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

时间:2022-08-08 02:59:28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因而,很多大学生“被就业”的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对大学生“被就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被就业 原因分析 措施

[作者简介]谷伟(1978-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95-02

一、大学生“被就业”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毕业生自身的观念与素质外,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政策体制环境以及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直接相关。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作为毕业生的“母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导致高校就业工作中出现了行政化的倾向及片面追求高就业率的现象。从我国高校毕业生招生就业制度的变迁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政府与高校、企业、毕业生四方关系中,那一张薄薄的“就业协议书”所引发出的种种问题就能说明一切。带着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学生家庭的期望、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和高校考核评价及生存的需要,发生在“就业”这个关键词上的所有现象,尤其是高校就业工作充斥行政化手段,盲目追求就业率,进而“唯就业率排名”,就不言而喻了。

1.高校就业工作存的行政化倾向。高校在政府对高校的行政管理政策背景下,又遭遇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挤压,于是在就业工作中,往往无奈地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行政化手段及短期行为来拉高就业率,完成就业率指标任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评价与考核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不仅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以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个关键指标,而且还成为审核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重要参考因素。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政府需求的核心要素。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关系到是否对上级政府要求积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度重视和有效执行;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事关政府对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所管理的高校办学质量是否高、毕业生受不受欢迎。

2.不合理的高校就业评价指标。不少高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就业率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于是高校想方设法拉高就业率,进而学校就会对二级学院下达就业率进度指标及最终指标,并将就业率完成指标与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相关人员包括辅导员工作业绩、职务升迁、考核评优等直接挂钩,最终甚至出现高校冒着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制造”就业率。不少高校甚至暗中规定,毕业生不签订就业协议的不发毕业证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自己想办法托熟人、找关系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完成就业,甚至到社会上找“签约公司”完成盖章任务。

3.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相对于学校而言,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很多大学生也并不甘心“被就业”,在遭遇“被就业”的命运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向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向新闻媒体反映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甚至在网络上发帖寻求关注,但结果往往是少数学校的错误做法得到了纠正,少数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却依然存在。由于缺乏第三方对学校的监督体制,学校的压力大多来自于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而在提高就业率这个目标上,两者是有着共同利益的。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虽说正在逐步变得强大,但也往往是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注意时,才会真正发挥其影响力,这也就难怪很多大学生还得继续接受“被就业”的命运了。

二、消除大学生“被就业”现象的措施

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因素在于政府,政府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因素。而高校的当务之急是厘清与政府的关系,回归大学的教育功能,力争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1.高校就业工作去行政化。首先,要改革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使高校摆脱行政化的桎梏。要落实高校去行政化,就应当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坚持高校的学术性价值导向,建立专家主导的学术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创造性和积极性。大学作为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是典型的“第三部门”,应实行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组织管理,要体现学者的自我管理、民主管理,体现大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能。其次,政府要推动高校加快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实现高校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减少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我国高校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机制,统计分析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状况,引导高校适时调整或增设专业方向;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学科特色,着力打造优势学科内涵建设,集中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投入优势学科与专业建设,提高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改革就业率统计考评手段。要去除高校就业工作的行政化,除了要改革政府与高校的外部关系,还需要从以下方面改革就业率统计工作制度。第一,改革就业率统计主体。就业率属于社会公共信息,为社会各方决策提供依据,其内在要求是客观、公正、透明、真实,这就要求提供公共信息者应是与信息本身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因此,应大胆借鉴国外做法,过渡到引入社会第三方中介机构作为就业率统计主体,但要注意社会中介机构的选择、审核与监督,防止高校与这些机构暗中操作。第二,政府制定政策和标准。政府要在国内外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时间、统计的内容、统计的口径、统计的方法等,制定实施细则,全国统一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第三,完善统计方法和细化统计指标。目前高校就业率统计仅在毕业生当年离校前和9月份、12月份进行统计,给高校及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遵循就业规律,从时间上保证高校及毕业生从容理性就业,尽量减少因统计时点不合理带来的负面效应,需尽快改变当前做法,增加毕业年度就业率统计时点,增加1年甚至 3年的追踪统计,统计的内容也应包括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具体岗位、薪资待遇、用人单位评价、总在业时间等进行调查。

3.加强对政府和学校的监督。目前高校就业率统计工作存在制度上的缺陷,高校作为就业率的统计主体,同时就业率数据又是考核高校的重要指标,具有双重身份的高校也是就业率数据的利益主体,这种具有自我评价色彩的统计方法无疑使高校产生了就业率虚高的内趋动力,加上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统计数据失真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就业率虚高的种种造假行为之所以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与有关部门对造假行为的查处不严甚至纵容不无关系。因此,改革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在处理好政府对高校放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在改革高校就业率统计工作的同时,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结语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其实只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尽完善的一个表象,其本质是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审视大学生完整的就业过程,高校的作用主要应该发生在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高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过程中,形成的行政化倾向以及片面追求就业率的现象,是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责任分担上的“错位”。因此,高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责任分担上,在提升就业工作质量的本元价值追求上,更应该首先回归教育过程,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是构建全程化高校就业工作机制,从制度层面改变高校就业工作的窘迫局面,并完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这才是高校体现教育职能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春鹏.我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8).

[2]计祝保.“去行政化”: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11(2).

[3]黎荷芳.对高校就业率“注水”现象之理性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

[4]林武萍.关于取消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主体的探讨[J].经济师,2011(8).

[5]汤舜,闫志刚.“被就业”拷问大学生就业率[J].教育与职业,2009(11).

上一篇:基于校企联动拓展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下一篇: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