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

时间:2022-08-08 06:27:00

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

一、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考

结合对学校文化底蕴、办学特色的认真分析,我们提出了“秉承育人本真构筑教育生态,为学生一生幸福服务”的发展思路。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在:一六六中学要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高品质、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学校。为达成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了 “一个核心、六种素养、六条途径”即“1.6.6”实施策略。

第一,中学教育的目的要为学生将来专业选择做准备;要为学生成为公民做准备;要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做准备。

第二,秉承教育本真,就是要把学校教育发展成符合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为学生一生幸福服务的教育。

第三,构筑教育生态,将影响学生发展的诸多要素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拓展教育空间,创设开放的、没有围墙的生态学校;通过构建不同学科间的教学关系,不同阶段教育的有效衔接,以丰富延长教育的生态链,进而实现教育生态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提高师生健康素质的探索与思考

作为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一贯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把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奠基之石。在“阳光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上、在体育课堂教学及校本课程上、在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在体育特长生及体育运动成绩上、在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市区同行中产生影响,并具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1.科学管理,提高艺术教育的实效

首先,整合目标管理体系中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使体育与健康教育层层落实,实现师生多元、和谐发展。其次,确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目标管理落实,实现师生内涵发展。再者,通过制定“五有、五落实”实施策略,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效性。“五有”即每周有体育校本选修课、每周有体育俱乐部及体育社团活动、每月有体育与健康讲座、每学年有体育与健康教育年会和体育节。“五落实”即思想落实、内容落实、经费落实、课程落实和奖励落实。

2.整合资源,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

重视资源建设、开发整合资源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我们提出“以体载德、以体强魄、以体怡心,将终身体育成习惯、和谐健康益终身”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我校成立了(科艺体)学生活动中心,形成了由校长主抓、德育副校长主管、活动办公室主任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形成了“三处一室”即教导处、教学处、德育处和学生活动办公室的合作管理平台;形成了“两会两团”即学生会、家委会中的健康委员会、体育与健康教育顾问团、体育与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的资源共享平台。

我们有三支密切配合、深爱体育与健康教育、关爱学生、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专家教师队伍,他们为推进我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持续、特色发展,积蓄了资源,包括管理队伍、体育与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德艺双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顾问团。

三、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规律,学校提出了“以体载德、以体强魄、以体怡心,终身体育成习惯、和谐健康益终身”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宗旨和“一个目标、六个坚持、六个突破”的“1.6.6”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策略。

1.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即“使每个学生三年至少具有一项体育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六个坚持

“六个坚持”包括:①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全面性,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的接受优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机会,为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②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常态性,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常规,将课外文体活动纳入生活化、制度化的轨道;③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全方位地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功能;④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以培养和发展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和爱好;⑤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文化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⑥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国际性,通过多渠道的国际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继承和传播中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3.六个突破

“六个突破”包括:①完善“每天一小时、每月一主题、每年两运动会、每年一节日”的体育“活动链”,突破校园体育的传统禁锢,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生态化;②在初、高中阶段体育课程中,突破教学行政班的限制,实现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课程选择;③完善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突破统一评价标准的瓶颈,形成多元评价体系;④以“阳光家庭争健康”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签订“阳光家庭健康协议书”等形式,使阳光体育活动突破校园的围墙;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体育校本课程;⑥对志趣已明、禀赋已显,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突破学段和学校的局限,依托体育与健康教育联盟的深度实践,探索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和培养机制。

上一篇:让『阳光体育深入校园 下一篇:践行“和谐体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