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组合作“四维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24 08:11:02

例谈小组合作“四维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摘要:笔者以高中地理选修6《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一课教学为例,阐述了以四维度的小组合作方式展开教学的效果,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四维度授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37-2

第一维度,要认真设计好辅助学生课堂教学的学案

1.“学案”模块的构成“学案”共设计为六个教学模块:“教学目标”、“学法指导”、“知识链接”、“自学质疑”、“问题探究”和“课堂达标”。

2.“学案”是学习的导引“学案”中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江苏省考试说明制定的,使学生从认识、理解、应用等不同的层次掌握相关知识;“学法指导”是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复习和预习,以便更好地进行本节的课堂教学,因此“学案”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导引。

附:(以下所附内容皆为本节课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

二、学法指导

学生课前看书并完成“知识链接”和“自学质疑”部分。课堂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完成“问题探究”部分。学生课前需查阅徐州市垃圾填埋和焚烧发电的资料。本节的重点是城市垃圾的危害、防治措施和综合利用方式;难点是针对具体的城市垃圾污染,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3.“学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链接”可以针对具体的知识设置问题,可以是填空题、简答题、推断题等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以便温故而知新。

附:

三、知识链接

(1)环境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划分,可分为:污染、污染、污染、污染、辐射污染、光污染等。按污染物的来源划分,可分为:污染和污染。

(2)环境污染的危害:。

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一是复习和巩固了相关的知识,二是为本节学习“城市垃圾的危害”做了铺垫。

对于“自学质疑”的处理,教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课前完成,问题的设置要依托教材,重在基础,编织网络,使学生学习后可以形成本节的知识体系,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为课堂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

附:

四、自学质疑

(一)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

4.“学案”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平台“学案”的“问题探究”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设计的,有的是对教材进行的艺术加工,有的是选取新的背景材料并设置一系列小问题,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合作完成。

附:

五、问题探究

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自学教材P70~71,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垃圾填埋法有哪些优缺点?

(2)结合所给材料,谈谈徐州雁群生活垃圾填埋场采用了哪些措施达到国家Ⅰ级无害化标准的?

(3)该填埋场设计使用年限只有12年,如何从源头入手,全过程控制,解决我市垃圾问题?

(4)城市垃圾防治,除了填埋法之外还有哪些方法?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依托和平台,它的优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第二维度,利用多媒体认真设计好课堂教学的课件

1.利用多媒体教学利于问题的导入恰到好处的导入能引人入胜,本课借助多媒体进行了三次导入与过渡,第一次通过一段城市垃圾现状的视频展示了当前城市垃圾污染的类型和危害,以此导入课题发人深省,自然地过渡到教材的第一部分:“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在学习第二部分“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前,本人播放了徐州市雁群垃圾填埋场的简介视频,从而自然的过渡到了第二部分的教学;在学习第三部分“城市垃圾综合利用”前,本人通过标注徐州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徐州市地理简图和景观图引入到了第三部分的教学。

2.利用多媒体利于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的课件是“学案”的另一种呈现方式,通过课件使知识动起来,使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便于交流与合作,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第一部分连线题,通过动画演示,更形象地展示污染类型与具体事例与其特征之间的关系。

3.利用多媒体可大大增强课堂的效果一般“学案”只能是黑白的、静态的信息,而多媒体能很容易地把绚丽的色彩、悦耳声音、鲜活的动画添加至“学案”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记忆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4.利用多媒体能增加课堂的容量多媒体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这一点早已形成共识。可以把“学案”不宜容纳的内容,放到多媒体课件上,添删自如。

第三维度,要设计好本堂课的课堂评价机制

1.评价形式和内容课堂评价的形式通常分为课前评价、课中评价、课后评价等形式。课前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对“学案”的完成情况,它包括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情况等。课中评价,主要是根据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合作与交流,根据完成情况,教师进行当堂评价;课后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情况等进行反馈评价。

2.评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若对学生评价不公,就会失去公信力,学生对教师就产生不信任感,从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愿意参与你的课堂教学,甚至会发展不听你的课。二是合作性原则,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完成问题,使全组同学都要学会。三是竞争性原则,通过生生竞争,组与组之间竞争,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评价应注意的问题课堂评价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反馈要迅速。教师课前对各个小组预习情况所作的评价,要在上课时及时公布评价结果;二是课堂讨论要充分,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讲出来,或到讲台前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三是多种评价相结合,如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要更注重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这样更能培养小组集体荣誉感。四是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奏,不要让课堂乱了阵脚,但教学效率却很低。

第四维度,要认真设计好课堂和课后学生的练习

1.课堂练习的设置最好采用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接下来设置一个针对性的练习,对于设置的问题,课堂评价时可借鉴高考命题的形式,进行按点得分评价,答案要条理,要严谨,要简洁。

2.课堂达标的设置课堂达标的设置在题型和难度上要贴近高考,要精选大市联考题和高考题,在此基础上要有改进和创新,背景材料要有时代性。

上一篇:将行知精神贯彻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 下一篇:构建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