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风格在时装设计中的表现

时间:2022-08-08 07:30:43

浅析民族风格在时装设计中的表现

摘 要: 研究民族服饰文化,把民族服饰作为创新设计的资源库,对发展我国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民族风格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其表现特征和表现方向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民族风格服饰 产生的背景 表现特征 基本表现方向

有人认为服装设计是一门很具技术性的专业,研究民族服饰文化只能赋予其表面化的概念,对其发展没有多少作用,因此中国的服装业发展至今极少有品牌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研究民族服饰文化,把民族服饰作为创新设计的资源库,对发展我国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服饰的发展是动态的、流行的、时尚的,各民族的文化背景、文化积淀的不同,必然会给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

服装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产业。产业寻求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达到最大额度的销售。尤其在当前开放的中国,产业国际化程度已经提高到一定水平,所面对的消费群体也从局部区域扩展到了世界范围,这给我们服饰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发挥优势,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我们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有些人在对待民族服饰的研究上有个误区,即认为只有设计民族风格的服饰才有必要去研究民族服饰。的确,民族风格的服饰设计是直接得益于对民族服饰的研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民族服饰对当今的设计有着超乎想像的影响力。

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的设计可谓前卫,并富有极强的创造性,有人说其作品隐含着深刻的日本精神,还有人说他的设计是基于地道的西方观念。欣赏后发现其实他的作品两者都具有。他的确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他也的确深入研究过日本的传统服饰、编织、印染工艺技艺,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将它们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由此可见,我们在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服装设计、技术和管理经营等的同时,对民族服饰予以关注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民族风格服饰产生的背景

20世纪以前,世界各地的服饰是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下发展的且自成体系的,其间相互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来的变化是局部的、缓慢的。

20世纪以后,特别是前40年,即西方服装的现代化时期,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更新、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服装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们强调服装的舒适、合体、方便等,经过几代设计师的创造,逐步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现代服装体系。而后随着交通的便利、传媒的快捷,更依托西方强势的经济背景,方便实用的西方现代服装迅速传遍世界,从而形成了国际化的服装体系。

70年代以后,人们反思服装的国际化风格,意识到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多元性的重要。在服装领域,民族主题的表现成为一大热点。如日本设计师高田贤三、三宅一生、森英惠等的中国主题、日本主题、印度主题等作品;法国设计师伊夫圣罗兰的中国主题和非洲主题等作品。

特别是90年代到本世纪初,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的日益人工化,人们的生活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精神上丧失家园的失落感加剧,人们渴望返回自然,重温历史。于是本土文化成了人们寻根溯源的诉求点,一切原始的、带有泥土芬芳的、淳朴的、热情的乡土文化都给人以极大的诱惑。

民族风格是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浪漫的、个性化的、装饰丰富的,而这些正迎合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世界各地都有不少设计师热衷于民族主题的表现,每个季度都有民族主题的作品,可以说设计的多元化时代到来并正在迅速蔓延。

二、民族风格服饰的表现特征

所谓民族风格服饰,是相对于服饰的其他艺术风格如古典风格、都市风格、前卫风格等而言的,即带有民族服饰样式特征的现代服饰。从形式上看,往往借用民族服饰的一些元素,如结构特征、局部造型特征、图案式样、色彩关系、服饰品、首饰、有手工感的面料等。它的风格印象是:装饰化的、浪漫的、淳朴的,反映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反朴归真的精神向往。

1.民族风格的服饰具有现代服饰的特征。现代服饰的特征是功能化、轻便化,有相对固定化的服装品种及穿着组合方式。民族风格的服饰从整体上看,是不折不扣的现代服装(区别于临摹借鉴),而局部和细节或者材料的使用上却体现出民族服饰的风格特征。民族风格的服饰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否则,美则美矣,却无法被市场接受。

2.民族风格的服饰必须具备鲜明的时尚特征。时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流行的因素很复杂,一旦形成潮流后,人们对此总是如痴如醉,竞相效仿。从商业角度来看,时尚的热点也是当季的卖点,所以,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将它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设计之中是成功的关键。设计者在运用民族要素进行设计时,如果忽视其时尚性,则易于陷入盲目状态,很难脱离其借鉴的原型束缚,只能使设计成为个人自我满足的游戏。这样很难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事实上,成功的品牌总是将时尚因素不经意地融入自己的风格,既保持了自己一贯的形象,又顺应了时尚的变化,从而赢得了消费者。时尚是瞬息万变的,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以保持自己特有的风格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特别是当今大众对时尚有自己的理解,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品位从数以万计的产品中挑选出自己的所爱,组合出别出心裁的搭配。面对成熟的消费者、成熟的市场,灵活的设计思维与积极的应变能力是很重要的。

目前,民族主题正在成为国内外众多设计师热中的表现主题,如吴海燕、张肇达、王兴元等都为复兴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也有很多民族品牌的服饰被大众所熟知,如天意、璞玉、唐人等。它们展露了很强的生命力,显示着民族风格服饰广阔的市场。

我们也可以从巩俐(大红底牡丹花棉布镶黑边的露背晚装,反映了那时对民族服饰的认识比较狭隘,以大红大绿的喧闹为象征)和章子怡(在奥斯卡盛会上穿的肚兜式裙装则是由苗族特征麻布作成,配有精美的手工刺绣,色彩十分和谐)出席国际电影颁奖仪式上所穿的服装看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当然,民族风格可以广泛运用到不同类别的服饰上,如高级时装、流行时装、休闲装、日常套装等方面,一般来说,在女装领域的运用更为常见。

三、民族风格服饰设计的基本表现方向

运用民族服饰要素进行设计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创造艺术价值,二是创造商业价值。前者表现在服装的创意设计上,后者表现在对各类实用服装的设计上,而创造商业价值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创意服装设计中所关注的是创意的独特性、形式的独特性(独特的造型、独特的材料运用、独特的技术手段等)。企业推出民族风格服装的潜在商业价值在于展示公司实力、强化品牌印象、引导价值取向和潮流。

实用性的服装则大大区别于创意类服装。它的艺术价值是从商业价值体现出来的,受时尚、市场、经济水平、价值规律等的制约。所以,功能化、时尚化、市场化是其设计的出发点,其目的在于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利润。

了解了民族风格服饰所处时代的需要,我们更有信心去研究和深掘其潜在的生命力;了解了民族风格服饰表现特征,我们更能够找准方向进行设计和思考;了解了民族风格服饰的表现方向,我们更清晰了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总之,潮流常变,但风格永存。

参考文献:

[1]徐宏力,关志坤著.服装美学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8:25-30.

[2]王受之.世界时装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10-30.

[3]曲江月.中外服装文化.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7.7:4-15.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1:2-10.

上一篇:对近代女子服饰变迁的思考 下一篇:论巴尔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