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三弦书探析

时间:2022-08-08 04:28:02

山西地方曲种中,用三弦伴奏或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有临汾三弦书、武乡三弦书、沁县铁板书、沁县老州调、高平大板调鼓书,沁源三弦调,夏县高州调(亦称夏县鼓书调),襄汾书调,洪洞书调,交城三弦书,临县三弦书,汾阳三弦书,孝义三弦书,平遥三弦书(亦称平遥鼓书),介休三弦书,忻州三弦书(亦称忻州鼓书)等。忻州三弦书亦称忻州鼓书,是山西地方曲艺中一员,流行在忻州、定襄、原平一带,约有200余年历史,演出形式多为自弹自唱。

一、忻州三弦书探源

山西地方曲艺的产生及其盛行时期来看,均在清代中、后期(约在1736年――1909年),那么忻州三弦书究竟产生于何朝何代?据杨银旺老师讲,忻州三弦书的产生应当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之后。

可从下列三个方面作为鉴证:

(一)杨老师在农村参加庙会,听老一辈人讲,在他们小时就有庙会说书的习俗,其演出的社会功能是宗教性质的(通神),还有民俗(如:婚、丧、嫁、娶、满月、周年、祝寿、生日等 )。节会性演出如(正月、其它节令、庙会等),在农村繁荣兴盛。从老一代人了解到,南湖老艺人银存金(盲人),在县城演出人们津津乐道,有《朱买臣休妻》《李翠莲大转皇宫》等节目,三弦书在农村留传很广。

(二)忻州三弦书产生年代与山西的几种相类似的曲艺的产生年代,虽略有先后,但总的看来均在同一朝代――清代,说明这几种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曲艺,在形成过程中,互相启迪、互相借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紧密联系。

(三)根据忻州三弦书盲艺人的年龄推算,忻州三弦书“芦西和”(现在80多岁,已不参加任何演出)盲艺人在杨银旺1957年小时在村管理区(现叫村委会)大院演出,当时老杨才十岁(今年五十七)。听瞎子说书,芦西和盲艺人当时为40岁,银存金60多岁,再追溯到他们师承的前辈艺人(无查考),根据这样一代一代推算,自三弦书传入忻州的时间,当在1857年左右。

基于上述三点考证,可以得出这样的定证,忻州三弦书约产生于公元1840年――1857年的清朝道光年间。

二、忻州三弦书和承传、流派、与曲目特色

(一)传承流派

纵观忻州三弦书的发展历史,功勋卓著有记载的当然是银存金了,银存金、忻州南湖人,约生于1891年,在忻州很有名气,师承何人,无从记载,无人知晓,第二代、第三代绝不止芦西和一人,在盲艺人中必然还有其他人,第三代传人时期,忻州三弦书已呈现出繁荣发展之态势,芦西和技艺精湛,因而名声显赫,当为盲艺人中之佼佼者,但盲艺人有个规距,收徒不收明眼人,也不见有多少徒弟,只不过他的唱歌在农村广为传播。

根据忻州三弦书的技艺高低,功绩大小,群众威望和弦坛评说,有五位盲艺人可称的起为“五佳艺人”,昵称“五瞎剧团”,除说书之外,还有戏曲、四块瓦、顺口溜、二人台等,功绩斐然,众口皆碑,忻州盲人宣传队约有七八个小组,交叉演出。老杨与盲艺人接触少,只能见盲艺人演出,尽量避免在一块儿凑热闹,只与部分年龄较高者如芦西和等切磋技艺,一般活动范围经纬分明,礼让盲艺人演出。

(二)曲目

一般来讲,单枪匹马的老艺人多说长篇大书,如芦西和“呼延庆打擂”等,但书中多为小段,荤书,艺术表现比较“花稍”活跃。

演出曲目,每队各有侧重,《五女兴唐传》《朱洪武放牛》《张良辞朝》《百忍图》《姜太公卖面》《朱买臣休妻》《十不全》《小姑贤》《无影传》《粉妆楼》《王婆骂鸡》《虱子告状》《告状》《大实话》《大瞎话》等(以后多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演新段子,后段子会演,演现代段子)。

