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忻府区玉米高产创建技术

时间:2022-10-25 11:32:58

忻州市忻府区玉米高产创建技术

摘要 通过对忻州市忻府区玉米生产实际情况的剖析,从大力进行土壤改良、把好播种关、适时晚收、挖掘丘陵山区低产田增产潜力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产高效创建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山西忻州;忻府区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067-01

玉米是忻州市忻府区单一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90%以上。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北涝南旱”气候特点的显现,为彻底改变该区广大的丘陵山区“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局面创造了条件。平川区存在人口集中、土地面积有限、玉米单产难以提高等问题。为此针对生产实际,制定一套“忻府区玉米高产创建技术”,用于指导生产、纠正错误,显得尤为必要。

1 大力进行土壤改良

1.1 增加有机质含量

由于多年来多数耕地不施有机肥,所以必须禁烧秸秆,实行秸秆粉碎秋耕还田,有条件的村镇进行秸秆过腹还田。千方百计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改变多年来重化肥轻有机肥的观念。遏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趋势,提高土壤肥力。

1.2 打破犁底层,增厚耕作层

多年来大多数乡镇不进行秋耕秋浇,只是播种时撒施复合肥旋耕10 cm左右。调查发现土地耕作层平均只有14.5 cm,玉米根系分布在不足15 cm以内,难以下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导致近年来玉米倒伏严重。为此,除实行秸秆粉碎秋耕还田外,还应重点推广机械深松、化肥深施技术。深松是指疏松土壤30 cm左右,打破犁底层,使雨水能够渗透到深层土壤中,增加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增加土壤贮水能力,且不翻动土壤,动土量小,不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土壤中水分无效蒸发损失。底层是沙质的地块,作业深度要浅,避免漏水、漏气、漏肥;有干旱的趋势或干旱已经形成,可缓松或不松。在深松土壤的同时,结合配方施肥技术和肥料根际效应原理,将化肥施入耕层一定深度(10~15 cm),以利作物更好地吸收,减少化肥挥发损失,提高化肥利用率,还可避免复合肥中缩二脲对玉米苗期的危害。

1.3 科学施肥

实行配方施肥全覆盖。底肥的使用提倡条施或穴施,集中施肥效果好于撒施。提倡“一底一追”,追肥应改表施、浅施为深施,施入耕层10 cm以下的湿土中,随之覆土盖严。据试验,深施较表施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在硫酸锌基施时要每隔1~2年施1次,且硫酸锌不能与磷肥混施,避免拮抗作用[1-2]。

2 把好播种关,一次性保全苗

2.1 春浇后适时播种

忻府区玉米播种适期是5月1日前后3~5 d。近年来,一些乡镇存在早播的不良习惯,有的甚至在清明节过后就播种,给玉米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不仅出苗不好而且丝黑穗病严重。一定要杜绝早播,必须在4月25日以后方可下种。播种质量是关键,一定要足墒播种,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 cm左右为宜。视土壤墒情而定,墒情好可适当浅些,否则可适当深些,但最深不得超过6.5 cm。播种后一定要适当镇压保墒,以确保全苗。

2.2 合理密植

播种密度不可盲目加大,否则倒伏严重,导致减产。近年来,忻府区玉米种植密度有逐年加大的趋势,一些机构和经销商推波助澜盲目宣传,使种植密度一再提高,一般高产田在6.30万~6.75万株/hm2,有的甚至高达7.50万~8.25万株/hm2以上。2013年调查发现,凡是密度超过6.00万株/hm2的地块普遍出现严重倒伏,而5.25万~6.00万株/hm2的地块抗倒性明显增强,倒伏轻微。因此,要求单粒点播密植型品种,如先玉335等品种,种植密度高产田5.55万~6.00万株/hm2,低产田5.25万株/hm2左右为宜[3-4]。

3 适时晚收

由于忻府区玉米种植户对玉米生理成熟标志含糊不清,对早收的危害认识不足,加之近年来农村秋收时玉米丢失严重,使每到秋收必争先恐后,导致玉米普遍存在早收现象,减产严重。玉米绝大部分的籽粒产量是在灌浆期间50~60 d内形成,灌浆期内必须有充足的光照和足够的生长天数。如果把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到每一天中,就是每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玉米225.0~262.5 kg/hm2。灌浆期越长,玉米产量就越高。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越大产量越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玉米适时晚收不仅能增加籽粒中淀粉产量,其他营养物质也随之增加。玉米籽粒也饱满充实,小粒、秕粒明显减少,籽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商品质量会有明显提高。玉米果穗籽粒乳线消失为生理成熟的标志(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时),此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最高,可以作为玉米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忻府区实际情况,建议玉米收获期为国庆节(10月1日)以后,如遇低温寡照年份推迟到10月5―10日以后。

4 充分挖掘丘陵山区低产田的增产潜力

充分利用我国“北涝南旱”气候的转变,在忻府区广阔的丘陵山区旱坡地推广运用旱地地膜玉米膜上双垄沟栽培技术。即在常规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在膜带上开沟播种,在垄面上形成2条集雨沟,形成膜上微集流场,使自然降雨特别是10 mm的无效或微效降雨能很快形成径流贮存到膜下作物根部,减少无效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以达到集流增墒的效果。是一种“贫水富集”的种植模式。具体做法是:用划线器按100~120 cm划一带,带中央50~60 cm处开1条深15 cm、宽15 cm的施肥沟,将肥料施入沟内。然后在施肥沟两侧各20 cm处开播种沟。两播种沟间距40 cm,每条播种沟距施肥沟20 cm。播种沟深5 cm、宽10 cm。开播种沟同时垄土自然覆盖施肥沟,埋住肥料。播种沟内用点播器播种。播种沟外10 cm处开压膜沟,然后用80 cm地膜覆盖。每隔3 m左右用土做压膜带,以防风。 出苗后及时放苗,并在放苗口处用土筑成小土坝,形成一个个小水库。

5 参考文献

[1]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等.优质糯玉米杂交种郑黑糯1号及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11):94-95.

[2] 马毅,霍建中,冯留锁,等.鲜食糯玉米研究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0):29.

[3] 叶川,廖绵清,刘小三,等.红壤农区鲜食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35-37.

[4] 周苏玫,连东军.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5):3-4.

上一篇: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建设研究 下一篇:浅析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