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光 服务农村造福于民

时间:2022-08-08 03:54:12

王灵光 服务农村造福于民

2007年9月,王灵光考入了河南农业大学。几年中,先后担任班长、院团委委员、学生助理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他经常与团委老师探讨焦点热点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前沿,而土地政策是他经常也最为关注的话题。

合作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此时的王灵光刚上大二,经营土地的想法由此萌生。

2009年7月,王灵光到河南鹤壁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第一次见识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情况,知道了合作社的基本概念和运转模式,让他对农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进入大三,通过专业课的学习,王灵光已掌握了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此同时,他认真分析了形势,发现农村当前分散土地的经营模式已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单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一天天降低。同时,国家的土地政策逐渐明朗,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2009年年底,王灵光做了一个决定:“到农村去,承包土地建专业合作社。”

有了投身基层,服务农村的想法后,王灵光开始寻找门路。他时常到网上搜索土地流转的相关信息,咨询和拜访成功人士,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到内蒙古赤峰、河北邯郸等地实地考察现代农业示范田。一连串的学习交流,让他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农村的现状,也更坚定了他回到农村的信念。

为了得到县里帮助,王灵光鼓起勇气到县政府,向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借助农大平台,先流转200亩地作为高产攻关田,以点带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改进农作物种植及管理模式,提高产量,发展现代农业……”县领导肯定了他的创业精神,但也帮他分析了诸如土地流转价格昂贵,而农民又视土地如“命根子”等一系列问题。

现实让王灵光认识到,仅凭着一股创业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是第一步。于是他利用实习时间,回到家乡,走村串户,与农民畅谈,倾听心声,了解需求。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农村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王灵光制定了一套“三步走”的合作社发展模式:第一步统管服务,对加入的社员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耕作模式,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销售”;第二步托管和土地流转,对于连片土地,合作社收取一定的投资费用和管理费用,代为种植管理,保证粮食产量,产出的粮食归还给社员。等到时机成熟,把农户的土地流转过来,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可以变更经营模式,发展多元化农业;第三步股份化农户土地,把农户土地作价入股,农户作为合作社的股东之一,除享受土地收益外,还能得到分红,从而建立一种共富机制。

2010年5月,王灵光在漯河郾城区流转了200亩土地,作为合作社的高产示范田。同时,他也对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散发宣传页,一遍遍讲解,认真回答农户的各种疑问。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有2000亩土地想要加入合作社。考虑到资金及管理问题,他只吸纳了1000亩。

共富

2010年7月,以“厚德载物,力行丰民”为宗旨的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王灵光努力践行“取信于民,服务于民”的办社理念,并在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建立了第一个科技服务站。

2010年是合作社初创的一年,王灵光和农民打成一片,许多田间的农活他都亲自上阵。“一个夏天,整个胳膊、脸、脖子都晒脱了几层皮。”

初期因为缺乏资金,合作社一直没有大型的农用机械,每次需要的时候只能去租。2010年收玉米的时候,王灵光答应社员由他联系秸秆还田机来统一耕作。结果事到临头,联系好的车辆突然有事来不了了。无计可施的王灵光只好站在路边,见到有人驾驶农机路过就拦下来,求人家帮忙。在一次次近乎哀求的努力后,王灵光才把承诺的事情做完。为了此事,他连续5天5夜吃住在地头,人也累到了极点。

当然,除了辛苦与汗水,王灵光带领的合作社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种田。河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郭天财和李潮海教授等都为合作社提供了无私的技术支持,为合作社粮食作物的丰收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合作社也积极向社员们推广增产技术。2010年9月,合作社专门预留200亩示范田进行对比,其中100亩玉米随农户一起收获,剩余的100亩10天后收获。收获后让社员们前往示范田进行验收,结果晚收的100亩玉米比早收的多收了一万多斤。看到理论变成现实,实现了增收,社员们都非常欣喜,纷纷夸耀合作社的管理理念先进。收到如此成效,王灵光也在想:如果合作社所有的土地都这样,如果全省的玉米、全国的玉米都采用晚收技术,增产效果真的会超乎想象!在此期间,他又在自己的家乡周口市商水县创办了第二个分站,广泛宣传,吸纳社员、流转土地。

通过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知识付诸于生产实践,再加上合作社同事们认真负责地给社员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督促,在2011年6月的麦收季节,合作社的小麦喜得丰收,社员地小麦平均产量1280斤,合作社直营地小麦平均产量达到了1350斤。当他挨家挨户回访社员的时候,听到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种了一辈子地了,没有打过这么多粮食…”社员们的赞誉大大增强了王灵光的信心,合作社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2011年7月底,合作社成功入驻河南农业大学与南阳市方城县共建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立了合作社的第3个科技服务站。

与此同时,合作社的员工队伍也在一步步壮大,从刚开始王灵光的孤军奋战,发展到现在16人的创业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7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80%的工作人员都是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合作社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真诚、细心的服务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得到越来越多村民们的认可,社员人数日益增加。近两年多的时间里,合作社经营管理土地面积突破10000亩,吸纳社员2000多户。其中合作社直属经营土地2000亩,社员土地8000亩;每年统一采购农资300多万,累计为社员增收150余万元。

现在,王灵光的合作社仍在不停探索新的发展道路。除了粮食作物的种植,合作社还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合作社及公司现已与安徽亳州合作,种植中药材200亩,与此同时,合作社将依托自有耕地、林地和山地,进行土鸡等的养殖,尝试发展生态农业。

此外,合作社把当地的闲散劳动力聚集起来,成立了劳动服务部,为他们在附近寻找零散的工作,进行流动作业;还为当地的中老年留守妇女们提供手工活制作,让她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工作,增加收入,这些做法受到了当地农户的高度赞扬。

上一篇:不读博士做厨子 下一篇:张明带你看南艺:金陵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