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上用有声语言正确评价学生的必要性

时间:2022-08-08 07:51:36

谈课堂上用有声语言正确评价学生的必要性

摘要:在数学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教师常需用激励性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片段引起的思考为例,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激励性评价。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有声语言;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13-1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到恰当地评价学生?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正确公正地评价学生,讲究语言艺术,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并学会自我评价。但有的教师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容易走极端。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到位,便盲目地进行表扬奖励。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其实表扬奖励也应讲究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学生只是算对了一道基本的口算题,就大大地给予奖励,这样的奖励就会丧失应有的价值,就会让学生“迷失自我”。下面我们不妨走进课堂去感受感受。

课堂片段:教师只是面无表情,一“好”到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列数:0,3,8,15,24,35……希望学生能归纳这列数的特征,即第m个数可表示为-1。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列数,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踊跃站起来回答。

生甲:我发现数列中的数依次增大。

……

一堂课下来,教师只是面无表情地“好”,“OK”与学生交流。满以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他们的探索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但实际上师生双方是麻木的对话,谈不上对学生的欣赏和尊重。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其实,学生对问题都具有敏锐的火花,只是由于经验及思维能力有限,有时的回答可能显得幼稚,此时,教师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点火花是否将燃成满腔的创新热情。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及时,更需要恰当,只有恰当,才能发挥出评价的激励性和导向功能。

一、关注课堂动态,让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在课堂上首先应给学生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的平台,这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大前提。给出问题后,老师应“想学生所想”,“难学生所难”,多方面观察学生的反应。哪些学生已成竹在胸,哪些学生还在思考,哪些学生还没有真正投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来。然后恰倒好处地提问“胸有成竹者”;引导“苦思冥想不得结果者”;提醒“悠闲漫游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一吐为快,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毫不保留地拿出来与同学分享,与此同时自己更是信心百倍。我班曾有一学生,数学成绩非常优异,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规律探究等各方面的能力都相当强,基本上每节数学课的难题最后都由他来解决,他在数学方面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他上课无精打采,平常也是萎靡不振。事后跟他谈心,他的回答很简单:“我上课经常举手想发表意见,可最近老师您很少给我机会,您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这个回答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庆幸我及时发现了问题,不然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的“畅所欲言”不仅能让老师明白他们在想什么,而且更能增加他们的自信。

二、努力寻找“亮点”,正确公正地评价学生

教师都比较喜欢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常常肯定尖子生,而很少对后进生认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这是课堂评价中最大的忌讳。我们要用公正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差生我们也应该努力找出他或她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无限的潜力。学生能从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中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三、鼓励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学会相互评价和欣赏

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评价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了,应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质疑、互相欣赏、互相帮助才能把学生吸引住。

刚开始自评时,大多数学生只是说缺点,不好意思说优点,特别是后进生更是如此。基本上是“我很粗心”,“我还不够认真”,“我总要半天才明白的”之类的话语。我们应帮助他们肯定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你虽然是有些粗心,但你做事情的效率还是挺高的,以后要提高质量,好吗?”“我觉得比起上节课你已经进步了,不过要继续努力”,慢慢地,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并学会了自我欣赏,敢于正确对待自己。

在学生之间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评价一个人:首先,找出同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其次,帮助同学找出需要改正的地方。同时每个同学要学会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学生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适时恰当地给别人赞扬与鼓励。这样不但营造了互帮互学、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而且也培养了将来立足于社会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生存能力。

评价频率是否越高越好?心理学研究证明,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心理学原理,评价过分强调定期评价、频率高、次数多,既费时,效果又不佳。因此,笔者认为,激励性评价一定要适时适度,才更有效。上面提到的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激励性评价,也要做到适时适度,不可太过夸张。试想如果学生的每次回答都要奖一个“大苹果”,势必占用过多的时间,而且随着运用次数的增多,对学生的诱惑力也越来越小,这样的评价便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的作用,成为无效评价。激励性评价的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适量。教师的评价用语也要注意适度。有的教师喜欢经常用“太棒了”、“好极了”、“你真聪明”、“老师太喜欢你了”等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或发言。笔者认为,这种评价用词过分,用得多了,则起不到激励作用。

总之,适当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重拾自我,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健康成长。一句恰当的评价让学生受益终生,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善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上一篇:住宅厨房防串味技术研究 下一篇:对“留守儿童”要付出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