题成为一句空话。不能准确弄清题干中的关键词和特定范围、条件,从而写出的答案不是无所适从,就是南辕北辙。

第二,材料零散,没有整合。在考试时,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对所学知识烂熟于胸,对试题了如指掌,倘若平时不注意答题技能的培养,也很难考出理想成绩。有些学生“心有千千言,下笔似梦呓”;有些答案不着边际;有些学生答完一点,丢掉两点;有些层次模糊,逻辑纷乱;有些学生语言嗦,文字晦涩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第三,不能根据政治观点答题,没有政治术语意识。在答题时,很多学生自由发展,胡乱答题。俗话说:长篇阔论不如别人经典的几句话。主观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有些学生的能力远远达不到考试要求的水平。有些学生对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面对具体的情景材料不会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不能紧扣教材观点去组织答案,落实到卷面上的必须是教材上的知识点。

第四,有内容,无条理。在答题时,不能严格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解答。不具备灵活运用和准确迁移知识储备的能力。答案分析不透彻,没有条理性;不能做到分点并对齐;层次不清、不能规范答题;语言不通顺,专业术语不规范。

综上所述,解答主观题必须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主观题的基本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指令(确定相关答题要求)。所谓明确指令是指学生要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而学生在解答这种材料主观题时,往往会出现“抓不住材料中心意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观点与材料互相脱节”等现象。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为主要的在于未能明确试题中的设问要求。而该题设问中要求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但该同学的答案中没有涉及到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审设问,要做到仔细阅读设问,明白设问问了什么、有几问、它要我们回答什么。弄清设问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做到阅读材料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还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要让学生养成答题前反复研读设问指向的习惯,杜绝一看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马虎作风。

第二步,根据指令,整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点)。主观题试题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主观题很难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和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运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理清思路。而材料中该同学没有根据指令寻找材料。设问要求对小华分析,但该同学却分析了爸爸的行为,忽视了人物的指向。

第三步,根据材料,调动知识(确定核心观点)。很多学生认为解答材料题只要把书中相关的条目答案照搬照抄过来就行。这样容易造成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要想答题准确,平时必须在教材上下功夫,多读、多看,用课本相关的知识点作为答题的支撑点和依据,由题意联想到相关的知识,把相关知识脉络化,把知识点联成线,由线联到面,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有利于答案的准确无误。

第四步,理清思路,规范表述(根据试题具体要求和主观题答题的一般要求组织答案)。对于主观题的解答是否准确完整,最终要通过书面答案来体现,因此组织好答案就显得极其重要。回答政治问题,要用政治术语,答是对学生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得分的关键环节。所以一定要用恰当规范的政治术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要准确完整、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字迹整洁、格式规范、美观大方,做到知识性、逻辑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而材料中该同学的思路不清,表达不规范。具体表现在没有分点,没有结合材料,没有运用政治术语答题等。所以要学会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找出与教材的结合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点、分段组织好答案。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下一篇: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