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待中盛开进步之花

时间:2022-08-08 01:27:12

班主任对学生的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欲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这是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它也影响着学生个人对行为的选择。“教育的力量,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话,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满怀期待的热忱之中”。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通过心理期待,促进后进生的转变?

一、利用环境的改变,造成“首因效应”,形成师生期待

所谓“首因效应”,就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效应,它可以使人先入为主,并由此扩散到其他方面。换了新老师,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此时后进生心理上有一种想要改变自己的迫切愿望,产生上进的亢进心理,期待着新班主任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班主任如果因势利导,给后进生以新的期待,将会使他们燃起希望的火把,提高他们前进的勇气。

1、以“自我介绍”的形式表达师生之间的相互期待。师生自我介绍是新班主任的第一项工作。我介绍自己的情况和对新班级的打算,甚至还向学生讲讲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苦辣酸甜,消除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陌生感和神秘感。第一篇周记要求学生写“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对新班主任的期望。这是学生和班主任的第一次交流,通过交流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互相期待。同时也为班主任了解学生,为今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打下了基础。

2、给新班集体出一个主意。学生在谈到对新班集体的希望时,会情不自禁地谈起一些原班级的缺点和好的做法。这样也给班主任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可融人家之长来搞好新班集体。如有一个学生谈到班长轮流制办法好。我就采纳了这一建议,在班级里实行了“民主监督岗”制度,让全体同学轮流值日,民主管理班级,效果很好。

3、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第一次考试尽量使后进生考好,使他们在第一次成绩亮相后得到较满意的分数,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形成对学习的期待。

二、利用心理暗示法,调动积极因素,形成角色期待

心理暗示是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做法。在班主任工作中,老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等方面的暗示、来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成绩。

1、给学生“吃偏食”,形成心理暗示。后进生大都不爱发言,老师也不愿叫他们发言,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常常被人遗忘。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为“后进生”发言留“一席之地”,后进生回答不理想,让他们把话说完,给予引导,及时鼓励。教学活动中,有意识让他们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班有一名学生思想上总与老师有抵触情绪,语文成绩经常不合格,我就在课堂上细心引导,给他一个充分的发言机会,慢满地他喜欢语文了,也喜欢上了我这个班主任,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2、给后进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表明班主任的期待。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作为班主任应该提出批评,甚至是严肃的,但不应该小题大作,无限上纲上线,也不应该讽刺挖苦。在指出错误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明改正的方向。这表明班主任未将他“看死”,期待着他从那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3、利用“成功欲”,激发热情,实现自我期待。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自己的长处,小颜同学平时表现一直欠佳,学习松散,但体育素质不错,运动会到了,我给他安排了三个项目;50m、100m、跳远,结果跳远打破校纪录,其他两项都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运动场上的成功,小颜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我因势利导,诱引到学习方面,激发其学习欲望,使他不断实现自我期待。期终成绩揭晓,小颜由期中的“四盏红灯”灭了两盏,行为规范也有较大的好转。

三、利用目标激励法,调动内在动因,形成正确期待

1、确立赶超目标,明确竞争对手。学生并非孤立的个体,生活在班集体中,学习成绩受诸多因素影响,根据教育心理,少年儿童存在着暗示比赛的现象。根据这一点,我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将他具体化。期中、单元测试、平时小测验某种或各科总分名次等赶超某一个同学,并在行动上以其为榜样,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

2、要求后进生给自己提出不同阶段的要求,以不断进行自我暗示。实施中可以不断的告戒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并给自己制定不同阶级的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如一个学生经常在集队时说话,被值周教师几次扣了班级的纪律分。经多次教育,他给自己提出了“不乱说话”的要求,并要求同学督促,通过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话虫”,克服了爱说话的缺点。

四、利用愉悦氛围,增强成功体验,以实现期待

1、注重良好学习环境的创造,每学期开学,学生座位注意好、差混排,为后进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学习上的干扰,使他们提高注意力。同时,使好生成为角色榜样,对后进生产生影响,促使后进生经常自我校正。

2、创设情景,使他们乐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使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一使需之”“一使乐其业”。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要充分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根据教材内容,尽量使他有所得,使他乐其业。

(1)引趣,激发求知欲。一是利用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的外在刺激;二是学生学习态度、责任感、自信心的内在心理因素转化。两者兼顾,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迎合学生爱美之心,以美启智。班主任在每学期初,认真布置教室,以优美的环境感染学生。同时针对教材内容,揭示教学美的因素,给后进生以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3)利用现代化的教具,提高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占优势,喜欢形式新疑多样。如果上课一味的讲解,整天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他们乏味、厌倦,注意力分散。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这样一方面迎合学生的“新鲜”心理,另一方面直观、形象、生动,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4)创造机会,让后进生多动手、动口、动脑。教学中,利用后进生喜欢剪拼、制作、喜好表现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给他们以机会,使他们在实际演练中悟出一点真知。

(5)引进竟争意识。后进生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一旦他在竞争中获胜,就会对学习产生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分层次竞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入到激烈竞争的潮流中去。

对于后进生,班主任绝不能抱有成见,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应该以满腔的热情给予其真挚的期待。这样才能激起后进生感情的“回流”,形成对学习进步的期待,促使他们自觉地转变。

上一篇:浅谈学生班级养成教育 下一篇:农村中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