(三)特色

忻州三弦书,创始于1840―1857年左右,1840年鸦片战争,道光皇帝此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在这种经济,政治形势下,忻州三弦书作为民间的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下里巴人”艺术,其特色有如下四点。

1.抱打不平灭土豪

扶困济危,抱打不平,行侠仗义,为民除害,斗争的予头指向土豪恶霸,反映了当时被压迫剥削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情绪,如《五女兴唐传》中大闹梅鹿镇一段的四句开头白,便明确表现了这一思想,“为人从小志气高,长大成人是英豪,抱打不平灭土豪,惹的英雄动枪刀”。这个段子突出地表现了少年英雄李怀珠,来到梅鹿镇为受欺负的女子冯海棠抱打不平,打死海里虎,消灭恶霸的豪壮行为等都是这类题材。

2.生辰寿诞唱喜歌

忻州三弦书是一种“喜事”艺术,这一点与民间吹打乐(八音会)有所不同,八音公可用于婚事、喜事,可用于闹红火、耍热闹,同时也用于悲事(亦叫白事),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排场,而忻州三弦书只用于红事(即婚嫁、生辰、寿诞),而不用于白事,在祝寿,做满月,完十三等喜事场合,怎么能使主家乐意、欢心、高兴就怎么唱,从直观角度看,这是为有钱人作效劳服务的,但从另一角度看,盲艺人为此做也是出于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3.奉劝世人守本分

通过直陈其词或借构引喻,或鞭笞妄想,或抨击丑恶来奉劝世人安分守已,勿做违天道之事。如《天有道》即是用直陈其词的手法来劝世人的:“贫有道受贫困做贼下去,妇有道万莫要在家中学娇,父有道调教子学为文化,子有道也不过送终养老,兄有道待兄弟如子一样,弟有道敬兄长为同父交……有道人总是比无道人高”。还有《百丑图》等都是劝人恪遵“天道”安分守已,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涂了一层封建伦理道德的烙印、满于现状、封闭的保守主义色彩。

4.千奇百怪逗人笑

笑话,也是忻州三弦书的一大特色,多表现在一些小段里,有时离奇古怪,有时颠三倒四,有时争吵打闹,通过这些手法,引人发笑,逗人开心,有时还给人以教化。还有《颠倒话》则是专门把话说错,错到它的对立面,即“颠倒了”,以此引人发笑,如:“二十四个哑巴唱台戏,十二对聋子把戏听……姑子庵里做满月,笑坏了和尚老丈人”等。

语言大众化,民间气息较浓,群众听的懂,听得有味,有些小段是艺人们根据他们的生活实践,自己编创,自己修改,逐代传下来的珍品。

三、忻州三弦书现状

目前存在严重危机,老艺人无人活动,只有杨银旺一个人经常演出,无传人(学几天都改行易学),曾经八九十年代虽艺人少,但繁荣兴盛,活动多。如正月、庙会、婚事、嫁娶,满月、周年、祝寿,还有传统象许愿(说神书)、偶而旅游景点演出,如五台山重大活动,最多的演出则是法制宣传,连续演出二十余年,且走遍三晋大地。

近几年厂矿、商业开业,不同场合都经常演出,但大型的不多,基本小型活动,以演小段儿为主,因经常性活动多,但形式变化不大,除调演之外加乐队,以及伴唱,伴舞之外,一般只是一人表演,临时乐队即兴伴奏居多,只注重演员说唱,节目内容都是健康、幽默、小段居多。2006年参加省里举办的“法律在我们身边”大型活动,忻州“三弦书”《拨钉子》《儿子建军》几乎家喻户晓,可惜由于易学难精,传承无人,子女们都各奔前程,有演话剧、山东快书、快板、舞蹈等,没一个说三弦书,这和伴奏不方便有关系,只有杨老师本人还坚守阵地,准备有生之年打阵地战,说长篇大书,开书场,为进一步加强影响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上一篇:线描训练在基础教学中必不可少 下一篇:浅谈高师钢琴学习中的有效性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