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入手,优化课堂英语环境

时间:2022-08-08 05:19:37

从兴趣入手,优化课堂英语环境

2012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语篇教学第一课时”为主题的赛区中,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施璐嘉老师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展现了苏派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总的来说,施璐嘉老师语言素质出众,语音语调纯正自然,语言表达正确流畅,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精致连贯,教学主题贯穿始终,鲜明突出,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谓别出心裁,水到渠成。施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标的三个理念:一是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从兴趣入手优化课堂英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语言活动。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增长知识到掌握技能,再到学习文化,最终指向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丰富情感到陶冶情操,再到展开联想,最终指向创造性思维。三是设计灵活有效的任务型教学。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设计的任务具备“四性”——趣味性、情感性、宽容性、学科融合性。尤其是“宽容性”:教师对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或错误,没有吹毛求疵,而是宽容大度,不急于求成,凸显长远眼光。

一、教学主题的呈现,贯穿始终,鲜明突出

片段1:在热身阶段,施老师利用自己刚从国外进修回国这一独特背景,呈现了她与外国友人的照片,激发出学生交外国朋友的愿望。

【点评】热身阶段生活化。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提出要“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施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与外国人交流,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片段2:在呈现操练阶段,施老师告诉学生进入英语俱乐部可以与外国人交朋友,而要加入俱乐部则必须通过测试才行。测试内容一是:介绍新英语老师,其中蕴含country,city,different,Chinese,France等生词;二是:用英语填写会员表并介绍自己,其中蕴含I’m Chinese.I’m from Yangzhou.I speak Chinese.等新句型。

【点评】呈现操练目标化。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应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且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施老师设计了“要加入俱乐部则必须通过测试才行”这一环节,搭建学生表现的舞台,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片段3:在文本解读阶段,施老师要求学生作为英语俱乐部的新成员,就要“多说英语,说好英语”。于是,将教室变成“英语俱乐部”,通过听、说、读、写、演、玩等多种形式,借着介绍英语俱乐部的参观者和成员,熟悉对话内容,掌握询问国家、国籍、语言的问句及答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点评】文本解读活动化。为了“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施老师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说的要求,增加说的内容和难度,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时间坚持,需要逐渐积累才行。

片段4:在拓展运用阶段,施老师首先设计在英语俱乐部里“游戏交友”,让学生随机与同伴对话,尝试用英语表达;紧接着设计在英语俱乐部的QQ群里写有关朋友的QQ日志,使得语言的学习落实到语用的目标。

【点评】拓展运用交际化。教学中,施老师十分“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游戏交友”,“写QQ日志”,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这种方式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在语用中逐步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从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细节的设计,别出心裁,水到渠成

片段5:生词visit、visitor的教学设计。施老师首先介绍自己想游览扬州城(上课所在地):I want to visit Yangzhou.It’s a beautiful city.接着反问学生:How about you?学生答过:I want to visit Changzhou/London...之后,施老师紧接着说:So we’re all visitors.从visit到visitor的引出和使用,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点评】在语境中引出应知应会。新课标提倡“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施老师从介绍自己入手创设情境,在真实而直观的语境中教学生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片段6:为了激发学生前往世界各国交朋友的愿望,施老师煞费苦心,别出心裁地采集了美国、英国、法国具有代表性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图片资料,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剑桥大学、法国时装等等。

【点评】在语料中采撷国际视野。小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强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施老师采集了丰富的信息资料,真可谓具有国际视野、“洋味”十足的文化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开阔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

片段7:在情感渗透的时候,施老师说:“世界是个大家庭,我们英语俱乐部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语言,我们需要和平、需要朋友、需要相互交流。让我们享受英语俱乐部吧!”

【点评】在自然中渗透情感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世界很大,五洲四海,世界很小,宛如“地球村”。中国的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在的小学生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教师我们要思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施老师很好地抓住了这一契机,在英语俱乐部里进行世界友好方面的情感渗透,显得极其自然贴切,为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交往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学副校长)

上一篇: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的新突破 下一篇:归纳,抑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