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电影与大学生审美选择的思考

时间:2022-08-08 05:12:30

对民族电影与大学生审美选择的思考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艺术审美选择越来越“西化”与“后现代化”,对美国好莱坞大片越来越青睐。我国当代优秀民族电影反映了民族个性与生活情趣,表达了民族理想与民族文化精神,探索了独特电影艺术之路。这些价值和意义,对于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审美意识、鉴赏能力、文化认知及国情教育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族电影;价值判断。审美情感

新中国电影诞生已经大半个世纪,一代代导演拍摄出了众多具有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情的优秀电影。众多经典的民族优秀电影对“80后”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在艺术审美价值的判断上,他们对民族电影欣赏似乎有一种拒斥态度。因此,对大学生加强民族电影艺术鉴赏的引导,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民族文化信心与民族文化艺术欣赏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我国民族电影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当我们听到电影《五朵金花》“大理三月好风光”优美的插曲旋律,当我们陶醉于“只有山歌敬亲人”《刘三姐》浓郁的壮族山歌,当我们感动于“洪湖水,浪打浪”《洪湖赤卫队》的浩然正气与革命激情,当我们沉浸于《雷锋》、《焦裕禄》、《任长霞》及《》这些为人民服务而鞠躬尽瘁的事迹缅怀悲痛之时,我们深深感受到我国当代民族电影价值的伟大,感受到我国民族电影特有的文化艺术魅力与震撼人心的动人力量。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这些反映了民族理想、民族文化、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的电影,将永远载入中国电影史册。中国当代民族电影是一笔巨大文化财富。这些优秀经典民族艺术电影,传承了当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品质与道德精神。

1 表达了民族理想与民族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民族,千百年来形成了以儒家精神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其文化主体集中表现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及追求和谐、团结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伦理精神。优秀的民族电影在题材选择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精神与理想追求。第三代、第四代及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中,有众多导演自觉维护民族利益,自觉追求民族精神,反映民族生活与斗争。通过电影艺术,再现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壮阔的历史风云画卷,歌颂在民族解放道路上的英雄业绩及反映民族解放的曲折道路。

2 反映了民族个性与生活情趣。

古老的东方大地,长江、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勇敢、坚韧、正义、勤劳、朴实及热爱和平、追求自由的民族个性。但在当代电影生活画卷中,有无数影片再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执著坚韧的民族个性、团结战斗的民族凝聚力及追求自由、幸福、快乐、浪漫的民族生活情趣。

3 探索了独特电影艺术之路。

综观我国优秀的民族电影,具有人民性、民间性、戏曲性与浪漫性等民族风格。故事通俗,镜头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典型的东方民族道德伦理色彩。

二、大学生民族艺术审美情感的培育

“民族经典”是指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文化,表达了民族生活与理想,具有时代广泛影响和穿越历史价值的“常演常新”的影片。建国以来,我国电影曾经非常繁荣,电影成了全国人民主要精神食粮。今天,在大学校园重新放映这些民族经典电影,对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审美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民族电影经典与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理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也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单纯的政治教育。通过一部部传统的经典爱国主义影片,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尊严与热情,对祖国更加理解与热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林则徐》、《傲蕾一兰》、《南京大屠杀》等反映中国人民奋力抗击外来敌人侵略等影片,表达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富有爱国精神和感染力。这些电影超越了“阶级性”与“党性”之争,是整个中华民族濒临危亡时刻,无数爱国仁人志士共同的愤怒与心声。

2 民族电影经典与革命理想情操教育。

当代是全球化和平的年代,当代大学生享受着高度的物质与文化文明,没有经历革命战争年代的艰难岁月,没有风云变换的国际国内斗争的人生体验,革命红色经典电影对他们了解中国现代革命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刑场上的婚礼》、《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雷锋》、《焦裕禄》、《任长霞》等优秀革命经典影片,不仅仅是革命叙事,其包含着革命与爱情、生命与牺牲、理想与事业、道德与友谊等诸多人生命题的思考。例如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表现了革命恋人周文雍、陈铁军感人的爱情故事,1928年2月6日,他们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其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

3 民族经典与中国国情教育。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各种冲突和矛盾。通过民族优秀电影的欣赏,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我国国情。《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生》、《老井》、《芙蓉镇》、《一个也不能少》、《活着》、《秋菊打官司》、《马背上的法庭》、《图雅的婚事》、《像鸡毛一样飞》、《生活秀》等优秀影片,让大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了解我国城乡最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懂得生活的曲折与不易,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

4 民族经典与民族艺术教育。

当代大学生比较追求时尚流行艺术,对民族音乐影视艺术比较忽略,而我国大量的民族音乐影视,对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培养民族艺术情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妈》、《天仙配》、《牛郎织女》、《红楼梦》、《冰山上的来客》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电影,富有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融民间性、生动性、通俗性及思想性于一炉,是真正超越时空的电影经典,我们应该倡导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来欣赏我国的“原生态”民族电影艺术。

总之,在日益追求时尚文化、欧美大片与玄怪离奇的多元电影审美情趣时,我们抛却电影美学上的平庸性、教他性、倾向化和概念化,实事求是地、客观地对待我国民族经典电影,在大学开设“民族电影欣赏”公共选修课程,民族电影高度艺术审美趣味,对大学生的道德思想素质及艺术审美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茹秀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髻》的叙述角度简析 下一篇:浅析《周渔的火车》中电影音乐的运用