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时代下林业管理策略分析

时间:2022-08-08 11:19:57

信息技术时代下林业管理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易伟(1979.10-),男,汉族,四川资中,林业工程师,单位:资中林业局,研究方向:林业经济。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林业工程建设逐渐发展,林业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现在林业面积的扩大,种植数目种类和区域的复杂性,加上林业管理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现代林业管理的难度。于是,现代科学技术被逐渐运用在了林业管理工作领域,尤其是电子系信息技术的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都起着广泛的作用,应用在林业管理领域,势必会改善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节省了工作时间,大大的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的林业管理工作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根据存在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林业管理;策略分析;查询;检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让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在多个工作领域。林业管理工作中的资源建设、林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其他信息的管理等工作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要想提高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融入现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改善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方案,更好的为林业管理工作服务。

一、林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目前很多区域都是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现代林业管理工作中,让信息技术在林业建设领域得到充分的利用。林业信息系统和数字化林业都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点,也是近几年出现的林业建设名词,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了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林业管理体系,让整个林业管理工程能够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目前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没有明确的标准系统,信息化建设模块中缺少一些指导,没有固定统一的平台,同时没有统一科学的规划,导致信息化的建立效果较差,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林业管理系统中一部分符合地方林业管理的要求,但只是一个独立整体,信息交流受阻,难以共享林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信息对接过程复杂,造成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也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一部分林业管理单位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长远发展的认识不够,并且没有全局意识,管理过程中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工作投入不够,缺少科学水平较高的管理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缺少资金投入等因素导致信息系统建设中设备短缺,设施匮乏,严重影响到信息的交流效率,信息交换形式落后等,直接会影响到数据信息交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信息技术结合下的林业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等使得林业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要想让现代林业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真正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林业管理和建设工作中,实现林业管理服务的现代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林业工作,通常是以业务为主导工作,优化和创新当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全面的控制和协调资源配置,调整整个林业产业的结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合理的利用林业信息资源,将现代的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融入到林业管理工作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现代化的林业管理系统,更好的为现代林业建设服务。要想使林业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把以往的经验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打破,做到林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一)信息化日常管理

要想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环境跟人类的和谐统一们就必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的林业管理工作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广,必须在实现林业信息化的同时对我国的信息进行统一的调配和规划,将信息合理的利用到管理林业工程建设、真正的实现虚拟化、一体化和信息化。林业信息化管理中必须将多个学科的内容融合其中,打造一种新兴科技,优化和创新当前的林业管理模式,更好的实现林业管理工作的监控和调配,合理、科学的利用林业信息资源。这样不但可以更好的利用林业资源,还可以把握好利用林业资源的度,为维护生态平衡做出贡献,实现人类跟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到林业资源发展和利用的“可持续”。

(二)信息化林业资源监测管理

我国森林面积广阔,林业资源丰富,林业地形复杂,林业产业建设和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由于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导致很多林业资源的数据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的实地测量和验证,然后经过长时间的人工数据计算和处理,才可以得到需要的信息资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也高,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化林业资源管理模式的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路技术的合理运用,加上先进的测量仪器的运用,可以迅速的获取大量的林业资源的数据信息,况且这些信息的准确度远远超过人工计算的数据信息。

(三)自然灾害监控管理

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等都会造成林业自然的损害。例如火灾、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导致植被覆盖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导致非常恶劣的森林环境,加重了林业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林业自然灾害的监控主要是通过望、观望和人工巡视等方式来检查,发现灾害隐患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工作量大,效果较差。而实现信息化后,可以通过空中的卫星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热点等进行监测,实时反映出林业资源的状况,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等。

(四)林业资源信息管理软件应用

当今林业资源建设中包括经济林、观赏林、绿化林、药用林、木材加工多个类型,每个类型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不尽相同,无疑增加了林业资源的管理难度。因此需要将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并投入合理有效的管理软件,实施调配和规划收集的数据,并加以处理和利用。林业资源信息是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必须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数据处理过程,从而保证林业资源建设中能够高效、高质的完成每一个特定的程序模块。

加强对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在林业资源管理中融入共享模块,摒弃单一业务的限制,实现过个业务的并向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减少利用成本,还会让各项工作更加协调。同时让开发人员多开发一些数据库为核心的管理软件,包括非图形类和图形类数据库的管理软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加强对林业管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到林业管理工作中,实现林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准确化和现代化,摒弃传统的林业资源管理方式,利用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来替代人工计算和监控,不仅可以加强数据信息之间的交换和共享,减少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节省管理成本,为林业管理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江鱼,李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自适应风险管理的认证体系[J].科技信息,2013,36:260.

[2]张红玲,孙成明.基于GIS的扬州市数字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构思[J].中国科技信息,2006,05:114.

[3]陈强,王艳侠,魏胜利.广义3S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与管理上的应用[J].林业勘查设计,2006,04:80-83.

[4]李文斐,王道.关于绩效评估应用于林业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07,01:54-56.

[5]冯仲科,姚山,刘永霞,臧淑英.从林业信息数据采集到森林知识获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S2:1-7.

[6]柴敏,唐志蕴,张颖,郭治兴.基于3S技术的数字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以惠州南油HLMIS为例[J].农业网络信息,2007,12:28-30+41.

[7]朱惠芳,吴常青,叶明,胡小平.庆元县基层林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现状与培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2:244-246.

上一篇:企业会计电算化中“云会计”的应用要点探讨 下一篇:西安民办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的平台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